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被称为“毛毛虫实验”:
许多毛毛虫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这样它们首尾相连成一个圆圈。花盆不远处,散落着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只接一只地绕着花盆边缘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仍然在花盆边缘没日没夜地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死于饥饿和疲惫。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约翰·法伯想象着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个毫无意义的圈子,转而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可惜毛毛虫没有做到这一点。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毛毛虫习惯于坚持自己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毛毛虫献出了生命,却什么也没成就。事实上,如果一只毛毛虫能打破跟随的习惯,转而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后来,科学家把这种遵循前一条路线的习惯称为“跟随者”习惯,把跟随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人类也逃脱不了这种影响。比如,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对于那些“熟门熟路”的问题,我们会下意识地重复一些现成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这样就容易产生思想惯性,即不由自主地依靠已有的经验,按照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不愿意转过身去,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郑板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自幼酷爱书法。他临摹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各种书法风格,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写出了和前辈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可混为一谈。但是人们不太欣赏他的书法,他很着急。他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练习。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大腿上写,在妻子身上写啊写。他的妻子生气地打了他的手,说:
“你有你的身体,我有我的身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身体,写别人的身体?”
郑板桥突然受到这句话的启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写作有自己的字体,这是不同的!为什么我总是学别人的字体而不是自己写?就算你学的和别人一样,也只是别人的字体。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义呢?从此,他博采各家之长,将隶书与篆书、草、线、楷结合起来,用画来书写,最终形成了被雅俗称赞的“六书半”,即人们常说的“乱丢街巷体”,成为清代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书画家。
学习都这样了,为什么不做生意赚钱呢?有一年,市场预测显示,那一年苹果将供大于求。这让很多苹果供应商和营销人员暗暗叫苦,他们似乎都认定自己要吃亏了!但是就在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损失叹息的时候,一个聪明的铠甲想出了一个绝招!他想:如果给苹果加上一个“祝福”的功能,也就是只要能让苹果上出现“幸福”、“祝福”等表达幸福和祝福的字眼,就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于是,当苹果还在树上生长的时候,他就把事先剪好的图案贴在了苹果的朝阳面上,比如“幸福”“快乐”“幸运”“长寿”。果不其然,因为贴纸的地方得不到阳光,所以苹果上会有痕迹——比如贴了纸,苹果上会有清晰的“祝福”字样。
字!这种苹果真的不多见,这种创意真的领先别人。就因为他的苹果有这种全新的加持功能——别人没有的,他真的在当年的苹果大战中占了先机,赚了不少钱!
转眼间,第二年,他的技术被别人学会了,但他的苹果仍然是最畅销的。为什么?因为他的想法更完美,所以他的苹果不仅上面还有“人物”,还鼓励粉丝“串联购买”。原来他已经把他的苹果装在袋子里了,袋子里有字的苹果总能形成甜蜜的问候,比如“祝你比南山长寿”、“祝你爱情甜蜜”、“祝你中秋节快乐”、“我会永远想你”。人们又来到这里,买了他的苹果作为礼物!
固有的思路和方法相对成熟稳定,有其积极的一面。是因为遵循前人的思路和方法,会帮助人们进行类比思维,缩短和简化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顺利、更方便地解决一些问题;但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即人们容易盲目地用特定的经验和习惯去对待一些看似神奇的问题,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且,长年累月按照一套模式思考问题,不仅容易让人疲惫,还容易麻痹人的创造能力,影响人的潜能。
时代在不断变化发展,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能局限于过去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创造,摆脱自己头脑中的思维定势,不步前人后尘,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才能更进一步。
毛毛虫无意义转圈造成的悲剧也说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神话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存在的。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做了多少工作,更要关注这些工作带来了多少成果,也就是常说的业绩。如果总是跟着别人往错误的方向走,可能会做出很多不必要的努力。只有找到新的方向和思路,才能收获更多。
因此,当生活和工作遇到挫折或陷入停滞时,我们不能再像毛毛虫一样做无意义的努力,而应该转变思维,善于寻找新的工作方式,更加熟练、高效地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