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一喝腊八粥。

腊月初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当天吃的,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腊八节。

农历一年的结束是腊月!腊月是中国民间节日中最受欢迎和最热闹的月份。明天我们将有一个传统节日“腊八节”。这一天的习俗是煮“腊八粥”,所有的五谷杂粮都可以在粥里吃。冬天喝腊八粥可以增加胃气,生津,温补,可以祛寒。所以,腊八粥不仅要成为腊八节的专属产品,也要成为冬天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腊八粥的由来

因为中国古代的皇帝,每年农历十二月都用干的东西做腊祭来祭祀神灵。腊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第二是祈祷。祭祀是祭拜八谷星神,用干物供奉,表达青峰丰收之意。干物质叫蜡,八是八粒星之神,所以叫腊八。从时间上来说,腊祭是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举行。腊月初八也叫腊八。祈祷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每年腊月初八,干物祭祀八谷星神,并作祈祷,称为腊八愿或蜡八愿,与粥谐音。于是在腊月初八,将干果和蔬菜混合在一起,煮成粥,供奉给农神,以表达青峰丰收的意思,并进行祈祷。腊八粥用来谐音腊八粥的意思,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就是用干的东西煮粥,祭祀农神,祈祷祈福,庆祝丰收。

喝腊八粥的意义

腊月初八,中国人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据说腊八粥来自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数独国王的儿子。他看到众生身心俱苦,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放弃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腊月初八菩提树下成佛。这六年苦行,一天只吃一麻一米。后人没有忘记他的苦难,每年腊月初八吃粥留念。“腊八”成了“成佛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全国各地的佛寺都举行佛浴会,诵经,并模仿释迦牟尼出家前一位牧民供奉乳糜的传说,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称为“腊八粥”。腊八粥被赠送给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后成为民间的习俗。据说有些寺院,在腊月初八之前,僧侣们会沿街捧着施舍的碗,把收集来的大米、栗子、枣、坚果等材料煮成腊八粥,分发给穷人。传说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穷人称之为“佛粥”南宋陆游的诗说:“今日佛粥多互利,对面是江村存新。”据说杭州名寺天宁寺有一座存放剩饭的“米栈楼”。平时寺里的和尚每天把剩菜晒干,积攒一年的余粮,在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给信众吃。它被称为“福寿粥”和“福德粥”,这意味着他们吃了它们后可以增加他们的幸福和长寿。可见当时的僧人对美食之德的珍视。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如果院子里有花有果树,也要在树枝上抹点腊八粥。相信来年会结出更多的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拜神,还有人悼念亡国,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