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人味
人间有滋味读1《易系词》云:行易知,坤简;易则易知,简则易行;容易认识的人交朋友,容易追随的人建功立业;有亲戚,可以长久,有功德,可以伟大;圣人之德可以长久,圣人之业可以伟大。这些话的大致意思是:“大道以简示智,坤道以简示用;容易理解,简单服从;容易知道的事使人亲近,容易做的事使人成功;使人亲近的人才能长久相处,容易成功的人才能逐渐做大。能长期体现圣贤之德,是圣贤逐渐做大的事业。“这些话逻辑性强,递进性强,恰到好处地概括了我此刻的读书感受。
还记得我是去年3月12加入解说员团队的。张静老师耐心细致地教我如何打开微博交作业,并提醒我按时交作业。我无法忍受我是一个肚子里没有墨水的穷学生,交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我觉得“生自己的气”最快的方法就是“肚子里有诗书”。
每年四月是学校的读书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看得最多的是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书籍:叶圣陶的《语文教育随笔》、《觉醒的老师》系列、的《怎样教语文》、《江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等等。这些老师专用的床头书被我一遍又一遍的读,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
今年4月,我们叙述者团队一起读的书目是汪曾祺的《人间滋味》。第一次看这本“食谱”的时候,就被王老先生写的各种美食深深感染,强烈的画面感让我浮想联翩,以至于合上书就开始反感以前的“简单的食物”。但这真的只是“舌尖上的美食”吗?犹豫了一下,我又拿起了这本书。原来,这个世界不仅有美味,还有一颗纯净的心。
味道是真的,只有温暖和依赖。
高邮的咸鸭蛋,小西门的马家牛肉馆,家乡的元宵节,都饱含着作者深深的乡愁。《论语》里的一句感悟,一盏茶香一座城。无论是我爷爷对口的《孟子反了》,还是我家乡的《喝早茶》,都散发着生活的气息,仿佛那个小院里有魔力,让人流连忘返。放下书还是让人揪心,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城市,熟悉的小暖。
走遍千山,吃遍全国,王先生把不变的真情留在了牙缝里。这种对美食的热爱,对生活也是如此。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有笔下每一个字的美。他的内心有自己的兴趣,有一颗豁达的心,让人每读一遍都感到温暖。
味道很广很广。
文中有一句话: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更广更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要尝一尝,对于饮食和文化都是如此。我很赞同王先生的观点。无论是泡菜文化、宋代人们的饮食,还是立春吃萝卜的习俗,文化与食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拥有更广阔的味觉,才能从不同的食物对比中体会到饮食习惯、气质风俗、地域文化的差异。也就是说,南北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中西饮食文化也没有好坏之分。区别只是不同环境条件下生活方式或饮食的不同。
红日巡天都来不及,肚子里就知道真相。
过充实的生活并不难,只是在天气有利的时候。
一本《世界的味道》让我尝到了文字背后的小暖。虽然没有让王先生像那样尝遍东南西北,但也让我下定决心要用读书填满自己的味蕾。又是一年读书,世界充满了风味、芬芳和幸福。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汪曾祺如何形容吃饭是每个人最日常、最离不开的事?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很简单,没有至高无上的真理,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讲了不同城市不同的美食。
人就像他们的食物,食物总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纪录片中生动而令人垂涎的画面背后,是反映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在我心目中上小学的记忆里,最持久、最深刻、最得心应手的,就是我在学校每天都会来的煎饼果子,不管刮风下雨。
记得那时候我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早点摊。摊位上一位不知名姓的女子熟练地用一双粗糙发红的手,用一把类似木匠胶水刷的小刷子,在滚烫的铁板上刷了一层白色的面糊。面糊不薄也不厚,刚刚好。当面团边缘微微向上翘起时,他一只手伸进炉子旁的菜篮,依然熟练地掏出两个鸡蛋,轻轻地往铁板边缘磕。黄澄澄黄儿和闪亮的蛋白瞬间溢出整个面团。这时候另一只手上来了,带面糊的刷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把三角扁铲,刀柄已经褪去了原有的光亮,布满了岁月的沧桑。铲子在摊贩手里玩,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何故,披着一层“金衣”的蛋卷已经摊开了。
如果你觉得蛋饼的果子是随时可以带走的,那只能说明你没有吃过蛋饼的果子,至少,你肯定没有吃过蛋饼的好果子。好的鸡蛋煎饼果子可以撩人!就在你刚起床,肚子刚有点饿的时候,你就在眼前晃悠,让你追着摊主问:“准备好了吗?”好点了吗?卖主总是会带着会心的微笑说,“快好了”。勾上你贪吃的小虫,在你的五脏六腑里来回钻,最后拿起最后一把沾满甜面酱的刷子,在你点的菜、肉、肠上打个粗滚,撒上一把葱花、香菜,全部包在那件“金魔女服”里,最后装进一个薄薄的白色塑料袋里,翻出圈来,供你携带或捉取。
那是上个世纪末,物质条件远不如今天的社会富裕。还记得那时候,一长条的德芙牛奶巧克力,是小学生口袋里的奢侈品。现在,才过了20年。从舟山到上海的鲍鱼,从珠海到成都的石斑鱼,从广西到北京的蔬菜,从昆明到新疆的菌类,如今的物流和人们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物迁徙的速度。在路上,匆忙的不只是人,食物也在扩散,聚散,演变成不同的形态和味道。这是中国的巨大变化。人和食物的移动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中国人对美食的感情,大多是乡愁、乡愁、对童年的怀念。所以大多数人都喜欢怀旧,就像我对20年前的鸡蛋煎饼果子念念不忘。它从接触到牙齿到滑进肚子,在我嘴里停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秒,给我带来了身心的愉悦。那是我这样一个贪吃的孩子永远不会淡忘的记忆。
这些气味长期掺杂着故乡、乡亲、乡愁、节俭、坚毅的情怀和信念,然后就在舌尖上,在心上,让我们很难分辨哪个是味道,哪个是情怀。
看完《世界的味道》后,我在寒假里认真读了汪曾祺先生的一本书《世界的味道》。汪曾祺先生似乎对四方美食有一种执念。我很佩服他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其中有一篇汪曾祺先生为《学者谈吃》作序的文章。学者能吃,善于谈吃。学者可以当大学教授,日子过得挺舒服的。但是他们很少吃油腻的食物。教授有家庭,有老婆孩子,当然不能这样过生日。本文中还有一类人,叫“准学者”——学生或助教。这些准书生,肩上什么都没有,身上有点钱,偶尔也能吃到昆明的一些名菜,比如“修义”蒸鸡、东岳楼的炸乌鱼、应时春的油鸡、新亚饭店的油肘子、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甬道街的红烧鸡...
在汪曾祺先生眼里,读书人不需要吃山珍海味,但一定会吃,而且味道很好。文人做的菜大多有原味,所以更具装饰性,不厚重,用的亮油少,比较清淡。而我认为《儒林外史》应该以苏东坡为重。
苏东坡好吃,这是他诗里常见的。《初到黄州》中,他说:“长江知鱼围国之美,山中笋香”;写《烹鱼法》,一丝不苟,交代清楚先放什么再放什么;做东坡汤赋、菜汤赋,强调“不需要酸酱,却有天然的味道”,“没有无味的鱼就有天然的甜”。萝卜白菜萝卜做的菜粥,能吃出“天然的甜味”;在《论食》中,他说:“烂蒸通州羊肉,内填杏酪,以匕首代肥而食;南郡麦心面,作为槐米芽的温润淘尽,浸润着香溢抹猪做菜,与香粳同城,推荐清蒸鹅;吴兴是一个迷人的城市,松江村。就是吃饱了可以用庐山康王谷在曾坑泡茶。”更有甚者,我把自己的美食快感和美国文学结合起来,让人流口水(其实是我自己)。
其实汪曾祺先生也是一位学者,他和苏东坡先生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经历了千山的动荡生活和漫长旅途,像汪曾祺、苏东坡这样细腻的人,心里都不知道泛起了什么样的涟漪。
如果说经济学人比较吃香,那就是吃货。吃货的基本功就是什么看起来都好吃。有一年,汪曾祺先生去草原林区体验生活。六月的草原绿油油的,开满了金黄色的荷花。他很兴奋,马上写了一首打油诗:“草原上的花真美,像韭菜炒鸡蛋。”上一个遇到美景却饱餐一顿的人是苏东坡。他写道春天是:“芦蒿满地短苇芽,正当河豚欲上。”他们吃饭的时候在思考,在想象。
爱吃的人对世界充满好奇。汪曾祺先生一直对云南的木耳念念不忘。在昆明生活了七年,四十多年了,还是忘不了。我还能把文章里鸡枞无比的味道,白蘑菇煮的鲜汤,各种奇形怪状的蘑菇一一细数。这种“吃货”让我深有同感。他不是一个“酒肉穿肠不知味”的人。汪曾祺先生舌尖上一定有一段回忆。他会记住他喜欢和触摸的气味,我也喜欢和触摸它们。我觉得只有这样吃,才能真正谈得上对美食的热爱和理解。
所以汪曾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又一次在沈从文先生家吃到了香菇炒肉片,才又有了感情。其实纵观汪曾祺先生的一生,他的味蕾都在追求童年的味道。
他就写了两句:“我好想喝一碗泡蘑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也许,有一天,我会明白这两句话。
老食道,找的时候的味道。
看完汪曾祺的这本书《人间气味》已经快一两年了。办公室没搬的时候买的,还一起买了一套《地球上的植物》,塑料盖还没打开。哈哈哈。因为长期处于工作繁忙和个人懒惰的无休止循环中,阅读进度长期停滞不前,但中间购买了几波,有些塑封还没打开。我想我应该拿起书读一读。
看这个东西是因为你有兴趣买,或者题材有趣或者作者喜欢,或者书名好看,封面好看。但是,睡前开着台灯看纸质书,真的能让人在忙碌迷茫的日常喧嚣中,找到一点安心,寻求一点安宁。我现在在读《红与黑》,花了好几个月才想起来读过,然后过了几天就放弃了。当然很冗长,和这本书分不开。最近比较规律一点,所以上周立了个旗,准备今年看完《红与黑》再写检讨。突然,我想起《人间烟火》还没写呢。这本书本来是想作为阅读和分享的素材,现在想来,所以决定趁着量子阅读网络文学的放松,抽时间快速完成这本书的任务!
当初读书的初衷是因为作者在腰封后面写了一句话“活着多好啊。写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让人觉得:活着多好啊!”。我发现作家善于生活和思考,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可以被他们用简单或深刻的文字描述出来,并在想象的空间中进行加工和重构,展现出新的艺术价值。真是太神奇了!所以要多写,不然怎么能成为大作家哈哈哈!
回到书本身,“人味”,顾名思义,讲的就是人的味道。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1)四方好食记录了昆明、家乡、北京等地的美食和风土人情(众所周知,逢年过节总是少不了吃的);
(2)最好的味道在世界上,内容比较杂,有饮食、文学、文化等相关研究,也有类似菜谱的具体吃法;
(3)我家简史,这次说的是人,印象最深的是我生活中遇到的人,作为原型,被作者写进了其他文学作品;
(4)当时对胡同的感受,是对北京胡同生活和朋友的一些回忆。
在回顾内容时,我发现这本散文集题目的“味道”并不局限于饮食的“味道”,而是生活的味道。以饮食为切入点,一方面唤起读者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记录了人们与生活相关的珍贵回忆。读课文的时候,只是觉得文笔很朴实,很亲切,仿佛一个朋友有时在追忆你们一起经历的时光,有时在一张菜谱前告诉你这种菜怎么做,有时引经据典谈文学。除了经常阅读,我开始查字典(的确,有很多单词我不知道读音和意思)。看完每一篇文章,都觉得很温暖,很贴心,然后就可以安心睡觉了。
现在,是四方美食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因为工作的性质,我会去世界各地,能够品尝到当地的特色。对于作者的那句“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我觉得非常正确。我的品味是这样,我的生活态度也是这样。我能包容自己,也能包容别人,能开心也能难过,总能心安理得。
回到正题,这篇评论的主要内容并不是那些高大上的。我和汪曾祺先生一样怀旧,我会整理记录我吃过的四方美食和小故事。接下来看下一条推送,图文并茂,记一些流水账!
读完《人间趣味》5如果有一天,当你在千山走遍了岁月,尝尽了人间的沧桑,还能回归到最初的清澈与纯真,那才是真正的单纯,真正的纯粹。"
第一次看这本“食谱”的时候,就被王老先生写的各种美食深深感染了。强烈的画面感让我浮想联翩,以至于合上书就开始反感以前的“简单的食物”。但这真的只是“舌尖上的美食”吗?犹豫了一下,我又拿起了这本书。原来,这个世界不仅有美味,还有一颗纯净的心。
高邮的咸鸭蛋,小西门的马家牛肉馆,家乡的元宵节,都饱含着作者深深的乡愁。《论语》里的一句感悟,一盏茶香一座城。无论是我爷爷对口的《孟子反了》,还是我家乡的《喝早茶》,都散发着生活的气息,仿佛那个小院里有魔力,让人流连忘返。放下书还是让人揪心,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城市,熟悉的小暖。
走遍千山,吃遍全国,王先生把不变的真情留在了牙缝里。这种对美食的热爱,对生活也是如此。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有笔下每一个字的美。他的内心有自己的兴趣,有一颗豁达的心,让人每读一遍都感到温暖。
文中有一句话: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更广更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要尝一尝,对于饮食和文化都是如此。我很赞同王先生的观点。无论是泡菜文化、宋代人们的饮食,还是立春吃萝卜的习俗,文化与食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口味更广,才能从不同的食物对比中体会到饮食习惯、气质风俗、地域文化的差异。也就是说,南北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中西饮食文化也没有好坏之分。区别只是不同环境条件下生活方式或饮食的不同。
一本《世界的味道》让我尝到了文字背后的小暖。虽然没有让王先生像那样尝遍东南西北,但也让我下定决心要用读书填满自己的味蕾。又是一年读书,世界充满了风味、芬芳和幸福。当你因为没有鞋子穿而哭泣时,想想那些失去双脚的人。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宇宙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同样,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会不会发现幸运和不幸是一样的?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别人羡慕的幸福,但是不要去编造别人的幸福,去挥霍自己手里握着的价值。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如果你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你的生活是被别人偷偷羡慕的。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拥有的太少,所以抱怨父母,抱怨家人。长大后发现,我真的只是想要的太多了。
现在经常觉得自己很幸运。经历了风风雨雨,生活带给我的成长和成熟大于伤害。“有很多人,用一生的时间,默默的去成全别人”。人生没有所谓的弯路。我们每一步都到达了今天。所有的偶然和必然,只要你相信这些生命的成全和托付,总会说明历史的轨迹和现在的样子。站在现在,你就会知道未来的自己应该是怎样的人,怎样才能不辜负之前的成全和嘱托,怎样才能在无常中一步步让恒常变得更好。生活是一个循环。一个快乐充实的人,会继续用美好的思想去充实别人。善良和爱是人性中最旺盛的种子,可以代代相传。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被父母成全了;上学路上,我们被老师成全了;在去工作场所的路上,我们已经被领导满足了...我们现在的成全和托付,是为了将来成全和托付别人吗?
漫长的人生充满欢乐。只要一想起来,就会在当下努力完成,那一刻,你就真的拥有了。
读完《人的味道》,上学期朋友于丹推荐给我的《人的味道是纯粹的快乐》这本书,我一直很向往,但一直没有机会去读。买了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在书中,于丹老师根据自己的经历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她的经历大多和我们相似,很容易产生共鸣!而且语言清新,简单,发人深省。她在书中还引用了大量李白、苏轼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所以充满了文化气息,但并不晦涩难懂!每次读他们的诗,我都会暗暗庆幸。不知不觉就进步了!这本书好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停不下来!我仿佛和于丹老师一起走在幽静的山谷里,有时和她一起欢笑,有时和她一起静坐,有时和她一起歌唱,有时和她一起闭目缅怀,一起悼念!读完这本书后,于丹老师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更加清晰了。我猜她一定对人很好,不声不响的穿着,很温柔!我甚至很期待和她见面,向她请教!
记得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一眼就被“幸福”这个词吸引住了。
好像很久没有觉得很开心了。和朋友聊天的话题大多是生活的压力。慢慢的,感觉自己内心变得暴躁脆弱了。所以当我看到书上写的“幸福”两个字的时候,我就无法把目光移开。
于是我开始欣赏自己的快乐。于丹老师说:“我觉得我妈妈和女儿是最幸福的两个人!”孩子快乐是因为她相信一切,天真浪漫,有梦想。老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她经历了艰苦的生活,对现在很满意。虽然现在的成年人压力很大,但是如果他们能像孩子一样成长,像老人一样懂得知足常乐,那就更幸福了!"
自从我来到学校,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经历了很多。毫无疑问,我真的像个孩子一样在成长!我对这个地方的依恋就像一个孩子想家一样。作为一个孩子,有很多事情我做得不够好,但是这个家庭里的父母家人一直在包容我,鼓励我,引领我。我把这些记在心里,像一个经历过艰苦生活的老人一样知足感恩!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对幸福的信念更加坚定。也许这就是幸福的滋味吧!
每天早上我来上课,每个孩子都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在课堂上,会和他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或者语言上的对抗;有的孩子会在课间说出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就这样,我和他们一起长大!每次看到研究生来找老师,我就想象自己以后也是这样!想象一下,你的学生可能成长在全国各地,从事各行各业。我会非常兴奋!我想这就是当老师的幸福滋味吧!
每当我的工作出现问题,同组的老师都会积极帮助我,给我“建议”。心里感慨万千,特别有安全感。这一定是幸福的味道!
幸福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因为我像一个老人一样懂得知足常乐,懂得感恩,也有着和孩子一样的梦想——希望自己能桃李满天下。但是我的生活缺少了孩子的天真和浪漫!于是在假期的第一天,我和两个好朋友去逛街,买了自己喜欢的包包和衣服,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变化,感觉受宠若惊。之后和他们一起品尝美食,边吃边聊,互相诉苦,互相开导,各抒己见!那一天简单,充实,快乐!回到家,感觉神清气爽!
于是我开始学着过天真浪漫的生活。偶尔看个电影,有时候买些零食,坐在河边的树荫下,看本书,吹个风,吃点零食,累了就在吊床上睡个午觉。
我的生活一下子丰富了,有了当老师的快乐,有了同事的快乐,有了家人的快乐!真的是“人味纯喜”!这本书真的很棒。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幸福,也教会了我如何去追求幸福!这本书我会再认真看一遍,相信一定会让我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