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是什么?
皮蛋目录
又称皮蛋、松花蛋等。,是我国传统风味蛋制品,不仅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也很有名。
皮蛋,又称松花蛋、松花蛋,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风味蛋,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经过特殊的加工方法,皮蛋会变得又黑又亮,上面有白色的花纹。当你闻到它们时,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皮蛋口感鲜滑爽口,色香独特。
经过历史演变,皮蛋和咸鸭蛋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风味蛋,并逐渐形成端午节吃两个蛋的习俗。每到端午节,除了传统的粽子,咸鸭蛋和皮蛋也成了馈赠亲友的最佳礼物!
皮蛋不仅是美味的食物,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王世雄在《趣味生活饮食谱》中说:“皮蛋,辛、涩、甘、咸,能清热、醒酒、泻大肠火、治泻、散涩。”中医认为皮蛋性凉,可治眼痛、牙痛、高血压、耳鸣、头晕。
传统制作皮蛋的方法几乎都是使用中药密陀僧,但是皮蛋中的铅含量却令人望而生畏。现在人们发明了制作无铅皮蛋的方法。爱吃皮蛋的人不用担心铅中毒。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是皮蛋的重要产地。
[编辑本段]出处
最初的皮蛋是怎么做出来的?相传明朝泰昌年间,江苏吴江县一家小茶馆的老板懂得做生意,所以生意兴隆。由于人手不足,店主在招待客人时,将泡好的茶叶倒入骨灰中。巧的是,店主也养了几只鸭子,爱在骨灰里下蛋。主人拿起鸡蛋,难免有疏漏。有一次,店主在清理炉灰的茶渣时,发现了很多鸭蛋。他认为它们不能吃。谁知剥开一看,又黑又亮,上面还有白色的花纹。当你闻它时,一种特殊的香味扑鼻而来。尝一尝,新鲜爽滑,沁人心脾。这是最原始的皮蛋。后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皮蛋的制作技术日臻完善。另一方面,皮蛋起源于天津。民间口口相传:大约200年前,天津某村一户富裕人家,儿子为母亲做了一口棺材,放在空房子里备用。过了很久,母亲还活着,他就命家人往棺材里撒石灰和草木灰防潮,并在棺盖上留了一个大缝隙,便于通风。结束了就算了。第二年,她母亲去世,她把棺材搬到坟前,在草木灰里发现了100多个鸡蛋。孝子气得拿出来甩干。外壳破了,里面变成了深棕色的透明晶体,非常混乱。有好事者敢尝,果然好吃。围观的人也觉得奇怪,就赶紧去尝了尝,结果是这样的。有识之士事后会效仿,把鲜鸡蛋放在石灰和草木灰里,等等。结果邻里纷纷效仿,称之为“变色蛋”。长期以来,这种独创的技术在江浙一带流传,并经过反复改进,日臻完善。变色蛋作为一种全新的食品,被善于经营的江浙人推向了市场。所以今天的“松花皮蛋”始于天津,成于江浙。
[编辑此段落]类别
无铅皮蛋:在我国传统皮蛋加工配方中添加氧化铅(黄丹粉)。因为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一些国家做出了禁止销售的规定,影响了出口到中国的皮蛋的销售。因此,有关科研部门对氧化铅的替代物质进行了研究,其中EDTA和FWD效果较好。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时,其他辅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不变,只要去掉氧化铅再用EDTA代替即可。一般加工1000个鸭蛋,用量为0.12 ~ 0.13 kg。FWD是由微量元素镁和锰合成的物质。其用法是将0.5公斤FWD溶于75公斤冷开水中制成1500鸭蛋。其他辅料的配方和加工方法与使用氧化铅时相同。
[编辑本段]产品功能
成品皮蛋,蛋壳易剥不粘连,蛋白为半透明褐色凝固体,蛋白表面有松木状花纹,蛋黄为深绿色凝固,有的有心形。切好的蛋块五颜六色。食物清凉爽口,香而不腻,味道鲜美。
[编辑本段]质量检查
皮蛋的质量检验和分级是生产厂家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要进行选择。皮蛋质量检验常用的方法有:一观察、二称重、三摇、四拍照。
一种观点:观看包装材料是否发霉,蛋壳是否完整,壳色是否正常(绿色圆柱体颜色较好)。
第二,把鸡蛋放在手中,轻轻向上抛,连续抛几次。如果感觉有弹性,颤抖,较重的就是好蛋,否则就是差蛋。
三摇:用拇指和中指捏住鸡蛋的两端,在耳边上下左右摇晃,听到水或撞击的声音。如果你听不出声音,那就是个好彩蛋。
照片四:如果鸡蛋大部分是黑色或深棕色,少数是黄色或浅红色,则为优质鸡蛋。如果大部分是黄褐色透明体,就是未成熟的皮蛋。
[编辑本段]生产
松花蛋上的松花是怎么来的?实际上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蛋白质。鸡蛋放久了,蛋白质中的一些蛋白质会分解成氨基酸。你知道氨基酸吗?它的化学结构有一个碱性氨基-NH2和一个酸性羧基-COOH,所以它可以与酸性和碱性物质反应。因此,人们在制作皮蛋的设计中,特意添加了一些碱性物质,如石灰、碳酸钾、碳酸钠等。它们会穿过蛋壳上的小孔,与氨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盐。这些氨基酸盐不溶于蛋白质,所以它们以一定的几何形状结晶出来,形成美丽的松花。
皮蛋的蛋黄为什么是青黑色的?事实上,这也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皮蛋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另一种蛋白质,含有硫磺。时间长了,蛋黄也会分解成氨基酸,并释放出我们通常所说的臭鸡蛋味的气体——硫化氢。蛋黄本身含有许多矿物质,如铁、铜、锌、锰等。硫化氢能与这些矿物反应生成硫化物。因此,蓝黑色的蛋黄是这些硫化物的来源。这些硫化物大多极不溶于水,所以不被人体吸收。
另外,由于皮蛋蛋黄中的大量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所以皮蛋的蛋黄吃起来比普通鸡蛋要新鲜很多。皮蛋虽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碱性太强,不宜多吃。
建议:吃皮蛋的时候加点陈醋,可以杀菌,中和皮蛋的一些碱性,味道更鲜美。
[编辑本段]皮蛋菜
胡椒皮蛋:胡椒皮蛋——五湖平克
材料:皮蛋3个,辣椒3个,大蒜2个。
调料:熟油、香油、酱油、味精。
做法:将皮蛋切成芽,辣椒和大蒜切碎。将皮蛋放在盘子里,中间铺上尖叫和切碎的大蒜,均匀调制调料,撒在盘子上。吃的时候拌匀。
[编辑本段]副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皮蛋含铅,所以人们买无铅皮蛋以为可以放心食用。其实无铅皮蛋也是含铅的,对成年人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小孩子还是少吃为好。
加工皮蛋时,要将纯碱、石灰、盐、黄丹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鸭蛋外面包裹泥和麸皮。两周后,美味的皮蛋就做好了。樟丹粉是氧化铅,有使鸡蛋产生美丽花纹的作用,但用樟丹粉,皮蛋会被铅污染。按照国家规定,每1000克皮蛋的含铅量不得超过3毫克,符合这一标准的皮蛋也叫无铅皮蛋。所以“无铅皮蛋”并不是不含铅,而是铅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中医认为,儿童的身体是“幼阴幼阳”,新陈代谢极其旺盛。“无铅”鸡蛋中的微量铅被儿童吸收后,会残留在肝、肺、肾、脑、红细胞等组织中,还会引起骨骼和牙齿中钙的流失。经常食用“无铅皮蛋”会引起骨骼、牙齿发育不良、食欲不振、肠胃炎等。在孩子身上,也会影响智力发育。
无铅皮蛋好吃又有营养,但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旺盛的阶段,对铅的危害反应明显,还是少吃为好。
夏天比较热,大部分人喝啤酒的时候喜欢用皮蛋自娱自乐,或者用凉拌皮蛋犒劳全家。他们可能永远也想不到,皮蛋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据有关食品专家的检查分析,干净的皮蛋壳上只有400-500个细菌,而脏的皮蛋壳上细菌多达1.4亿~ 0.4亿个。如果这些细菌通过蛋壳的气孔大量进入鸡蛋,吃了这样的皮蛋就会中毒。选购皮蛋时要注意皮蛋的蛋白质去皮后为深褐色透明体,具有一定的韧性;被污染的皮蛋呈浅绿色,韧性差,容易松动。这样的皮蛋一定不能吃。
沙门氏菌是污染皮蛋的主要细菌。它随皮蛋进入人体后,在肠道痕迹膜上引起炎症。细菌分裂后会产生剧毒内毒素,引起中毒症状。
实验证实,沙门氏菌在100摄氏度的高温下,70摄氏度5分钟,60摄氏度15-30分钟就会立即死亡。因此,在食用可疑皮蛋时,可将去壳的鸡蛋高温蒸5分钟左右,冷却后即可放心食用。沙门氏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7℃,夏秋季的温度正好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人们要特别注意防止皮蛋中毒。
[编辑此段]营养分析
与鸭蛋相比,皮蛋含有更多的矿物质,但脂肪和总热量略有下降。能刺激消化器官,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和胃酸,降温降压。具有润肺、滋阴止血、凉肠、止泻、降血压的功效。此外,皮蛋还可以保护血管。同时还具有提高智商、保护大脑的作用。
[编辑此段]相关人士
所有人都可以吃。
1.火最合适;
2.儿童、脾阳虚者、寒湿泄泻者、心血管疾病及肝肾疾病患者应少食。
【编辑本段】食如克。
皮蛋不宜与甲鱼、李子、红糖同食。
[编辑此段]食疗效果
松花蛋辛、涩、甘、咸、寒,入胃经;
具有润喉、清热、醒酒、去大肠火、治腹泻的功效。
醋若拌食,可清热消炎,养心补身;可用于治疗牙周病、口疮、咽干口渴。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皮蛋可能是由北魏《齐姚敏书》中记载的咸鸭蛋演变而来。皮蛋在《珠玉山房杂部》中有明确记载,成书于明孝宗十七年(1504)。
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民间产品,常用于宴会,并出口。以前的皮蛋是用一定量的铅丹粉(氧化铅)做成的,对人体健康有害。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低铅无铅皮蛋。
[编辑此段]备注
买皮蛋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称、摇、看壳、尝。
第一步:将皮蛋放在手心,轻轻称一下。质量好的皮蛋震动大,不震动的皮蛋质量差;
第二摇:用手拿皮蛋在耳朵旁边摇。质量好的皮蛋没有声音,质量差的有声音;而且声音越大,质量越差,甚至是坏人或者臭鸡蛋;
三、看壳:即剥去皮蛋上附着的泥,看其外壳,以蛋壳完整、灰白色、无黑点为上品;如果是有裂纹的鸡蛋,往往可能在加工过程中渗入过多的碱,从而影响蛋白质的风味,细菌也可能从裂纹侵入,使皮蛋变质;
四味:皮蛋合格的话,蛋清明显有弹性,呈褐色,有松花状花纹,蛋黄外围呈黑绿色或蓝黑色,中心呈橙红色。这样的皮蛋切开后,蛋的横截面颜色多样化,具有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
[编辑此段]每100g的营养素
能量171千卡
蛋白质14.2克。
胖10.7g。
碳水化合物4.5克
叶酸13.4微克
胆固醇608毫克
维生素A215微克
硫胺素0.06毫克
核黄素0.18毫克
烟酸0.1毫克
维生素E3.05毫克
钙63毫克
磷165毫克
钾152毫克
钠542.7毫克
碘6.8微克
镁13毫克
铁3.3毫克
锌1.48毫克
硒25.24微克
铜0.12毫克
锰0.06毫克
以上数据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写的《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不得用于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