?姜黄有什么副作用?

来源

出自《唐本草》:姜黄,叶根如姜黄,花生于根随苗出,花烂而夏无子。根是黄色、蓝色和白色的,制作方法和玉瑾的一样。西戎人称之为仙丹。其味微苦,与姜黄相同,但与花生不同。

1.《本草纲目》:姜是种植三年以上的姜。花可以在根际生长,就像荷花一样。根又硬又辣,难得长出姜。西番也有新来者,类似于玉瑾和尧尧。正如苏静所附,尧尧不是姜黄,而苏灿分不清两种东西。也苦温,主邪气,令人窒息。

拼音姓名Jiānɡ Huanɡ

英文名姜黄

别名宝鼎香和盾叶薯蓣

来源

药材来源: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姜黄。

采收贮藏:5438年6月底+2月挖出地下部分,去泥去梗,先播种;取块根为黄丝姜黄。将根茎用水清洗,在沸水中漂烫,烘干,除去粗糙的表皮,得到干姜;也可以将根茎切成0.7cm厚的薄片,晒干。

姜黄的原始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1.5m。根茎发达,丛生,枝卵圆形或圆柱形,橙黄色,极香;根粗壮,末端膨大成块根。基生叶,5-7片,2排;叶柄长20-45厘米;叶片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20-50厘米,宽5-1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绿色,无毛。花葶从叶鞘中提取,总花梗长度为12-20cm,穗状花序为圆柱形,长度为12-18cm;上部无花苞片粉红色或红紫色,长方形,长4-6厘米,宽1-1.5厘米,中下部有花苞片淡绿或绿白色,椭圆形至近圆形,长3-4厘米;花萼绿色,白色,具3齿;花冠筒漏斗状,长约65438±0.5厘米,淡黄色,喉部密被柔毛,裂片3;可育雄蕊1,花丝短而平,花药长圆形,基部有距;子房下位,外部具柔毛,花柱细长,基部有两个杆状腺体,柱头稍膨大,略有唇形。八月开花。

栖息地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栽培。它种在阳光充足、疏松的地里,偶尔也有野生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省、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培养

1.气候土壤: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疏松的砂壤土为好。

2.整地:一般不需要深耕。种植前,土地要耙2-3遍,整平,做好边界。施足基肥。

3.种植:用根茎繁殖。其种植期多在四川、陕西等地,多在至日夏季前后,而在浙江则多在清明前后。按照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开洞,每个洞放3-5粒生姜种子,细土覆盖2-3厘米。播种后20天左右即可出苗。

4.田间管理:当苗高10-13cm时,追施稀人粪一次;第二次追肥是在夏季前后;第三遍,千禧年前3-4天,要用饼肥和草木灰;每次追肥前,必须先割草松土。少雨的时候,早上或者晚上都要浇水,让幼苗正常生长。

5.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是土蚕和蛴螬,可在整地时喷洒6%六六六粉剂,或诱捕或堆草来防治。

性格;角色;字母

性状鉴定表明,姜黄根茎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表面暗黄粗糙,质地皱折,有明显的链接,并有圆形枝痕和须根痕。固体,不易破碎,横截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蜡状光泽。内皮层环状明显,维管束呈点状分散。气味又苦又刺鼻。

质量扎实,黄金分割,香气浓郁为佳。

显微鉴定,根茎横切面:4-10外排木栓细胞,常发生于皮层,有时可见表皮和皮层细胞外排。皮层宽阔,有带叶的维管束;内皮层很明显。中柱鞘为1-2排细胞;维管束外部韧性有限,更靠近中柱鞘,向内较少。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和褐色色素;油细胞散布在薄壁组织中。

化学成分根茎含有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P,P-二羟基肉桂酰甲烷(P

对二氢二肉桂酰甲烷),即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羟基肉桂酰阿魏酰甲烷(对羟基肉桂酰阿魏酰甲烷),即去甲氧基姜黄素和二氢姜黄素;倍半萜类化合物:柯龙,turmeronol)A和B,吉马酮-13-al,4-羟基没药-2,10-二烯。4-甲氧基-5-羟基红没药-2,10-二烯-9-酮(4-甲氧基-5-羟基红没药-2

10-二烯-9-酮),2,5-二羟基-甜没药-3,10-二烯(2

5-二羟基红没药-3

10-二烯)、原香豆素二醇、莪术酮、二氢莪术二酮、(4S,5S)-吉马酮-4,5-环氧化物[(4S。

5S)-吉马克隆-4

5-环氧化物],α-姜黄酮,bisacurone,姜黄醇,异姜黄醇,莪术二醇,procurenol,Eiprocurcumenol,4,5-二羟基-甜没药-2,10-二烯(4,5-二氢红没药-2

10-二烯);酸性多糖:姜黄多糖A、b、c、d。挥发油(4.2%)主要由姜酚、芳香姜酚、姜黄烯、吉马酮、芳香姜黄烯、桉树脑、松油烯和松油烯组成。我说curzerenone,curdione,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芳樟醇,石竹烯。还含有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胆固醇、脂肪酸和钾、钠、镁、钙、锰、铁、铜、锌等金属元素,锌铜比为3.7。

药理作用

1.降血脂作用:口服莪术醇或其乙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和家兔的血浆总胆固醇和B-脂蛋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肝脏胆固醇有降低作用,对a-和B-脂蛋白失衡有纠正作用,对内源性胆固醇无影响;对降低血浆甘油三酯作用更显著,可使血浆甘油三酯降至正常水平以下。高蔗糖饮食可引起大鼠高脂血症,姜黄素可对抗这种高脂血症。口服姜黄素可降低肝脏重量、肝脏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的含量、血清总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还可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以14C-乙酸为底物体外孵育肝匀浆。初步结果表明姜黄素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2.抗肿瘤作用:道尔顿淋巴腹水瘤细胞的组织培养和体内实验表明,姜黄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在0.4mg/ml时,能抑制中国仓鼠卵巢的生长,对淋巴细胞和道尔顿氏淋巴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减少动物肿瘤的生长。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姜黄素。在巴豆油的促进下,7,12-二甲基苯基蒽可诱导小鼠发生* *癌,姜黄素在这种情况下可明显降低发生* *癌的几率,也可抑制2O-甲基氯蒽诱导的肿瘤形成。姜黄素还可以降低突变体致癌的可能性。姜黄素还能抑制TPA(12-O-十四酰佛波醇-13-乙酸酯)的诱癌作用。当局部应用10μmol/L姜黄素时,对5nmol/L TPA诱导的鸟苷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率达到91%。10μmol/L的姜黄素和2nmol/L的TPA-局部应用,对TPA刺激的表皮DNA包埋的3H-胸腺嘧啶抑制率为49%,与浓度有关。因此,姜黄素可以用作抗癌剂。

3.抗炎作用:姜黄素在30mg/kg范围内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对抗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趾肿胀,但在60mg/kg剂量时抑制这种抗炎作用。姜黄素钠可逆地抑制尼古丁、乙酰胆碱、5-羟色胺、氯化钡和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与非甾体抗炎药相似。

4.抗菌作用:在体外试验中,姜黄素对微球菌属细菌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挥发油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姜黄能延长接种病毒小鼠的存活时间。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静脉注射姜黄素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肾上腺素、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血压也无明显影响。姜黄素灌胃能拮抗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和T波改变,并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液粘度有明显的影响。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浓度为1×10(-4)mol/L,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35.4% (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减弱,5天后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剂量为20、40、60和80mg/(kg。天)。其中,40mg/(kg。日)组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4.6% (P < 0.05)。继续加大剂量,抑制作用并没有进行性增强。在低切变率条件下(37.5秒-1),全血和血浆粘度显著降低,而在高切变率下(150秒-1)无显著差异。

6.胆总管结石:姜黄提取物、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姜酚、冰片、倍半萜醇均有胆总管结石作用,能增加胆汁生成和分泌,能促进胆囊收缩,其中姜黄素作用最强。

7.终止妊娠的作用:将姜黄制成100%(生药1g/ml)和200%汤剂。小鼠在妊娠早期(6-7天)、中期(10-14天)和晚期(16-18天)腹腔或皮下注射姜黄煎液,10g/kg,1次,每天连续2天。给药1次后,孕早中期小鼠第二天早晨可见到出血,子宫内有坏死变性的胚胎。1次给药后,大部分妊娠晚期小鼠在24小时内分娩。结果表明,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对小鼠妊娠各阶段均有明显影响(口服50g/kg无效),妊娠终止率为90-100%,而对照组胚胎发育正常。家兔于妊娠早期(8-10天)、妊娠中期(13-15天)、妊娠晚期(23-25天)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生姜煎剂8g/kg,1次,每日2-3天。对照组6只家兔均正常妊娠。用未成熟小鼠子宫增重法测定了姜黄的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结果表明,姜黄汤10g/kg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均无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姜黄10g/kg终止动物早孕的作用可被黄体酮(1mg/只)拮抗,姜黄10g/kg还能显著抑制假孕小鼠创伤性蜕膜的生长。因此,推测姜黄引起动物早期流产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