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饭火锅的特色在哪里?
如果你去贵阳,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闲逛,你会发现很多火锅,或酸辣,或清汤,或麻辣。比较有代表性的贵州火锅各有特色,比如贵阳的清水和酸辣,黔东南凯里地区的酸汤鱼火锅和酸汤牛肉火锅,黔北遵义地区的豆腐皮火锅和乌江鱼火锅,黔西北毕节地区的鸡豆腐火锅。
没错,这就是豆饭火锅,也是贵阳特色美食的代表之一。
贵阳人爱吃豆米,因为它很普通。
贵阳人把芸豆叫做“绿豆饭”。绿豆老了,豆荚里带花的紫豆也叫豆米。豆米在贵州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芸豆泡煮到沙不碎的程度,然后开始各种表演:炒菜,成为豆饭火锅,炒,成为脆皮豆饭,或者炒,成为怪炒饭的配角。贵阳人对豆饭的喜爱就是吃法多样。除了上面提到的炒豆饭和豆饭火锅,还有豆米汤和泡饭。素食主义者包括腌豆米饭和植物油炖豆。总之,豆饭给贵阳人带来了快乐。
贵州人爱吃豆类和大米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补充植物蛋白。和过去相比,牛肉和猪肉更贵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的。绿豆既经济又容易得到。聪明的贵阳人把豆子和米饭精心烹制成美味佳肴。
好芸豆来贵州威宁。除了白芸豆、鸡肾芸豆、朱砂豆,还有红米豆、红小豆、茬豆、芸豆、豌豆、蚕豆...白红芸豆和大花芸豆还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国家。威宁火腿炖芸豆是威宁的美食。此外,威宁是中国著名的“南国马铃薯、芸豆、苦荞、中药之乡”,也是温带落叶水果、高寒地区畜牧业和寒地蔬菜的重要基地。
贵阳豆饭火锅的主角是芸豆,主要是干芸豆饭。锅底看起来很简单。将豆米煮熟破皮,加调料做锅底。汤是白的,豆子是烂的,这是豆饭火锅的两个标志性特点。但是,要做到这两点,还是有门道的。而且煮出来的芸豆已经很软很烂了,沙沙面的味道一定是煮出来的。入口即化,入口粉能感受到。只有在贵阳呆久了的地道贵州人,才能做出这么醇厚的味道。
豆饭火锅,在这道民间家常菜中,加入了特制的软哨、贵州烂椒、秘制豆汤,重新定义为“豆饭火锅”。豆香四溢,口感鲜浓微辣。微辣的是贵州特有的烂辣椒,是经典的味道。“没什么不好辣的,不是贵州”。烂辣椒是贵州特有的辣椒制品,区别于湖南的剁椒和四川的泡椒。
尤其是贵阳的软哨,一定少不了贵阳的豆米火锅。一级五花肉用中火慢煮制成类似油渣的半成品,再加入糟醅和各种香料制成贵阳软哨,再放入豆饭火锅中烹制,不会使软哨失去味道,反而会刺激软哨的口感。
豆饭火锅吃的时间越长,味道越浓。火锅煮到后面,各种蔬菜和食材在汤中入味,汤底吃起来更鲜、更甜、更浓郁、更滑。吃饭结束时,用勺子盛一碗汤,汤里有豆子和米饭、各种蔬菜、软哨、培根或肉丸等。,对于拌饭来说,哪种吃法最好。你不能放下筷子,你希望你有两个胃。减肥从此是浮云。
在贵州吃火锅,泡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贵阳人来说,不沾水的火锅是没有灵魂的。吃火锅,汤,烧烤,麻辣烫...一定要有专门的,配套的蘸水,差不多就是一道菜了。如果桌子上有几个不同的汤菜,你会端上几个不同种类的蘸料,比如酱辣椒蘸水的素瓜豆,油辣椒蘸水的豆腐脑,干辣椒面的烤豆腐,一定不会错。估计这种一盘菜蘸水吃的方式在全国也不多见。
豆米火锅常用的蘸水有两种。一种是素辣椒蘸水:由辣椒面、辣椒面、盐、酱油、味精、姜米、蒜泥、葱花制成。二是将油辣椒蘸水:在油辣椒中加入少许葱花、苦蒜等香型辅料,或用熟植物油将辣椒炒香后加入香型辅料。
这种“蘸水”的吃法,其实是中国古代饮食传统的遗留。祖先吃肉要用各种蘸酱和各种相应的容器,规矩不能错。规矩写在《礼记》《仪礼》等古籍里。如果你去一些博物馆,你也可以看到非常详细的地图。现在我们似乎对青铜器感到困惑,这些青铜器在古代排列得很清楚。不同水平的人可以使用不同数量和形状的不同乐器。
蘸之前先把蘸到火锅里的豆米汤稀释一下。配菜新鲜,菜品足够丰富。蘸着蒜瓣和一点豆瓣味的水,和豆米汤绝配。正确的吃法是稍微稀释一下,保持微汤状态,因为这样可以让蘸水变成一种“酱”,裹在菜上,味道非常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