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饮食文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据《山海经·北山景》记载,早在4000年前,长江下游一带的人们尝过河豚,就知道它有毒。2000多年前,长江下游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吴越。人们品尝河豚的习俗甚至比今天的日本人还要糟糕。尤其是品尝河豚精巢的时候,他们觉得它洁白如乳,肥美可口,种群瞬息万变,妙不可言。不知道怎么形容。有人把它与美女岳联系在一起,于是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宋朝五年(公元1038),著名诗人梅在范仲淹的饭桌上。当同事们绘声绘色地描述河豚时,他忍不住即兴作了一首诗:“春洲生蓓蕾,春岸飞白杨。河豚当季,鱼虾不可胜数……”李时珍还提到,宋代诗人严友宜在《艺苑雌黄》中说:“河豚,水族之奇味,代代相传杀人,其余养在丹阳、宣城,原生户食之。但与韭菜、芦蒿、茭白同煮时,未发现有人死亡。”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花了30年的时间,搜寻了从古炎黄帝到明代的600多部名著,全面总结了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中国药物学的成就。他在自己的巨著《本草纲目》中说:“据最早成书于大禹、成书于夏、完善于春秋战国的古书《山海经北》,河豚名为二氧化铈,吴人说其血有毒,故肝若食之,舌则麻木,鱼子若食之,则胃胀目盲。宋代(约968年)人马志在《开宝本草》中说,长江、淮河、黄河、大海都有河豚。
古往今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退河、黄河的河道和人民河口多次变迁,江苏涟水至今仍留有黄河故道。现在江苏的洪泽、淮阴、淮安、金湖、阜宁都在淮河下游,但是人们在黄河、淮河都没见过河豚。据笔者调查,黄河流域、淮河两岸,包括苏北地区的人们根本不知道河豚,也不会吃河豚。而长江下游苏南扬中一带的人,普遍都知道河豚,而且对河豚上瘾。传承至今的河豚饮食文化,与苏东坡、梅的描述完全合拍。从古人对河豚的分布、生态习性、外部形态和行为的描述来看,“拼命吃河豚”中的河豚应该是指春季从海洋进入长江进行生殖洄游的暗纹东方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