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总是错过春节?-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随着岁月的深入和年龄的增长,你越来越怀念小时候的春节。

我经常有这种感觉。

其实那时候家乡的贫困山村物资极度匮乏,日子单调,但那年的年味比现在浓多了。

有一种年味,叫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终此一生,我们沉浸其中,年年反刍,终生难忘。

01

年味的孕育

老师说你要认真复习,期末考试快到了。

说这话时,腊月的北风呼啸着从窗户里的透明薄膜纸里冲了进来,发出一声巨响。孩子们冻得发肿的小手,正用力握着铅笔,边写边数,兴奋地想着:春节快到了。

放学后,听说村东的吴师兄从广东打工回来了,赚了不少钱,赶紧来看热闹。

我看到了吴师兄的西装革履,锃亮的皮鞋,鲜艳的领带。乍一看,他和人类混在一起了。遇到人就假装抽烟,笑着打招呼,举手示意,不可言说。

看到我们来了,吴师兄从里屋抓了一把糖果,一颗一颗地分发,偶尔还轻轻地摸摸孩子们的头。我不忍心吞下那颗甜到我心坎里的糖果。我不禁想,长大后我要去广东打工,天天吃冰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工作的人回来,在香烟、酒和糖方面发了财,使村庄一天比一天热闹。而通过期末考试的孩子们,拿到了通知书和寒假作业,放假了。晚上,我不知道是谁,但村子里响起了一声炮响,“砰”。

宁静的山村回荡了很长时间,突然之间,它似乎在向全村人宣布这一年即将到来。

02

年味的酿造

爷爷为农历九月订购了猪,邀请邻居来帮助他,并与杀猪大伯约好了时间。

奶奶说:“别贪吃,过了腊八就是年;好好好,别哭了,腊八后杀猪。”

猪圈里的猪又肥又壮。一年里,奶奶不知道喂了多少猪草、米糠和剩饭剩菜,所以她希望能养一头肥肥的小猪来过节。

猪解决了,场面血腥悲切,但似乎并不恐怖。

中午,是一顿丰盛的杀猪菜。那些帮手、邻居,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摆满了一大桌子。美味的猪肉、内脏和猪红,让很久没吃肉的农民的味蕾一下子找回了2008年的味道。

下午,奶奶给她的孩子和邻居送去猪肉或内脏,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吃到新鲜的饭菜。然后,他忙着煮肥猪油,爷爷赶着腌猪肉。

随着一声吱吱的烹饪声,一股淡淡的猪油香味充满了整个房间。在粮田里,还有猪粪和猪尿的味道,混合成独特的年味。

大约一周后,将肉腌制好,穿上绳子晾凉水分,然后挂在火塘的炕梁上熏制,俗称“炕腊肉”。

为了熏出热气和香味,奶奶会烧更多的松枝、稻草、锯末和细糠。随着烟熏火燎的日子,炕上的腊肉在烟火气中金黄油亮,蜡香渗透到肉的深层纹理中,特别令人垂涎欲滴。

腊肉是一年中最香的味道。

除了了解年猪,在年前的十天里,家家户户还会热米粉、年糕、磨豆腐、炸豆腐、剪新衣、洗邋遢的衣服,一派热火朝天、喜气洋洋的景象。

炸爆米花、剃光头、做红薯米糖、酿小灶酒的师傅似乎约好了,于是第二次进村。

印象最深的是油炸爆米花。

一种老式的爆米花机,将大米放入机器的圆形腹部,放入两颗糖精颗粒,锁上盖子,将其平放在干燥的柴火上,机器不断摇晃。

大约五分钟后,师傅看了看手摇把上的压力表说:好的。

此时机器被一个长长的蛇皮袋倒扣在圆筒上,机器的盖钮被一根铁棒翘起。他对围观群众说,快捂住耳朵。话音刚落,你就用脚踩到了铁棍上。砰的一声巨响,一整袋爆米花冲了出来,看着蛇皮袋的底部,满满的。

一股浓浓的热浪蔓延开来,那是热气腾腾的稻花香。宽敞房间里的每个人都贪婪地呼吸着。

年的味道,随着那一声巨响,似乎迸发了出来。

03

年味的爆发

除夕,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黎明时分,鞭炮声此起彼伏,或近或远,或长或短。

躺在床上,听着声音。

父亲说,哪一根是这根鞭子,哪一根是那根鞭子,甚至哪一根发了财,放出了一千圈土红色,父亲都能听到。他还叫我快点起床,烧一根鞭子迎接新年。妈妈已经开始做早餐了,大多是一锅鸡肉面汤。

早餐之所以简单,是因为早餐后,奶奶、妈妈和阿姨们会聚在一起,忙着准备近20人的年夜饭,这是新年最大的盛宴。

我和哥哥姐姐偷偷溜出房门,去门口捡“哑炮”。我们一挂好鞭子引爆,总有一条“漏网之鱼”没有被引爆。当我们拿起它时,我们可以为了好玩而燃放它。

中午半时,父亲叫我写一副。尚的父亲在村里的一所旧私塾里读书,满身笔墨,求购一副的人很多。

我父亲固执地试图锻炼我,尽管我的书法很不成熟。他把红纸剪开,和我一起量好尺寸并把字对折,然后让我在日历中选择春联,用毛笔写在红纸上。

爷爷看着说,给我也写一首。我父亲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越来越长寿,春天会充满功夫。”

很快,大厅的地板上就铺满了对子,等待墨迹变干,墨香就成了一种味道。奶奶端来了刚煮好的热米糊,里面有一把稻草做的刷子。

父亲带着我,扶着一个木梯,在每个门框上都放了一对对,到处充满了欢乐。

这时,年夜饭也准备好了,女人们忙了一上午的美食,摆满了整个桌子。

在我的家乡,年夜饭是中午吃的。父亲去大门口放鞭子,然后迅速关上大门让财神进来,不让他跑掉。

家庭成员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爷爷坐在上面,喃喃自语,请求祖先回家过年,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他拿起酒灯,吆喝一声,一起回来过个热闹年。

除夕夜,一大家子人围在老树旁,熊熊燃烧,热烈烘烤,夜谈守岁,谈论各种家庭八卦。

村里的孩子们充满了兴奋和喜悦,他们不想睡觉。他们担心去年睡了一觉后就完蛋了。真是应了苏轼的那句话,“孩子被迫不睡觉,晚上很开心。”

另一方面,村里的妇女会聚在一起,给一年出生的孩子压岁钱。

妈妈还给我压岁钱,不多,但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它藏在我贴身的口袋里,兴奋得像个百万富翁。

直到12点钟,时钟即将转动时,父亲已经挂起了鞭子,不停地看表。

我们必须控制好这个时间,马上就要过年了。在钟声响起的那一刻,就像春晚倒计时一样,我们必须用最响的鞭炮来迎接财神,寿县福星。这叫“开门”。鞭炮声过后,地面被打破,五彩缤纷,俗称“满堂红”

有人不耐烦了,鞭炮先响了。很快,“噼里啪啦”,整个村子响起了密集而急促的鞭炮声,里面响起了“呜……嘭”的春雷炮声,一声呛人的鞭炮喜气洋洋地传遍了全村。

“鞭炮声送走旧年,春风温暖屠苏。”

这一刻,年味瞬间爆发,掀起高潮。

04

年味的传播

到了元旦,年味更是高潮迭起。

一大早,伴随着不绝于耳的鞭炮声,我起床了。妈妈说,来,穿新衣服。

在那个年代,只有在新的一年里全身才能焕然一新。

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我感到浑身轻松,走路很小心,生怕弄脏和撕破。

我还记得有一年,妈妈在镇上的集市上给我买了一套小西装。除夕夜,母亲想把西装熨得更直一些,让儿子更帅一些,但因为她不经常使用新买的电熨斗,温度太高了,把裤子烧了一个大洞。

那天晚上,我妈妈悔恨地哭了,我也很伤心,我和她一起哭了,因为第二天我没有一套新衣服。

一大早,父亲带着我们给村里的长辈拜年,鞠躬说吉祥话。首先,我去了爷爷奶奶家。“亲爱的大爹,新年快乐,祝你健康长寿。“我爷爷奶奶笑了笑,甚至说好。

在路上,我遇到了我的邻居,他们都面带微笑,喜气洋洋。新年快乐,新年快乐,祝贺热闹的一年。

新年祭拜结束后,村里的男人们会敲锣打鼓,到河村祭拜祖先的坟墓,并向第一年去世的老人致敬。

尊重生死,一环扣一环,一场紧凑有序的演绎。

做完这些后,爷爷会带我们去祖坟拜年,带着祭品和鞭炮爬上山腰,来到曾祖父母的坟前跪拜。

爷爷说,我们应该祝福我们的孙子长大后成为大官,发大财。

然后整个正月,全家人都去走亲访友,去串门祈福,吃喝玩乐。在乡村的田埂路上,你到处都能遇到正在探亲的人。有长长的串串,有欢声笑语,有相互祝贺,好不热闹。

那时候人情味特别浓。我去爷爷家拜年的时候,妈妈的兄弟姐妹也会轮流拜年,每家都要住一晚。当我回家时,我父亲那边的兄弟姐妹也会为每家每户做一顿饭。

整个第一个月,几乎都是走亲戚,做客,吃宴席,你的火歇不下来。

走亲访友络绎不绝的山路上,经常会遇到舞龙舞狮、敲锣打鼓的队伍,年味在十里八乡喧闹地蔓延。

05

岁末

似乎很快,又似乎很久,就是元宵节了——这是一年的尾声,但也是最后的高潮。

那时候大家都穷,但是正月里要放三天鞭炮,一天是除夕,一天是初一,一天是十五,也是送新年的意思。

俗话说:“三十夜火,半夜灯。”元宵节晚上,全村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元宵节当晚,全在一个字“吵”。虽然孩子们在疯狂地玩耍,但成年人也会舞龙舞狮,以祝贺过去一年发生喜事的人,并要求一些喜钱作为公共资金。

庆祝团队挨家挨户祝贺,每次他们到达时,主人都会迅速分发香烟,敬茶并互致问候。在团队中,总有一两个“彩票中奖者”,他们大多是读过古书、能说会道、声音洪亮的农民。抽奖词一般如下:

黄龙玩得很开心,来到了你的府邸贺新春。

繁荣的家族企业,成功的事业,

在东方,你在西方遇到一个高尚的人,在南方,你在北方进入洪福。

我已经离开了黄龙,我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抽奖”的人提高了呼吸,打开了声音。他们每念一个吉祥的字,大家都喊一声“是”,黄龙也休息了一会儿,只是在周围转圈。

看完最后一句“我是黄龙青。”当它停下来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黄龙会摇头摆尾,腾跃起舞,他可以灵活地摆出各种造型。

这样的场景将年味发挥到了极致。晚上结束时,庆祝活动告一段落,村民们有点累了,有些不情愿,于是他们解散回家了。今年结束了。

在回家的路上,爷爷说准备春耕的种子是必要的。“我盼着过春节,但大人盼着种地”。

第二天,孩子们也要去学校报到。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总是错过春节?

也许是因为当时的贫穷,我在过年时有新衣服和美味的食物,我觉得我一年都不忙。也许是因为当时的纯洁和简单,快乐很简单,如果你拿起一把“哑枪”,你会得到一个宝藏;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淳朴和满满的仪式感,洗去了当年的尘埃。

也许,只是因为那是我的家乡,我还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