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草莓(草莓露天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家好!露地栽培是指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不使用任何保护设施的一种栽培方法。生产上应采用一年种植制。草莓苗一般应在秋季定植,露地生长,当年完成花芽分化。越冬后,应在第二年夏季采收。露地栽培不需要特殊设备,生产成本低,栽培技术简单,轮作套种方便。目前,保护地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许多地区已由露地栽培转变为保护地栽培。但是,在以下条件下,露天栽培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是不具备建设防护设施经济条件的生产者;二是栽培技术落后的地区;第三,加工厂的生产基地;第四,小散地块;第五,为了安排草莓上市的时间。详情如下:

一、选园准备

草莓应种植在地势平坦、光照好、土壤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粘性土壤或盐碱地栽培的草莓产量低,品质差,需多施有机肥或酸肥,改良后再利用。此外,还要考虑前茬作物,尤其是豆科作物、小麦和瓜类蔬菜。茄科蔬菜和甜菜不适合种植草莓,因为它们的病虫害和草莓一样。最后,地块的选择也要考虑交通是否便利。大规模生产最好在城镇郊区出售。如果远离城镇,交通一定要方便,一定要有畅通的道路和便利的交通设备。

选园后,要彻底清除园中的杂草。如果之前的作物是茄科蔬菜,甜菜等。或者草莓连作地块,土壤一定要消毒,然后翻土,深度30~40 cm。翻耕时,必须小心清除杂草和前茬作物的残根,如果发现地下害虫,应加以控制(方法见害虫控制部分)。犁耕后的土地整理必须是高质量的,必须仔细平整和耙平。然后施基肥,一般每公顷60000-75000公斤优质农家肥(相当于每亩4000-5000公斤),200-300公斤速效氮肥、磷肥、钾肥(相当于每亩15-20公斤)或等量的氮磷钾复合肥。

采用全园施肥法施基肥。先将农家肥均匀的铺在表面,然后再均匀的撒上化肥。然后犁1遍,深度20~30 cm左右,稍微压制后就可以做垄或者咖啡了。在雨量充沛的地区,往往采用高垄,因为高垄透气性好,有利于排水。一般垄宽1.0 ~ 1.2m,垄高15 ~ 20cm,垄距25 ~ 30cm。平畦常用于干旱地区,因为平畦有利于土壤保墒和灌溉。平垄宽1.0 ~ 1.2m,垄宽20 ~ 30cm,垄高10cm。南方多雨地区常采用大垄种植,宽50~60厘米,高25~30厘米。由于大垄有利于排水,能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性好,通风透光好,所以植株长势健壮,果实品质好,病虫害发生轻,果垫方便,果实很少被污染。垄作栽培在各地的保护性耕作中应用广泛。

二、品种的选择和配置

(1)露地栽培的品种应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

一般来说,南方暖冬应选择休眠浅或休眠浅的品种。否则无法满足植物通过自然休眠所需的低温。第二年春天到来时,植株仍处于矮化状态,虽能开花结果,但由于营养面积不足,花、果数量少,产量低。

(2)虽然大部分草莓品种可以自花授粉,但异花授粉会提高授粉效果,使果实变大,畸形果变少,产量更高。所以除了确定主栽品种,还要配置授粉品种,最好选择2~3个主栽品种相互授粉。不同品种之间的间距不得超过25米。

(3)草莓成熟期短,集中采收,果实柔软多汁,不耐贮运。因此,应选择几个不同成熟度的品种进行大面积种植,即早、中、晚熟品种一起种植,避免因采收不及时或销售困难造成的损失。

(4)果实的利用也是确定栽培品种的依据。如果端上新鲜的食物,一般首选日本品种,因为日本品种大多含糖量高,香味浓,食用品质好。如果用于加工,一般首选欧美品种。欧美品种大多色泽鲜艳深沉,汁液丰富,糖酸丰富,风味浓郁,适合加工。

第三,苗木的培育和种植

3.1培育壮苗

苗木的质量非常重要,不仅影响成活率,还直接影响第二年的产量。在露地种植的幼苗应该从穿过脚跟的幼苗中选择。如果幼苗中没有根梗,应选择繁殖圃中当年的匍匐茎幼苗。幼苗的具体培育方法,请参考本书育苗技术部分。一般要求露地苗的新茎直径在65,438±0.0cm以上。发育完全的幼苗5株以上时,初生根较多,已分化出1 ~ 2花序,全株鲜重25克以上。

3.2殖民时间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周年种植制,以秋季为主。因为秋季土壤含水量高,温度相对较低,所以秋季种植成活率高。可在种植当年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完成腋花芽分化,积累一定营养,有利于安全越冬和次年开花结果。春季种植虽然成活率高,但由于种植后不久植株开花、幼苗生长延迟等因素,果实体积小,产量低。目前还没有通过。秋播期,如果用足跟换苗,可以在9月底到6月上半月南方进行65438+10月。实践证明,在苗木已经达标的情况下,适时早栽为宜。因为及时早栽不仅可以防止苗中足跟老化,而且可以保证缓苗缓苗后的长势时间,非常有利于保证植株安全越冬,提高次年产量。具体种植日期,最好选择阴雨天,阴雨天温度低,湿度大,有利于幼苗延迟快,成活率高。不宜在炎热干燥的天气种植,以免造成根系损伤,幼苗生长缓慢,成活率低。

3.3种植密度和方式

种植在平畦或高畦,行距20 ~ 25cm,株距15 ~ 25cm,一般在1.0 ~ 1.2m的畦上种植4~5行..大垄双行种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15~25厘米。植株生长紧凑、冠径小的品种宜以较小的株距种植,生长势强、冠径大的品种宜以较大的株距种植。在一定范围内,同一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以每公顷15000 ~ 220000株为宜,最多300000株(相当于每亩1000 ~ 15000株,最多20000株)。无论采用畦栽还是垄作,每排苗木的种植方向都要一致,即拱背朝向一个方向。这样的种植很好管理,比如疏花疏果,垫果,收割。如采用平畦种植,苗木拱背方向应向内,避免踩踏花序和果实;如果采用高畦种植,侧排苗的拱背方向应向外,可以增加光照;如果采用大垄种植,苗木的拱背方向也要朝外,既方便管理,又能增加光照。草莓种植深度应与苗中心基部地面齐平,不宜过深或过浅。如果植物种得太深,苗心会腐烂,植物会因为埋在土里而死亡。种植过浅,部分根系外露,会导致幼苗干枯死亡。栽前一天,苗圃里的跟或钵里的跟都要浇水,保证育苗时不伤根或少根。种植时要先造坑,坑要比根系大,让根系自然舒展。最好和幼苗一起种植。如果能用土块种植,成活率会更高。

如果苗木需要长途运输,一定要注意保护根系,防止苗木失水发热。幼苗养好后,要去掉较大的叶子,只留叶柄,每50株扎成一捆,平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盖上湿草帘。运输前用水浸泡根,防止幼苗因失水过多而干枯。运输时,垛不能过大,垛与垛之间要有空隙,以利于散热,且必须用湿草帘覆盖。需要包装时,一定要选择透气的包装材料,如草包、麻袋、打孔纸箱等。包装容器不能太大,容器之间要有空隙。在种植前,应允许运输苗的根部吸收足够的水分。树苗种下后,应该立即浇水。水渗出后,要及时检查。如果发现有埋心露根的苗,要立即调整。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遮光处理。栽后一周内,每天需浇水1~2次,以后每隔2~3天浇水1次,直至缓苗结束,长出新叶。幼苗成活后,摘掉遮荫,检查成活率,发现死苗及时补植,保苗,为高产奠定基础。

第四,殖民年的管理

4.1土壤、肥料和水管理

幼苗成活后,及时松土。松土可以略深一些,可以消除杂草,缓解种植后连续浇水造成的土壤板结,可以促进生长和根系生长,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然后可以结合老叶和新发芽的匍匐茎,及时拔除田间杂草。种植前,如果按要求施足基肥,种植当年就不用追肥了。如果基肥不足,植株新叶苍白,可进行叶面追肥1~2次。一般第一次喷0.3%尿素,第二次喷0.3%磷酸二氢钾。第一次追肥应在延迟出苗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与第一次追肥间隔时间为10~15天。缓苗后要适当控制水分,土壤含水量不低于最大持水量的60%,有利于新根的发育和根系生长,也有利于未完成的腋芽分化。冬季来临之前,要适当控制水分,增加细胞液浓度,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防寒前需浇1倍透水(冻水),以利于草莓安全越冬。

4.2及时防寒

防寒不仅可以防止植物受冻,还可以防止植物失水干枯。因为草莓的根比较浅,植物在冬天容易失水干枯。因此,冬季降水少的地区,防寒尤为重要。成功的防寒应该是根部不受冻害,地面以上的绿叶保存得更多。春天解除防寒后,叶片可以立即进行光合作用。目前常用的防寒材料有塑料薄膜、稻草、秸秆。塑料薄膜经常与稻草和稻草结合使用。一般先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稻草或秸秆。防寒地膜的厚度因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而异。长江中下游覆盖塑料薄膜或2-5厘米厚的稻草或秸秆。南方地区不冷也能过冬。

五、殖民第二年的管理

1.去除防寒材料,防止晚霜

春天气温升高,防寒物品要拿掉。一般分两次去除。第一遍先去除上层解冻的地膜,第二遍待下层物化后完全去除。第二次摘掉防寒物不能太晚,一定要在顶芽萌发前进行,否则容易损伤顶芽。结合防寒材料的二次清除,对花园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扫,将枯叶、杂草等物清除出花园,集中焚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霜冻期长的地区,草莓果园地势低洼或种植早熟品种,一定要注意防晚霜。草莓的嫩叶和花朵最容易受到霜冻的伤害。当幼叶被冷冻时,叶子的尖端和边缘会变黑。花的雌蕊冷冻后变黑,不能正常授粉受精。如果是轻度冷冻,果实变形;如果严重冰冻,花托不能发育和结果。因为开花最早的一阶花主要受霜冻危害,一阶果最大最早成熟,所以草莓的产量、品质和产值受霜冻影响很大。防止晚霜危害的有效措施有三条。一、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块建设草莓园,避免将园子选在低洼或多风的地方;第二,掌握适当的时间去除冰冷的物体。后期撤防寒材料延缓草莓物候期或选择抗冻品种;第三,注意天气预报,必要时进行喷灌或烟熏,防止冻害。

六、土壤、肥料和水的管理

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上升。草莓经过自然休眠和强制休眠后,开始旺盛生长,然后出现花蕾,拔出花序,坐花坐果,果实膨大着色成熟。这一时期的土、肥、水管理如下。

6.1中耕除草

当地面冻土层完全溶解,表土略干时,应进行第一次中耕,使土壤疏松,深度以不伤根系为宜。中耕可以疏松、通气土壤,具有保墒、除草、提高地温的作用,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植物开花前,对土壤进行第二次松土和除草,结合清除老叶和枯叶,培育植物的根系,培育土壤的厚度不要埋在心里。培土可以促进草莓发出更多的新根,增强草莓根系的吸收能力。以后每隔10天左右,将老叶、枯叶清除一次。疏花疏果,去掉匍匐茎和弱芽,拔掉地里的杂草,直到收获结束。

6.2灌溉和施肥

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量增大。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即手握土壤无结块时,应及时灌水,以满足植物旺盛生长发育的需要。浇水的次数取决于降雨量。开花前、开花后和果实膨大期是需水较多的时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果实成熟时应适当控制水分,以增加果实硬度,减少病害的发生。草莓应在开花前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满足植物开花时对营养的需求。一般每公顷施尿素150kg,磷肥300kg(相当于每亩施尿素10kg,磷肥20kg)。施用时,宜先将化肥溶于水,再配合灌溉施用。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需要进行第二次追肥。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每公顷施磷酸二氢钾250~500公斤(相当于每亩15~30公斤),也可施过磷酸钙和硫酸钾。草莓追肥如果采用根外喷肥(即叶面喷肥)的方式,每隔10天喷一次0.3%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喷3-4次。追肥时要注意错开花期,以免影响座果。一些微量元素,如硼、锌、铁、镁等,也可以在喷施肥料时添加。

6.3疏花疏果

一般一个草莓有一到三个花序,每个花序有8到30朵花。在高级序中,花开得晚,果实小,没有商品价值,甚至没有果实。所以在花序抽出的时候,在第一朵花开放之前,需要疏掉一些芽,集中营养。一般大果品种留1-2朵序花或适当少留3朵序花;小果实品种的芽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级。座果时,发现病果、畸形果要及时剔除,以增加果实大小,提高浆果品质。

6.4去除老叶和弱芽

采匍匐茎草莓的叶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更新。在生长季节,当植株上的叶片变黄时,叶柄基部也开始变色,叶片呈水平状种植,说明叶片正在衰老,失去了光合能力或制造的养分已不能满足自身的呼吸消耗,处于衰竭状态。所以这种刀片要及时取下。去除老叶有以下好处:减少营养消耗。改善通风和透光条件。枯叶,尤其是越冬后的枯叶,往往携带较多的病菌和虫卵,清除后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去除老叶可以促进新茎的生根,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植株上生长较弱的侧芽形成较晚,所以叶片小,花序细而弱,花数少,没有经济价值。这样的侧芽也要尽早去除,节省营养。一般情况下,露地草莓从坐果期开始出现匍匐茎,果实采收期达到高峰。生产园内应及时拔除匍匐茎,以节约营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去除老叶、弱芽、匍匐茎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多次进行。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对花园的践踏,它们经常被结合在一起。如果去老叶、弱芽、匍匐茎的工作做得不及时、不彻底,就会导致果实小、品质差、病虫害严重。

七、果实填充和采收

露地栽培草莓后,要在果实会掉落的地面上铺一层稻草。也可以用麦秸或其他细草,但不能带草籽。因为随着果实的膨大,花序逐渐下垂,接触地面。一是果实被土壤污染,影响着色,从而品质下降;二是果实接触地面后,由于地面湿度大,通风透光差,容易发生灰霉病等病害,引起霉变,损失较大。所以种植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将苗背弓向一侧,这样花序拉向同一个方向,果实便于垫实。在地膜覆盖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垫果工序。浆果成熟时,应及时采摘。初熟时两天收获1次,完全成熟时每天收获1次。收割时间应该是清晨或傍晚。因为早晚气温低,果实较硬,果梗脆易摘,果实不易被挤伤。用于收获的容器可以是篮子、罐子、盒子、盘子等。容器不应该太大,内壁应该光滑,最好是平底和浅的。收割时,一手拿着容器,一手拿着。采摘方法是用手握住水果的中下部,轻轻提起并扭动,使果梗与果柄的连接处断裂。不要带梗采收,因为果梗在采收和运输过程中会刺破相邻的果实,降低浆果的质量。采摘时要小心,轻拿轻放,不能采摘,也不能踩未熟的果实。采摘下来的草莓果实要在当天或第二天卖完,避免阳光直射,否则没有冷藏设备很容易腐烂变质,造成很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