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制作时间和管理是怎样的?
(1)产卵期的管理:菌丝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节温度,保持水分,防止杂菌污染。为防止杂菌污染,播后10天内室温应控制在15℃以下。播种两天后,菌株开始发芽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每天要检查几次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料温要控制在30℃以下。如果物料温度过高,应揭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覆膜。材料温度稳定后,没有必要倾斜薄膜。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进入料层。此时可将室温提高到20-25℃。如发现杂菌污染,可在杂菌生长处撒石灰粉或用0.3%多菌灵擦拭。在此期间,空气的相对湿度会保持在65%左右。一般情况下,播种后20-30天菌丝就会长满整个培养料。
(2)出菇期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最低温度1小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薄膜,然后加盖,增加料面温差,促进子实体形成。还需要根据湿度喷水,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调节到80%以上。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就会拧成很多灰白色的小米状的菌芽。此时可将其喷入空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不要在材料表面喷水,以免影响菇蕾发育,造成幼菇死亡。同时要竖起塑料薄膜,既通风又潮湿,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5-18℃。芽堆形成后,迅速生长。2-3天后,当茎秆伸长,顶部形成灰黑色或褐色扁圆形的原帽时,即可揭去覆膜,在材料表面喷洒少量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每天喷2-3次,温度保持在65438±0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