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嘉”是一种什么水果?发音是什么?

“时嘉”是释迦牟尼果实的发音。

释迦牟尼(水果番荔枝的别称)

[shì jiā]

外观特征

高达5m,树皮薄,灰色,树冠呈球形或扁圆形。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6~17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花黄绿色,1~4簇生枝或对生叶,花期5 ~ 6月;聚合果果肉近球形,直径约5~10cm,8 ~ 10月成熟时黄绿色,味甜芳香。

果实为聚合果,由数十个小花瓣组成,每个小花瓣中含有一个黑色的小晶核(黑籽)。椭圆形,未成熟果实为绿色,成熟果实为浅绿色和黄色。味道微甜,呈奶油状或乳白色,呈奶油蛋糕状,香气扑鼻,食之香甜,风味良好。果实可食率为67%。单果重一般在350g左右

释迦牟尼,又名番荔枝,因形似佛像头部而得名。主要产于台东等地,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也有种植,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产。释迦牟尼果肉乳白色,富含维生素A、B、C、蛋白质、铁、钙、磷等,促进消化。也可以切成块,做成各种冰镇饮料。果皮不能食用。如果果皮是黑色的,不用担心,味道更好。

释迦牟尼在台湾省深受喜爱,每年都会举办释迦牟尼节。入选冠军释迦牟尼的价格折算为人民币10000元。台湾省释迦牟尼内陆运输的价格比广东、海南的地产释迦牟尼贵一倍左右。

释迦牟尼果香味好,甜度高,约20~25度,适合东方甜食的口味,深受消费者喜爱。这是一种许多人喜欢吃的水果。

释迦牟尼起源于热带美洲,最早从荷兰传入。根据明代沈所作《释迦牟尼》诗,可以证明最迟在明、郑时期在台南引种种植。然后扩展到中南部地区,但只是小面积种植。广东、广西、海南也有种植。

释迦牟尼树高3-5米。树枝柔软下垂。叶互生,椭圆形披针形,先端短或钝,灰绿色背,幼时蓬松,后秃。外轮花瓣长而窄而厚,肉质,长三角形,顶端尖而微有毛,内轮花瓣小而有鳞;通常以圆锥或棱锥突出的雌蕊;果实为聚合果,果心圆锥形或球形,直径5-10cm。浆果由许多心皮组成,心皮在果实表面形成瘤状突起(类似菠萝),成熟时容易分离。假种皮是可食部分,乳白色,极其香甜。种子暗褐色或暗褐色,表面光滑,纺锤形,椭圆形或长圆形。

释迦牟尼不耐寒,幼树在4℃受寒害,4-5年生的树在-2℃也受寒害。树木耐旱,避免积水。对土壤适应性强,但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能快速生长,果实大,品质好。

生长习性

喜欢光照,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不耐寒;适用于排水良好的深层肥沃砂壤土。

生物学特性

番荔枝茎高3~10m,枝叶细密下垂。单叶,互生无托叶,正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花单生,着生于叶腋或枝上,4-9月开放,3片椭圆形花瓣,浅绿色花朵下垂,散发浓郁的果香。果实为聚合果,表面圆形、心形、椭圆形或圆锥形,未成熟果实表面为深绿色,成熟果实为淡绿色或黄绿色,形似荔枝,故最初命名为番荔枝,又因果皮鼓起如番荔枝头,故别称“萨迦”。番荔枝种子呈暗褐色椭圆形,光滑坚硬;果肉白色致密,味甜微酸。

其他亚种高达5米,树皮薄,灰色,树冠呈球形或扁圆形。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6~17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花黄绿色,1~4簇生枝或对生叶,花期5 ~ 6月;聚合果果肉近球形,直径约5~10cm,8 ~ 10月成熟时黄绿色,味甜芳香。果实是聚合果,由几十个小花瓣组成,每个花瓣中都含有一个黑色的小晶核。椭圆形,未成熟果实为绿色,成熟果实为浅绿色和黄色。味道微甜,呈奶油状或乳白色,呈奶油蛋糕状,香气扑鼻,食之香甜,风味良好。果实可食率为67%。单果重一般在350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