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眼镜蛇有多少种?

眼镜蛇这个名字是在17、18世纪时附加在长着眼镜模样的蛇身上的,因为这种蛇在脖子扩张时,背上会有一对漂亮的黑白斑点,看起来像眼镜,所以得名眼镜蛇。眼镜蛇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是眼镜蛇科中一些蛇的总称。

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惯

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颈部,肋骨可以向外膨胀以恐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竖起身体前部,向脖子两侧扩张。这时它背上的眼镜纹越来越明显,同时会发出“呼呼”的声音来恐吓敌人。其实很多蛇或多或少都能把脖子胀起来,眼镜蛇只是比较典型而已。眼镜蛇有多种颜色,从黑色或深棕色到浅黄色和白色。大部分眼镜蛇都比较大,一般长度在1.2到2.5之间,最长的有6米。眼镜蛇毒是一种高危神经毒液。眼镜蛇的上颌骨较短,前面有槽齿,槽齿后面有1到几个细齿。眼镜蛇不喜欢运动,头部呈椭圆形,尾巴呈圆柱形,整个脊椎有一个向下的突起。头和背上有对称的鳞片,但没有颊鳞。我国分布的眼镜蛇只有8种左右,常见的有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

眼镜蛇主要生活在海拔1 km以下的丘陵和低山地区,或平原地区灌木丛和竹林中的火溪旁。眼镜蛇生性凶猛,耐热,主要在白天活动,多为阳性。它们用毒液杀死猎物,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如老鼠、鸟、蛋、蜥蜴、鱼、蟾蜍和其他蛇为食。适合眼镜蛇生活的温度一般在20℃到35℃之间,所以它们会冬眠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5-6月是眼镜蛇的交配期,6-8月是产卵期。雌蛇一次产9 ~ 19枚卵,有护卵习性。眼镜蛇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省、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湖北等省。

毒性

眼镜蛇是一种有前沟齿的毒蛇,尖牙短,毒液主要是从神到毒。被眼镜蛇咬伤是致命的,尤其是被大型眼镜蛇。蛇毒的杀伤力也取决于毒液的多少。毒液中的毒素会麻痹被咬者的肌肉或破坏其神经系统,还会影响被咬者的呼吸。眼镜蛇的獠牙位于嘴的前部,有一个凹槽附着在上面,可以分泌毒液。眼镜蛇咬伤的早期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头晕,然后逐渐出现呼吸肌麻痹。

眼镜蛇的天敌是灰猫鼬和一些猛禽。猫鼬可以直接啃眼镜蛇的脑袋,但是在打斗的过程中,眼镜蛇也会咬猫鼬。所以猫鼬在昏厥数小时后可以自行解毒醒来,但有少数会被眼镜蛇吞噬。

几种典型的眼镜蛇

1.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主要生活在印度,经东南亚,至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海拔1800 ~ 2000米的山林边缘近水地带。眼镜王蛇体型较大,体长可达6米,深棕色皮肤上有白色条纹,腹部呈黄白色。一般来说,幼蛇是黑底黄白,是世界上最大的门牙蛇。

眼镜王蛇白天捕食,晚上在岩石缝隙或树洞中休息。它们是一种喜欢独居的蛇。通过喷射毒液或咬住猎物来获取食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门牙蛇,非常凶猛。眼镜王蛇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它不仅捕食老鼠、蜥蜴和小鸟,还捕食其他蛇类,如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毒蛇。

眼镜王蛇是卵生动物,通常用落叶筑巢。每年7-8月是它们产卵的好季节。雌蛇在落叶构筑的巢中产卵20 ~ 40枚,卵径65.5 mm× 33.2 mm,雌蛇护卵性强,经常趴在卵上保护卵。孵化出的幼蛇有50厘米长。

眼镜王蛇是蛇类的克星,在毒王排行榜上排名第九。以吃蛇为生的眼镜王蛇吓到了很多蛇,没有其他蛇能在它的领地存活。一旦受到惊吓,就会像动物一样,身体前部高高挺立,吞食前端分叉的细长蛇,头颈部随猎物灵活转动,猎物难以逃脱。最可怕的是,即使不被激怒,它也会主动出击。被眼镜王蛇咬伤后,大量毒液可使人在1小时内死亡。

眼镜王蛇肉质鲜美,蛇毒和蛇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蛇皮还可以做成工艺品。所以在野外发现的眼镜王蛇几乎都是被人类捕杀的。如果我们不采取保护措施,它将会灭绝。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

2 .珊瑚眼镜蛇

珊瑚眼镜蛇基本上和一般的眼镜蛇一样,断颈,吻部巨大。珊瑚眼镜蛇,头小,吻鳞大,利于打洞,身体粗壮,鳞片小。

珊瑚眼镜蛇有三个亚种:生活在分布区最南端的知名亚种,特征是背部珊瑚红色,侧部以下为浅红色或乳白色,有黑色横斑;纳米比亚亚种,背部为土白色或灰褐色,有浅色横斑,头部为黑色;安哥拉亚种,全身白色或灰棕色,头部颜色很淡。主要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或其他地区的灌木和沙漠草丛中。雌蛇一次产卵3 ~ 11枚。

3.其他人

在非洲,有能喷毒液的眼镜蛇和不能喷毒液的眼镜蛇,与亚洲眼镜蛇没有亲缘关系。

分布在南非的唾沫蛇和非洲的黑颈眼镜蛇都是能喷射毒液的眼镜蛇,但后者比较小。毒液准确地注射到受害者2米多远的眼睛里,如果不及时清洗,会造成暂时或永久失明。射毒眼镜蛇能把毒液喷到较大动物的眼睛里,使它们暂时失明。如果及时清理,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