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很少吃大块的纯肉?

主要是饮食习惯。

中国人之所以不常用大块纯肉做菜,也很少用大块纯肉吃饭,是因为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物质基础。即使是现在,真正实现吃肉自由的人也不多,能够自由吃牛羊肉的家庭比例仍然很小。大多数家庭所谓的开荤大多是廉价无味的猪肉和家禽,而且主要是炒和无聊的烹饪,非常无聊,吃不了多少。

长期不吃肉养成了用细肉做菜的习惯,并不是说中国人的基因不能大量吃肉。你不是不能接受大块的纯肉烹饪。你有没有发现,在一二线城市,专门做大块纯肉的牛排店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生意一般都很好。可见,只要好吃实惠,中国人是接受不了大块纯肉烹饪的。

相对而言,历史上不缺肉的民族或地区都会形成大量吃肉的饮食习惯。例如,拉丁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智利,亚洲的蒙古和哈萨克斯坦,这些人口稀少或有畜牧业传统的国家都有用大块纯肉甚至整只动物烹饪的传统。

因此,主要原因是长期贫困,这是由物质短缺和肉类短缺造成的。从长远来看,饮食习惯已经形成了几十万年。

事实上,从历史典籍来看,中国古代贵族阶级的正式宴会主要分为正餐,以烤炖的大块肉为主要菜肴,餐具与西餐相似,主要是切肉的刀和固定肉的叉,当然是用手,筷子只是辅助餐具。直到明初朱元璋为蓝玉举办的庆功宴,我记得还是一人一席的分餐制,菜品以大块肉和全鸟全鱼为主。

由此可见,中国目前的饮食习惯是由肉类长期稀缺造成的。并不是中国人不爱吃肉,不能接受大块的肉。我相信大多数吃过正宗烤全羊的人都会对它的美味印象深刻,大多数吃过美国BBQ低温慢腌腊肉的人都会承认它的美味。洋鬼子不全是美食沙漠,大块肉的烹饪也不是野蛮落后的象征。一般来说,在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不会形成以大块肉类为主的烹饪习惯,也不会形成以肉类为主的高蛋白饮食,因为没有这样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