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婚宴上的十盆散文

在我们江南农村,尤其是我在皖南山区的老家,村民逢喜事、丧事、生日。或者梁转任状元时,都在家里设宴答谢亲友和左邻右舍。酒席的形式是传承下来的“流水席”。

所谓“流水宴”,是招待客人的一种形式,在农村最常见。是流传下来的民俗,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体现。“流水席”说白了就是农家宴。自家的大院子里搭起了屋顶,沿着墙角搭了一排锅灶。请一两个技术高超的当地厨师来做菜。“流水席”的特点,比如婚宴,不像城里人在酒店摆几十桌。他们一般是三四桌或者五六桌开座。“流水席”每桌八人。只要餐桌上有八个人,陆续到达的客人就会立即上菜。这群人吃完了,擦完嘴就走,另一群人再吃,这样一轮又一轮,客人来了就吃。请来的乡村厨师的手艺并不逊色于专业厨师,尤其是一些乡村地方菜。他们的烹饪方法结合了当地的技术,比城里的酒店更正宗。

婚宴前几天,主人会联系厨师,家里会做好充分准备。根据被邀请厨师的安排,购买宴会所需的原材料。当然,这些原料离不开鸡鸭鱼肉,蹄子是绝对不能少的。这个要求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婚宴一定要有猪蹄?拿出香菇木耳、时令蔬菜、配菜等一系列配菜。婚宴上的事务纷繁复杂,都有招待客人的主要安排。他们的分工明确而清晰:里外做杂事,端盘子,递茶递烟,分发杯子筷子,洗碗帮厨等等。这些帮手,除了我二表哥,大部分都是我们村的姑娘小伙子。他们纯粹是在尽自己的职责。婚礼结束后,主人会象征性地给一个红包,一般是一百块钱,然后递上一盒烟,一个大方的主人,还有一些糖果。往往在这个时候,更能体现村民邻里之间的和睦和浓浓的乡情。和现在的城市相比,人的感情是冷漠的。即使住在一个楼道里,也还是好几年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家家都关了门,邻里之间也没有什么亲密关系,更不用说像农村那样端着饭碗跑几家的安逸了。

婚宴前两天,厨师会来到主屋,开始准备婚宴菜肴。搭成的锅灶上放着一口大铁锅,灶里红红的栗子炭火熊熊燃烧,锅里煮着特色五花肉;大锅炖猪蹄;那边一群女人正忙着搓饺子、煎饺子,为婚宴的“流动席”做准备。

婚宴一般在中午一两点左右开始。那些早到的亲朋好友,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喜庆的时间,互相叙旧,聊聊家常,就像一次亲友团的亲密聚会,从而拉近彼此的友谊。《流水席》那种浓浓的人情味让你心生留恋,更是带着一抹浓浓的乡愁在你的内心深处摇曳,让人感到无比亲切!

婚礼前一天下午,新郎拿着红包,金额视当地标准而定,一般不少于五百元左右,外加三四斤排骨肉,俗称“拴耳肉”,到岳老家,邀请岳老到主人家吃饭,主人家摆了丰盛的酒席。岳老被毕恭毕敬地安排在餐桌的上方,由其他长辈陪同,表示对岳老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感谢岳老婚姻美满!

今年春节初六,我受表哥邀请去参加侄子的婚宴。从省城一路开车很累,在老家已经是中午了。远远的就看到很多参观者聚集在我表哥家门前,非常热闹。大厅中间已经摆好了四桌,加上小客厅一桌,第一桌酒席五桌。四周的桌子上,客人们已经是欢声笑语,还有在外面暂时没有坐到座位上的客人,笑着等待下一轮的座位。在每张桌子的中央,有水果盘蛋糕、香烟和茶。看着满座,主人说了声“开桌”,然后有专人迅速把桌上的果盘茶拿走,拿来一个点燃的酒精炉。这时,专门送菜的小伙子,手里端着涂了红漆的托盘,走到桌前,在每桌酒精炉上放上热气腾腾的锅。

在我的记忆中,原来农村的婚宴一直是十个白瓷七寸海碗,合称为“十佳碗”,象征着圆满。盘子是怎么变成锅的?我正纳闷的时候,先坐的二叔看出了我的疑惑,慢吞吞地说:“姑娘,你不知道吧?”现在农村的婚礼都是用锅做的,原来的‘流席’用的是海碗,这是老历法了。“哦!原来如此。锅比以前的海碗大很多,全铜质材质,锃亮锃亮,铜锅两边各有一个耳,方便携带。看着铜锅的大小,再加上农村人的诚意,锅里的菜都是满满的。和普通的宴席不同,我家乡的“流水宴”是把婚宴的菜一次上齐,但是很独特。一道菜似乎能引起人们的食欲。吃完一道菜,下一道菜就撤了,甚至菜还没吃完,还撤。

第一道菜是炖蘑菇和木耳。炖肉风味独特,是家乡婚宴和节日必备的名菜之一。先把整块带皮五花肉的猪毛去掉,刮干净,用冷水焯一下,撇去浮沫煮到六七成熟,放凉,再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稍微大一点,不然会说人家小气。然后放入煮了很久的大锅卤汁中,慢慢搅拌,让肉块紧紧裹住汁液。同时加入洗净浸泡过的香菇,然后倒入适量的自制糯米酒和少许精盐。最后将装满肉块的大锅放在炭火上,慢炖至肉块软烂,最后加入少许熟木耳与之搭配。酒席一开,大锅的锅盖揭开,一股浓烈的香气立刻抢到了锅里。金黄的炖肉烂而不碎,方方正正,肉质浓郁醇厚,再有那淡淡的醒目的韭菜末,怎能不令人垂涎三尺,百吃不厌?在绵软可口的肉香中,还有淡淡的香菇香味,再加上浓浓的肉汁,简直就是舌尖上的美味。

就在我满脸羞愧的时候,送餐的小伙子把没吃完的炖肉撤了,然后换成了一锅肉。看着清澈的汤汁,鲜嫩的肉片,还有那乳白色的豆腐皮,我的胃里突然勾起了一股馋虫。我不顾自己的温柔,在锅里放了一个筷子头。在我旁边,我嫂子也帮我用小碗舀了点汤。我尝了一口,真的很好吃。那天来的时候,我去了村里厨师忙碌的厨房,目睹了厨师打肉做汤的过程:我把纯土豆粉倒在盘子里,把猪里脊肉切成小块,然后把切好的小块肉浸在土豆粉里,让肉片两面都沾满了土豆粉,然后厨师用一个力度刚刚好的木槌轻轻敲打,再把肉片打成透明的薄片。这里的锅加水,大火烧开,迅速把打好的肉片放进开水锅里,再把豆腐皮丝放进去。待肉片浮起,加入酱油、鸡精、精盐,撒少许白胡椒粉,最后用绿香菜沫装饰,滴少许香油,一锅打好的肉汤就完成了。这块肉是雪白的,有点绿。带豆腐皮的既好吃又香。入口绵软嫩滑,口感难忘,舍不得咽入口中。现在这道菜在老家已经很少做了,因为费时费力,但是在喜庆的“流动席子”上,少不了这种人见人爱的打肉汤。

第三锅是鸡肉(切丝),第四锅是水煮鱼。客人们设宴饮酒,宛如行云流水,热闹非凡。

接下来,是碎肚。这些菜离不开汤和水。因为有煲汤和把锅里的汤舀到小碗里的习俗,家乡把这叫做“小碗汤”,这也是“流席”的经典。有汤为伴,淡水情侣说。每一道菜的上菜顺序都是有深意的,一定要严格控制在这个顺序,绝对不能颠倒。家乡有顺口溜为证:一炖(肉),二拍(肉),三鸡(丝),四鱼,五肚,六圈,七蹄,八汤(和粉),九烩,十菜。如果上错了菜,会被客人嘲笑,说主人家什么都没做过,不懂规矩!鉴于十道菜已经上了一半,下面的第六道菜是真理子。真理子一直是好运的象征,也是农民婚宴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所谓“不轮就够了”也是这个道理。餐桌上的真理子意味着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团圆。

我从小就喜欢吃饺子,对饺子情有独钟。记得小时候盼着过年,就是盼着吃妈妈做的汤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一口饺子都是奢侈的食物,尤其是在那个刻骨铭心的三年困难时期。年轻人连想都不敢想,只能在梦里吞着口水,希望能吃饱饭。那时候的饭团只是用糯米揉成的,在葱姜里加点盐就这么简单。不像现在,那时候的饭团夹杂着精细的五花肉馅,配着香菇和冬笋,外层吃起来酥脆,一股肉香缠绕在舌尖,让人欲罢不能。现在的家乡人把饺子做到了极致,饺子的品种也多样化了。有各种各样的饺子,比如肉饺子、素饺子、红薯饺子、绿豆饺子和挂面饺子。一种饺子是一种风格,一种饺子好吃。村民们期待着一件好事成真,通过品尝圆儿子,画一幅好画,追求尽善尽美的美好愿望!

正当我思乡的时候,送菜的小伙子端着托盘来到桌前,轻轻从托盘上取下一个白底蓝边的圆盘。有四个圆圆的糯米球,用红纸包着,上面写着“Xi”。看看其他的桌子,都是这样的。仔细一看,这四个球竟然是没煮过的。就在我疑惑的时候,坐在桌子一头的二叔又开口了。二叔虽已年过八旬,但精神抖擞,面色红润,声音爽朗:“这是厨房里的大厨兼帮厨,要向主人要钱。”哦!原来如此!只见主宅主人笑盈盈地从随身的包里掏出几个红包,放在一个蓝边白瓷盘子里。看来这是准备好了。至于红包里有多少压岁钱,谁也不知道。送菜的小伙子开心地把盘放进托盘里,小步慢步地拿回厨房。但过了一会儿,盖着写有“Xi”字样的红纸的生圆子也被送来了。看来带的开心钱太少,不够用。店主在蓝边盘里放了若干红包,还多加了一包中华烟。这样连续重复了三次,厨房才停了下来。一盆满满的汤圆端上了桌,圆圆的、金黄的汤圆在锅里挺立着,就像一座座金山,让客人们感觉很舒服。不要一口咬下去,舌尖上软糯的享受就足以让你垂涎三尺,只因为大厅里的圆丸子的肉和香葱。

接下来,肯定是蹄子了。看着客人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在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婚宴上一定要有蹄子?我已经猜到是接近了。原来这道菜是村民的最爱!只见送菜员慢慢从托盘里拿起锅,哦!猪蹄炖黄豆!一股浓郁的香味,一种华丽。这锅就像一出戏里的主角,在人们热切的目光和哭喊声中精彩亮相。白嫩的蹄子皮上,散落的小葱翠绿诱人,给人一种山间的小绿美和一抹金黄,仿佛是深秋变幻的景色,让人留恋!清澈的蹄汤在火的蒸腾中冒着热气,表皮晶莹剔透,整个锅里的蹄子都在微微颤抖,没有任何杂七杂八的调料,呈现出猪蹄本来的颜色。肉汁嫩香,泡过蹄花汤的黄豆口感特别,肉质浓郁,又不失黄豆原有的豆香味。这时候大家一点都不客气,把筷子全部伸向它,大有不到“敌人”被歼灭绝不罢休的气势!不一会儿,这个锅的蹄子就被扫光了,有些客人似乎还意犹未尽,还在剩菜里找东西。

在江南老家的小城,这种猪蹄几乎是家家户户丰盛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家庭主妇们想尽办法出格,不是红烧就是卤煮。对于这一点,在我的家乡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那就是年夜饭吃猪蹄可以发财,可以升官,可以招财!记得小时候在家里,每次吃年夜饭,我妈总会夹起一只小猪蹄放到我碗里,还笑着说:“你看,我家姑娘吃了这肉,一定会找到好婆家的。”哥哥姐姐们哄堂大笑,这时候我的脸就火了,脸红了。虽然这只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期盼,却体现了家乡人民对蹄子的喜爱。这是一种不可磨灭的怀念和情怀。

巴汤(和粉)一上台,这汤就不是简单的汤了,而是腊肉丁、木耳小块、香菇丁、冬笋丁。用鸡汤慢慢煮,最好把汤熬浓,然后用湿淀粉勾芡。出锅前,把打碎的蛋液倒入,搅拌。这时,黄白色的蛋花漂浮在大铁锅的汤里。最后,这种赏心悦目、清淡嫩滑的“和谐粉”,被家乡人称为“鲜汤”。轻轻的放一勺在嘴里,是那么的顺滑爽口,细腻优雅,充满了民间的烟火气。是正宗家乡舌尖上的味道,尤其是“禾粉”里溢出的农家猪腊肉的浓郁香味,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不经意间让我想起了妈妈做的这道菜的美味,那是定格在内心深处的永恒温暖。

九个红烧,我猜应该是家乡宴上引人注目的“门槛肉”。所谓“门槛肉”,说白了就是肉老实,老实。我小时候哥哥结婚的时候见过这种大肉,但是我从来没有伸过筷子。可能肉很大,而且大部分都是脂肪,所以看着就够了。但在60年代中期,农民生活刚刚有所改善,宴席上有这一大块肉,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是由上好的五花肉和复杂的工艺制成的。将五花肉连皮刮净,放入锅中煮至六七成熟后取出,然后均匀地涂在抹好酱油的猪皮上,再将五花肉皮面朝下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取出后冷却成小气泡状,切成长10厘米、厚2厘米的长片,再将花椒、葱、姜片放入碗中,将切好的猪肉片面朝下放入碗中。在蒸笼里蒸两个小时,然后取出。饭一开,又是暖暖的。碗会被锁在一个铜锅里,放在碗底的葱、椒、姜会被去掉。颜色会红润有光泽,汤汁粘稠可口。包装整齐的一块块“门槛肉”会在锅里高高升起,一两个香菜放在一排排的皮上。轻轻拿起一块,油光透明,入口软糯而不失形状,让人食欲大开。家乡人因其形状像农村的大门槛而得名,肥瘦相间,坚实光滑,就像家乡淳朴勤劳的村民!这道大菜是我们皖南传统宴席必不可少的十锅名菜。

写这个“门槛肉”,我的家乡有个传说:相传唐朝有个宰相段文昌,他不仅是个官员,还是个远近闻名的美食家。他对美食很有研究,同时,他还是一个好厨师,时不时会亲自下厨。这个“门槛肉”来自于他的倡议。在唐穆宗期间,段文昌回老家走亲访友,厨师做了满满一桌子菜,包括一个形似门槛的大肥菜。一看就让人烦,整个酒席下来,几乎没人上菜。宴会结束后,段文昌找到厨师,为他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请厨师把肥肉换成上等的五花肉排骨,肥瘦相间,色泽粉嫩,辣椒换成豆豉,加了几种调料,自己演示。

几天后,段文昌就要离开家乡了。为了感谢家乡长辈的好意,他又设宴招待了村民。厨师根据他的指示重新做了这道大菜。这道菜色泽金黄,肉软,味道鲜美,肥而不腻。虽然和上一个差别很大,但是味道已经大大提升了。这道菜一上桌,客人们就争相品尝。客人纷纷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看到这道菜形似门槛,段文昌随便选了个名字:“门槛肉”。至此,这道菜逐渐进入饭店和民间百姓家中的餐桌,并不断改良流传至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百合象征爱情,这种美妙浪漫的语言是哪位祖先首先想到的?简直太合适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莉莉是白人吧!然后最后一道锅,当然是时下流行的时令蔬菜,芹菜炒百合。芹菜的绿色搭配百合的纯白,简直是绝配!这道菜优雅委婉,寓意深情。绿中有莹白,宛若江南女子。她骨子里蕴含着婉约,还有忧郁的美!好像人都舍不得可怜。这是婚宴上常见的一道菜,城市也是!寓意百年和谐!给这场婚宴上的十盆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祝新郎新娘相爱!幸福百年!

回头看看老家婚宴上的“流水宴”,十锅荤素,汤水,清淡可口,油而不腻,口感绵软。是舌尖上难以忘怀的美味,也是淡淡的、静静的乡愁,是我内心深处不可磨灭的,是故乡浓浓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