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上的华南农业问题。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从1.7万年前到1万年前,脱离了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当农业在时尚末期出现时,原始人类依靠采集、捕鱼和狩猎为生。历史上称之为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时代,如《傅》中的“以木筑巢”、“钻火”、“租佃捕鱼”等。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采集、捕鱼、狩猎的加剧,人类经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为农业起源的驱动力。
65,438+0,000到4,000年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创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农耕,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畜牧业。中国古代的神农传说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时代。
、
新石器时代,中国原始农耕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是原始刀耕或火耕;8000年至5000年前,是原始锄地或耕田阶段;5000年到4000年前是锄地发达的阶段。在生产工具上,这一时期完成了从“刀耕火种”到发达的锄地的演变;耕作制度方面,完成了由逐年荒地耕作制向三至五年连作轮作制的转变,土地利用率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农作物品种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北方旱作以黍稷常见,南方籼粳并存。大麻、苎麻成为人们服装的主要原料,葫芦、白菜、芹菜、蚕豆、西瓜、甜瓜也有种植。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从流浪、季节性露营生活走向定居生活,男性逐渐占据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从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转变。
在原始畜牧业中,经过长期的圈养驯化,牲畜的种类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都曾出土过家猪、家犬、家鸡的骨骼,说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就有原始畜牧业。后来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牛的遗骸。在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马、山羊和绵羊的遗骸。至此,中国北方的马、牛、羊、鸡、狗、貘的畜牧业已初具规模。在中国南方,养猪的历史可以推至8000年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也曾出土过水牛和家犬的骨骼,说明六七千年前就初步发展了以养猪、养狗、养水牛为内容的南方畜牧业。
1926中国考古学家在陕西夏县尹喜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半切开的丝质茧壳”。1958年,浙江吴兴前山阳遗址发现一批丝织品,说明我国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开始养蚕和缎丝绸,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
第三,粗放农业阶段
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不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夏商周三代先后在此建立强国。夏商周属于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一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所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型农业阶段。
夏朝是原始公社开始解体,逐渐走向奴隶社会的时代。私有财产萌芽,土地制度由农村公社制变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制。国王拥有全部土地,分诸侯、诸侯,最后由“庶民”耕种,即所谓“天下之地,岂是王之地?”在土的岸边,不就是一个国王吗?“由于国家统治和等级管理形式的建立,它在制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夏朝政府机构中有一个负责水利灌溉的官职。有组织的奴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因此,夏朝大规模的治河、引水和沟系建设,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这段历史的生动写照。夏朝人民还开创了天文科学,并根据自己的农耕经验,结合农耕的发展,制定了历书和历法,用以指导和规范农业生产。当时谷物酿造已经形成,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先行者。陶器的发明为谷物食品的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金属冶炼创造了基本条件。夏朝后期出现了青铜器,对后来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商朝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长达6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商代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业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农具的制作也比夏朝更加精细。除了木材、骨头和石器,商代晚期还有少量青铜农具。商朝还创造了井田制,分为9个区,630亩地。1区域70亩土地为公地,其他8个区域每人赠予1块,在8户的帮助下,公地耕种,私有土地不再纳贡。这种税收形式无疑对解放奴隶生产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取代商朝,中国进入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西周继续实行分封制,促进了封建户籍的泛滥、田地的扩大、丰富资源的拓宽和农业生产的长足进步。
西周继承了夏朝的沟制和商朝的田制,实行井河沟制。木制农具和青铜农具都有很大增长。随着中原地区人口的增加,农作物种类日益多样化。除粮豆麻外,蔬菜水果种植发展迅速。蔬菜种类很多,有直根、土豆芋头、嫩蔬菜、洋葱、滑香生菜。落叶果树和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有40多种果树。
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就已经发明了马的阉割术,家畜外科疾病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在林业方面,西周注重用养结合,设立“危人”专门护林,并规定了树木的采伐年龄和采伐季节。
国家上层建筑在西周时期已经相当完备。各级组织都有领导,如卢氏、许禄、宗师、乡医、乡师等。他们的常规工作是向村里的农民传达政府命令,组织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第二节中国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上开始了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主要农业区在秦岭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本节重点介绍北方地区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精耕细作传统的基础
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点是精耕细作,以小农经济体制为基础,以提高还田生产力为目的。这一特征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周朝东移后,国力越来越弱,不再有控制诸侯分封的力量,从而出现大国争霸的局面。井田制的解体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催化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演变。战国时期,“七雄”不断发动兼并战争。为了赢得合并战,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变革。政治上,奴隶主贵胄制度被废除或削弱,封建地主阶级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在土地制度上,长期的井田制逐渐消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在劳役制中,奴隶主和贵族的“贡、助、祭”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亩三分地的赋税制度。在经营方式上,由“千人夫妻”改为个人经营。所有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进入铁器时代,铁农具的使用更加普遍。与铁犁配套,在农业上使用牛马,实现了农业动力从人耦耕作到畜力耕作的革命性变化。铁犁和牛耕的结合相得益彰,使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有了突破。如“吕春秋?商农曰:“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在其中。这些进步为封建制度的最终建立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铁器的应用和普及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和井灌提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应运而生。如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池塘蓄水工程“邵北”、魏国修建的漳水渠、秦国李冰修建的综合治水工程都江堰、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灌溉渠郑国渠等,为当时农业的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期间,人们对土壤和农作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形成了“五谷”的观念,注意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们认识到“土地可以制造肥料和荆棘”,给农作物施肥可以提高产量;种植作物需要深耕、熟耕(破土)和易耕(除草),才能获得好收成。到了战国时期,周代的以亩起垄技术因耕而发展,形成了“种亩法”,即在高旱田以垄沟种作物以防干旱,在低温田以垄青种作物以防涝。由于这些经验的积累,西周的耕闲交替的换田制逐渐被废弃,在耕地上实行连作,一年一茬。一些发达地区还试行了复种和两年三熟制,实现了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
这一时期,园艺业也有了很大发展。虽然蔬菜和果树在一周前就被种植了,但它们大多是作为农业的补充而存在的。春秋战国时期,农圃已经分化。当时栽培的果树有20多种,食用蔬菜有40多种,其中人工栽培的有十多种。因此,一个独立的园艺产业初步建立。
畜牧业在这一时期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在西部游牧地区,畜牧业逐渐形成,战争中缴获的牲畜往往是几万头甚至65438+万头。在广大的中原地区,由于战争、耕田、积肥等各种需要,一般养六畜。通过家畜的外表来判断其质量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著名的马专家伯乐,牛专家宁启,都活跃在这个时代。为了保证畜牧业的发展,政府还设置了“牛人”、“羊人”、“学人”等专门的畜牧机构和畜牧官员,还制定了各种畜牧法规。湖北云梦出土的竹简是世界上最早的畜牧法规。
由于战争和多年的滥伐,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迫使政府重视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当时有“山雨”、“林恒”等森林官员。严禁乱砍滥伐,严防山火,植树造林已被视为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
第二,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秦汉时期,中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
秦朝灭六国后,结束了封建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全国车、轨、字的统一,大规模向西北、武陵移民,修筑堤防,疏浚河道,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以农为本思想,将以农为本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实施了一系列以农为本的政策,如赋役轻税、屯田固边、兴修水利、奖田劝农桑等,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由于汉武帝非常重视水利,所以汉代农田水利建设兴盛。仅郭杜所在的陕西关中就修建了刘福渠、龙首渠、灵亭渠等水利工程(图9-2)。山西从汾河、黄河取水,河南从汝南、皖西取水,山东从定泽、文水取水,等等。井渠法传入新疆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地下灌溉渠道——坎儿井,解决了干旱地区渠道塌陷或漏沙、蒸发量大等问题。此外,这一时期还创造了排淤抑碱,成为后来治理盐碱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冶铁业的迅速发展和冶铁技术的提高,这一时期铁器农具的种类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农具已经完全铁器化。犁壁的发明,使犁破土松土的同时,增加了翻土、灭茬、压草、开沟起垄的功能,耕作效率更高。牛耕在秦汉时期进一步普及。苏苏校尉赵国在陕西关中推行“土地置换法”时,用的就是“二牛三人”的牛耕。铁犁的广泛应用和牛耕的大力推广是汉代农业发展的两项重要举措,对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汉代,中国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钻——钻。它将原来的播种改为条播,集开沟、播种甚至施肥于一体,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播种均匀,节省种子。《齐书·姚敏》称之为“存一大半,得五于谷”。战车于18世纪传入英国,经塔尔改良后成为当时盛行于欧洲的兽拉钻。
秦汉时期,在耕作技术方面,进一步改进了垄作耕作方法,经济有效地利用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逐步形成了耕、耙、磨、压、锄相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事半功倍地开创了谷多的旱作农业传统。由于冬小麦的普及,轮作复种制在汉代得到初步发展。在施肥上,也创造了基肥、种肥、追肥等一系列施肥技术。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完全形成,并广泛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在这一时期,园艺也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果园和菜园,栽培管理技术也有了显著提高。
在畜牧业方面,在畜牧业、畜禽良种繁育、家畜杂交和杂种优势利用、畜禽饲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中兽医学方面,在脉学和疾病治疗、阉割和本草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并制定了一些防疫制度。养蚕业和养蚕技术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绸产品和养蚕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亚。
这一时期,人工养鱼和人工造林也进一步发展,渔业和林业逐渐成为农业中独立的生产部门。
总之,秦汉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在经营思想、农学理论、技术体系等方面已基本形成。
第三,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公元2世纪末,黄巾起义将东汉王朝带到了崩溃的边缘,地方叛军乘势而上。从此,中国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分合合。频繁的战争、政治动荡、人口外逃、耕地荒废,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但客观上,战争造成的人口迁移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和农业文化的交流。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渐被卷入种植的洪流中。在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传统农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并在秦汉成就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仍然是秦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延续。但在这一时期,屯田制度有了很大发展,如曹魏时期的军民营,南北朝时期的屯田。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无论是军队还是平民。按照军事组织进行围垦,围垦工作与军事活动相结合。
这一时期由于豪强割据,水利业荒废较多,兴盛较少。但南朝更重视水利建设,宋、齐、梁、陈先后修复邵北堤堰,灌溉田地。
随着钢铁冶炼和加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铁制农具的种类大大增加,性能大大提高。《齐·姚敏书》中记载的农业有20多种,其中很多是汉代没有记载的。从出土的农具来看,这些农具都是经过白口铁软化的。
这一时期,传统农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水田必老易长”和连作“杂草多而稀”等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合理轮作的必要性。合理的轮作不仅有利于消除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从利用野生绿肥作物发展到有意识地种植绿肥作物,并将绿肥作物纳入轮作体系,创造了绿肥作物轮作制度。齐《姚敏书》记述了粮食、瓜类、向日葵、洋葱等多种作物与绿肥作物的轮作复种,称为“良田之法”。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品种,这一时期还成立了田所,培育改良品种。单种单收,精心管理,防止混杂,比汉代的“穗选法”有了一定的进步,为我国传统选种和良种繁育奠定了基础。据西晋郭的《广智》记载,粟有11个品种,稻有13个品种。在《齐姚敏书》中,有86种谷子和24种水稻。
在植保方面,农业防治增加了农作物抗虫品种培育、轮作防病等新内容。进一步深化了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认识,总结了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经验,开启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新篇章
园艺方面,北方黄河流域栽培的果树品种与汉代相比变化不大,而南方栽培的果树品种明显增多,如柚、枇杷、普通女人(又名凤眼莲)、哨子(又名毛荔枝)、枣树、古树、桃栎等,并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果园。栽培蔬菜的品种也从东汉的20多种增加到30多种。蔬菜栽培技术发展了保留“母子瓜”作种子、大蒜“中子”、促进莲子早发芽等方法。地窖贮藏新鲜蔬菜的技术比汉代进一步提高。
在畜牧兽医方面,由于战役、后传、农副业生产需求旺盛,马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家畜的远缘杂交产生了骡子;项马术有成套的标准,项牛和项猪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家畜的阉割和兽医内外科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北魏对猪的阉割方法的改进,显著提高了产肉量。
这一时期,中国的丝绸生产在农业中仍占很大比重。敦煌是丝绸商业交易的场所,南方的丝绸业发展更为迅速。这时,人们意识到了孤雌生殖的现象;学会了用低温控制蚕种;发明了腌制、杀蛹、存茧的方法。
中国早就认识到蜜蜂的用途,3000多年前就开始吃蜂蜜。人工饲养蜜蜂最早见于西晋文献。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了人工养蜂的来源以及采蜜的时间和方法。
两晋南北朝时期,渔业生产仍以捕鱼为主,但人工养鱼已有尝试。南北朝时期墓葬中出土了养鱼用的陶罐。《齐姚敏书》还介绍了养鱼致富的经验,包括鱼的习性、鱼塘的规模、放养量、雌雄鱼的比例、鱼塘蓄水的深度等。
第三节中国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公元3世纪,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还地广人稀,文化落后,农业生产基本上是“耕田水”的粗放经营。尽管经过汉晋南朝的不断发展,经济逐渐庞大,但与同时期的北方相比,还是逊色不少。这种情况直到隋唐五代才有所改变。
第一,南方传统农业的兴起
初唐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繁荣时期。但中唐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崩溃,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七年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社会生产。南方没有被战争直接入侵,社会生产相对稳定;但大量北方人南下,带来了中原地区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华南农业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西汉以前,中国的灌溉工程大多在北方,东汉以后开始向南方推进。南北朝时期,北方处于破坏和停滞状态,而南方则进一步发展。中唐以前,南方只有23项灌溉工程,3项防洪排涝工程,3项交通工程。中唐以后,有灌溉工程938项,防洪排涝工程7项,交通工程8项。水利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江南日益繁荣,形成了“得天独厚,江南居十九”的局面。
在农具方面,弯犁和小车的发明标志着中国南方水田耕作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屈原犁又名江东犁,增加了犁评,深度可调,犁壁和铧面不连续,能起到破土和翻土的作用。中国的犁自此基本成型。弯犁的出现和耙的普及促进了农耕技术的发展。经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耕、耙、耕、犁、耕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技术体系。这一时期,随着稻田冬种的发展,南方初步形成了一年两作制。
在园艺方面,这一时期中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品种的果树和蔬菜;嫁接理论和技术取得新进展;开创了蜡封果蒂保鲜贮藏技术;食用菌的人工栽培开始了;茶叶生产和茶叶栽培技术具有世界性影响。
在畜牧业方面,畜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马匹登记和马印制度;引进了大碗马、康居、波斯马等国外优良家畜品种。在兽医领域,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兽医教育机构,仅太仆寺就有600多名专职兽医。在解剖学、针灸、脏腑理论和兽医外科学方面取得了进展。
隋唐时期,我国蚕业相当发达,生产中心从黄河流域南移。
第二,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太湖地区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生产水平远超北方。晚唐时期,南粮到华北的最高年收入只有300万石,而北宋时是700多万石。
中国南方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宋代人口高峰期,全国人口约为1亿。由于耕地不足,出现了与山争地、与水争地的现象,导致梯田、圩田发展迅速。芜湖万春圩40万亩,江东罗官圩80万亩。
宋元时期农具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这主要表现在新农具的大量出现和农具的各种特点。可以说,传统农具到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完备,趋于定型。
宋元时期,复种制迅速发展,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地区出现三季稻。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南方小麦发展突飞猛进,大有“淮北”成为稻田主要冬种的趋势。由于对大豆的需求日益增加,大豆种植变得越来越普遍,以至于王镇的农业著作称之为“拯救世界的山谷”。棉花的发展是突出的。北宋时期,中国棉花的种植仅限于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非洲棉花也在新疆和陕西种植。然而,在宋末元初,中国棉花已经延伸到江淮流域。因为种棉花比养蚕好,“不用劳动收养,有一定效果”;与种植大麻相比,“无功德可得御寒之利”,深受人们喜爱,种植范围不断扩大。
在这一时期,土壤肥料的理论和技术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创立了“土壤肥力常新”的理论。肥料来源进一步扩大,肥料积累方式不断改进,施肥技术明显提高。
园艺方面,主要种植于岭南的柑橘、蜜桔、香蕉、荔枝、龙眼等在宋元时期移至福建、浙江、江西、四川、江苏等地,扩大了种植面积。
宋代北汉地区的畜牧业远不如汉唐时期,但元代有所发展。南方畜牧饲养牛、羊、猪、鸡,猪、鸡最多。这一时期,优良品种“胡杨”培育成功,淡水鱼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
/newbbs/dispbbs.asp?board id = 1 & amp;ID=1542861。Page=1楼主什么都有~ ~
楼主想要的答案真的太难了。我搜了很多网站和页面,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嘿~ ~我只是需要信息~ ~
至于中英对照,太难了~ ~(百度人也不是机器人)
参考资料:
/newbbs/dispbbs.asp?board id = 1 & amp;ID=1542861。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