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好斑节对虾幼体?
幼体密度(1)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的密度是由育苗条件和技术水平决定的,特别是饲料和水质条件。一般小型育苗池(10 ~ 20m ^ 3)可容纳10000 ~ 120000鱼/m3,大型育苗水域(40m3以上)可容纳150000鱼/m3左右。
(2)斑节对虾育苗水温的调节要求幼体培育水温在25℃以上,最适水温为28 ~ 30℃,最高可达33℃左右。高温育苗可以加速虾苗的生长,缩短育苗时间,增加育苗量。但高温育苗会影响虾苗健康,养殖过程中容易生病。水温为27 ~ 29℃时,无节幼体蜕皮6次,约36 ~ 50变态为幼虫。幼体需要3-5天,蜕皮3次后成为糠虾幼体。糠虾幼体蜕皮三次成为仔虾需要5-7天。
(3)幼虫管理
①无节幼体。无节幼体不进食。但当幼虫孵化成无节幼体时,接种单细胞藻种,并添加营养盐:硝酸钾1mg/L、硅酸钠0.1mg/L、磷酸氢二钠0.1mg/L、氯化铁0.01mg/L..无节幼体存活率约为90%。
② _ _形幼虫。在幼体阶段,硅藻可以同池养殖,也可以分池养殖,以满足幼体的摄食需要。单细胞藻类密度不高,可加入适量螺旋藻粉和酵母粉。牡蛎受精卵也可以直接投喂,但不能过量,以免水质腐败。扔牡蛎卵的时候,每天大概会交换1/3的池水。当幼虫发育到2-3期时,应适当投喂轮虫。第三阶段,投喂少量烫伤卤虫幼体。幼虫存活率低,只有30% ~ 70%。
③糠虾幼虫。这一时期的食物以动物为主,保持一定浓度的单细胞藻类。主要喂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如果在同一个池塘中养殖藻类,用200目筛过滤海水,然后施用无机肥料。即硝酸钾100毫克/升,磷酸二氢钾10毫克/升,硅酸钠(钾)1.0毫克/升,氯化铁5毫克/升..一般2天施肥1次,水色为褐色。单细胞藻类控制在5万个/ml以上。还可添加斑节对虾人工微胶囊系列颗粒饲料或其它斑节对虾人工微胶囊颗粒饲料、酵母及其它替代饵料。常用的有台湾省生产的斑节对虾幼体饲料B.P.、虾片、微粒子饲料、虾苗、虾苗宝等。糠虾幼体存活率为70% ~ 80%。
(4)虾。经过10 ~ 11天,仔鱼可以变态成幼体,此时完全成为虾苗。幼虾前期(P1 ~ P5)以卤虫无节幼体、人工微囊颗粒饲料、虾、蟹、贝为主。后期仔鱼预计发育到P5 ~ P10)阶段,有底栖生物习性,仔鱼喜吃大型动物性食物。此时可以完全投喂鱼、虾、贝类、乌贼或人工微囊颗粒饲料。其摄食量相当于虾苗体重的200%,即每万尾幼体日摄食量约为10 ~ 30克。以少量多餐喂养为宜。虾苗存活率在80%左右,如果P20出塘,虾苗存活率在60%左右。
(4)水质控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仔鱼的健康和异常发育。斑节对虾幼体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主要是氨氮、溶解氧、pH等因子的变化。
①氨氮。在氨氮中,非离子氨对幼体培养有毒害作用,尤其在幼体糠虾前,幼虾耐受性增强,但整个育苗期总氨不应超过0.5 mg/L。
②溶解氧。育苗池中溶解氧的含量应不低于4.0 mg/L,为了满足仔鱼的呼吸需要和其他生物、有机物的耗氧量,整个育苗期需要不断充气。无节幼体的通气量较小(弱沸),随着仔鱼的发育,尤其是仔鱼以后要加大通气量,相互伤害的现象增多,通气量要加大到2.0%左右。因此,气石应设置得更密些,每50 ~ 70cm见方的面积应设置1块气石。
③pH值.PH是水体中物理化学因素和生物活动的综合结果,也是水质状况的指标之一。pH值过高或过低对幼体培养都有不利影响,斑节对虾苗期适宜的pH值范围为7.6 ~ 8.8。
4换水。保持和改善育苗池水质的方法有换水、曝气和添加适当的药物或添加剂。通常斑节对虾苗种前期水质稳定,前期不换水、不加水,幼体后期换水。幼虫期日水分交换率为25% ~ 50%,幼虫前期为50%,以后逐渐增加,必要时日水分交换率达到100%。有时边排水边注水,以防止水质短时间内变化过大,幼虫密度短时间内增加,对幼虫产生不利影响。有的苗种场在虾苗前不换水,坚持用单细胞藻类控制水色。幼虫期池塘水浅棕色,幼虫期浅棕色,幼虫期浅棕色。同时,控制饵料用量,施用增效剂,保持良好的水质。P4 ~ 5期池水增加到1.5m以上时,每天换水约1/3。然而,这种方法的虾苗密度相对较低。
(5)斑节对虾幼体阶段受光照控制,避免阳光直射和强光照射。幼虫在阳光直射下饲养时,不进食,身体变形。大约2-3天后,死亡率达到1.000%。尤其在ⅰ ~ ⅱ期最为敏感,ⅲ期后逐渐升高。光照强度为500勒克斯。糠虾幼体以后光照强度逐渐加强。幼虫到达后,光照强度相当于中国虾圃的亮度,约5000 ~ 8000勒克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农业出版社《自然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