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吴梅丸出自仲景《伤寒论》、《厥阴病证辨治》。此方寒热皆可用,补虚收敛。有温补脏腑,宁肠通便的功效。临床上除治疗晕厥外,还可用于寒热错杂、正气不足的各种杂病。

值得指出的是,这个药方在历代医家的著作中都被列为“驱虫药”。清代以后,这种观点更加明显,特别是在王昂的著作中,如《汤头哥记》、《方艺吉杰》等。,其中把吴梅丸列为“杀虫剂”的第一个处方。陈修园的医学启蒙著作《医三子经》也说,吴梅丸应用于治疗“虫痛”。再如《医方考》指出:“乌梅味酸,然其软;甚至,柏树尝起来是苦的,它屈服于它。胡椒、细辛味刺鼻,令人俯首称臣致死。”目前,全国各地中医院校的方剂学讲义仍沿用王昂的分类方法,注:“吴梅丸为治虫病主方”。讲义上还把这个方子列为“杀虫剂”,至于临床应用,只是根据其方子的一般加减。

事实上,吴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主要方剂之一。虽然在《伤寒论》中有列,但并非专为杀虫而设,而是用于调节厥阴病寒热错杂症状,控制只是吴梅丸的功能之一。清科秦云:“仲景方原是厥阴诸证之法,舒合编于吐治之下,使人怀疑有厥阴主方。鉴于其用药符合各种证候...只是呕吐的症状吗?”可谓一语道破。吴鞠通明确指出吴梅丸是“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的万能药”(图文中有作者联系方式)

厥阴为三阴之竭,阴为阳之盛。伤寒邪入厥阴,其病多为寒热夹杂,虚实互见。《内经》说:“厥阴之上,气为主宰。”唐荣川说:“厥阴之寒热,总为大气所扇,故用吴梅丸收大气,其余药物亦调理寒热。”“风邪无定身。若阳入阴退,则风由阳转热,表现为热多食少晕厥、食时呕吐、腹痛兴趣降低等症状。根据吴梅丸的处方,它是根据厥阴病的特点。《马梅丸立方》清柯云波指出:“六经只难治厥阴,其根阴,其标热,其体木,其用火,其首因...仲景立方,皆苦且苦,不用酸采,用之者,厥阴治肝菌...君吴梅的大酸,是主要的一种。“佐黄连泻心消肿,黄柏滋肾止渴,也是第一因;肾为肝之母,花椒附以温肾,则火归,养肝,是巩固其本……”说明仲景符合“其丰必先其因”的意思,是针对寒热错杂难治的“厥阴证”而开出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