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对联精选:骄傲(4)
然后看一对八大山人(1626-1705):
食疏为客豪迈,焚叶读书无苦。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明朝皇室后裔。明死后出家,潜心绘画,成为一代画圣。
八大山人的画多为干墨和孤鸟奇石,和他的人生经历一样,在寒冷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这幅对联“饭疏豪迈客,焚叶读书无苦声”,正是这个意思。
再来看看马先生(1890-1969):
我一生以文字为乐,这一天我特别为时代的妆容感到羞耻。
第一副对联《我一生以文字为乐》出自北宋梅的诗;第二副对联“此日尤羞时代妆”出自南宋朱的诗。
这幅对联朴实无华。说诗写文是我最大的快乐,最讨厌的就是赶时髦。
然后看汪士鋐先生(1658-1723):
诗词书法为我,爱好酸咸。
书的第一部分“诗对我来说是一把屈的铁锹”出自北宋苏东坡的一首诗;第二副对联《爱好与世俗是酸是咸》出自唐代韩愈的诗。这幅对联和上一幅对联不一样,但意思完全一样。都是自恋自怜。
我们再来看看陶俊轩先生(1846-1912):
眉眼间见风雅,谈天说地。
这幅对联选自北宋黄庭坚的诗。“特臼族”就是不拘泥于模式(kējiù),标新立异,异于常人。
再看刘凤友先生(生卒年不详):
对世界的无知常常充斥我的胸膛,这让不求人疯狂。
看着这副“我常常被无知塞满,我为不求人疯狂”的样子,我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子曰:“用之则行,弃之则藏。”如果你这么委屈和不安,会损害你的健康。
李百佑写了一首古风《很难走》,像是在大声呐喊,发泄心中的愤懑:
路像蓝天一样宽广,但在我眼前没有出路!
我都没脸跟着那些没胆量,红鸡野鸡赌梨子栗子的人。
我无意在权贵之门里卑躬屈膝,就像冯谖抱怨的那样。
当时,淮阴城的人们讥笑汉朝的大臣胆小无能,却嫉妒贾谊出类拔萃。
你见过昔日的燕王吗?他尊重人才,建造高台,向有才能的人提供黄金。弯腰扫地来欢迎他们??
聚鑫和乐毅对他们受到的仁慈心存感激,他们尽了最大努力用自己的才能为君主服务。
但燕昭王死得早,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
路很难走,我必须回去!
再来看看谭颜楷先生(1880-1930):
有文章可拜,不适合当官。
第一联“有文章可拜”出自清初诗人邵的诗。第二副对联“生而有情,不宜为官”,出自清中叶诗人何道生的诗。
整体看这幅对联,大致是这么说的——我有足够的文章可以自负,谁要官场努力讨好!
然后看马一浮先生(1883-1967):
是帝心,却是末代!
我不在乎歌手苦不苦,但是伤到了知音。
?晚年,马一浮先生给自己取名juān,意为“捐赠”,意为“被世界抛弃”。“Pubé”的意思是“无所事事、被世界抛弃的闲散老人”。马先生和经常亲笔签名,这幅对联是这样的。
看第一副对联,“歌者甘受,伤其知己”。歌手虽然苦,但那是因为他是带着感情在唱,并不是真的苦。“只有当他深于情感时才是真的”!真正困扰我的是没人理解我的野心和才华。
再看第二副对联,“帝心当尊,末代当忠齐。”中国古人喜欢古为今用,认为古代世界是最好的。杜甫的“让君为尧舜,然后使俗为纯”,古语“我就不信没有古圣今”都是佐证。这里的“尊帝之心”指的是“古人之意”,“末代”指的是“今人”中的“今人”。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想的大而眼短的当代人怎么理解?所以我一点也不在乎他们的冷嘲热讽。
?这幅对联典雅华丽,带有贵族气质。一方面透露着淡淡的忧伤,一方面又充满了力量。
这种联系不免让人想起为哲学而死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不是被一个强大的暴君或无知的暴徒杀死的,而是被以民主著称的雅典一个拥有501公民的法庭判处死刑。且看苏格拉底审判中的一段话:
苏格拉底面对同胞的控诉和死刑判决,以自愿求死的决心,义正辞严地为自己和自己选择的哲学人生辩护。
在他看来,之所以遭人怨恨,最后被告上法庭,是因为他孜孜不倦地揭露人们的无知。但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才是哲学的真正出发点。因为与上帝相比,人是无知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能不断地去寻找,去寻找智慧,去关心灵魂的健康。而他自己就是上帝赐给雅典人民的“马”。他的人生使命就是不断提醒人们“没有经过审判的人生不值得活下去”,停止反思,停止折磨自己和他人的灵魂,这样的人生根本不值得活下去。只有不断的审视,才能体会到爱哲学智慧的本质。因此,我不仅是无辜的,而且应该算是雅典的恩人。
再来看看杨贤老师(1819-1896):
铁味苦,胜于铜味;诗穷,借也。
“铁有苦,铜有香”的意思是你不爱钱,“诗有穷,可以借歌”的意思是你虽然自认为才华横溢,但你写的诗没人喜欢,你只好慷慨出击,自己哀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算很难入外行人的法眼,画牡丹花也不时尚啊!
要说又臭又硬,这一对真的是实至名归。
最后看看何先生(1799-1872):
固执如初,深思至今。
大家看着这一对,“倔强如初,沉吟至今”,有一种强烈的画面感——时间太仓促了,一切都渐渐空虚,你怎么忍心为流水买单,你怎么能压抑在胸中!
这幅画的主人公是谁?也许从陆路去陆放翁旅行是最完美的。
纵观鲁公的一生,他才华横溢,雄心勃勃,但形势比人强,最终无处施展,无事可做。先生的“固执”,先生的“深思”,千百年后读来依然令人尴尬。且看一位古董先生的《金错刀》:
黄色的金错刀披着白玉,夜晚透过窗扉闪耀。
夫未成就五十功德,以刀独立照顾八荒。
京华和所有陌生的人交朋友,生死相恋。
千年历史,耻而无名,一片心报天子。
你来天汉滨参军,南山小雪崎岖。
喔!楚三族虽可灭秦,空有中国吗?
四讲的“得意”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这里狗尾巴继续被貂,多说两句:
第一,建议有才之人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不要狂妄自大,引人避之不及。在这一点上,汉朝的创始人韩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且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一段话:
淮阴屠的年轻人,侮辱(朝鲜人)信仰,说:“长大了要佩剑,却怕耳朵。”民之辱曰:“信仰可以死,可以刺我;我不能死,我退出。”所以信靠它,它是蹲着(也就是蹲着)和蹲着(爬着)。城里的每个人都嘲笑这封信,认为它胆小怕事。
这个故事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太史公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世人——牛能低头就是牛。
没有能力的人怎么活都无所谓。但如果你不能保持低调,等待机会展示你的技能,你怎么向世界证明你有能力?
第二,建议这些大才要体恤他人,积极报效国家,不要愤世嫉俗,弄巧成拙。当你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候,很大概率是你有问题。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英雄,每个时代自然都会产生自己的英雄。能不能做到,不是你能决定的,而是要在时代的洪流中接受考验。
苏东坡曾在《甲乙论》中感叹:
难在有才,所以人真的很难为己所用。珍惜吧!贾生,国王的助手,他的才能不能为己所用。
君子取之远,必以待之;大了就有耐心。古代的圣贤都是为自己能做的事负责,而没能做好自己能做的事的人,不一定是对当时的君主有罪,或者是自作自受。
愚见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远超三代?得了中国人这样的君子,还是得死。但是,世界上没有尧舜,所以你不能有所作为。已尽天下之圣的仲尼,若不是国家无路,想勉强支持他,几天就可以了。将荆,先用,后用。君子欲为己所欲,故曰勤。孟子去了齐国,住了三个晚上,然后出去了一天。他说,“王舒淇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君子不忍弃君,故厚之。孙丑问曰:“主公何不备?”孟子曰:“今之所以降,还能有谁?”?为什么我没有准备好?“一个绅士如此爱他的身体。不用,方知天下不足,有为,可无怨无悔。如果贾生出生,他不能出生在非中国,也不能出生在中国。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