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的春节》作文800字_ _
吃年夜饭,猪脑壳是必须的。
在杨永康收集的老照片中,有100多张关于春节的老照片。
"新年穿新衣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四川红色记忆博览园副总编辑魏说,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提倡移风易俗,过一个“革命”的春节。而最善于在苦难中寻求快感的四川人,在节俭的同时,依然喜欢在服装上体现时尚。
其中一张照片显示一名女教师穿着列宁的服装。“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那时候怎么打扮都是思想进步的标志。”魏说,穿西装旗袍在当时被视为复古或资产阶级情调,后来被中山装取代。后来,在中山装的基础上,改良的“民服”、“青年服”、“学生服”应运而生,成为四川人过年的新装。女士们在春节期间穿上从当时的苏联学习来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已经成为一种“革命时尚”。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繁荣面貌,颜色鲜艳的Blagi也是妇女在春节期间最喜欢穿的衣服。
然而没过多久,在一片“反修反修”的声音中,甚至到了春节,再也没有人穿Blagi了。魏告诉记者,棉花产量从1959大幅度减少到1960,棉布和棉花要凭票供应。为了节省布料,春节期间哪怕加一两件衣服,也要尽量节省。四川人以“耐磨耐脏”作为面料选择的原则。不分城乡,不分季节,不分男女,灰色、黑色、蓝色都成了流行色。
“大人盼农事,孩子盼过年。”这是农村流传已久的一句话。因为每到春节,孩子们不仅能穿上新衣服,还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食。
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春节餐桌是否丰盛取决于是否有猪头骨。魏说,成都盐市口的中心菜市场,当年是家庭主妇的“庙会”,因为副食种类比其他地方多,经常有活鸭、猪头、猪肺等无票出售。这时,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成了家庭中的新生力量。
元宵节到了,扶老携幼无比兴奋。
1962年春节期间,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成都灯会在青羊宫恢复了一个月。“去过元宵节,成了当时春节人们最开心的事。”魏回忆说,元宵节时,各式各样的灯笼琳琅满目。吊灯、吊灯、灯笼、鲤鱼灯、荷花灯、壁灯、鳌山灯、大花篮等。制作精美,大多采用大家熟悉的川剧、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市政建设、工业成就等。它们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既反映了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重大建设成就,又展示了成都高超的民间扎彩技艺、书画等传统艺术。
那时候家家户户扶老携幼看灯。因为在元宵节,不仅有看灯,还有很多民间曲艺,杂技,杂耍表演,各种地方小吃,做糖人的担子,卖风车。魏告诉记者,逛元宵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每次灯会的参观人数从几十万发展到一百多万,这和南宋诗人陆游的描述差不多。鼓吹中午天空沸腾,黄昏灯火通明,比盛况更甚。1964春节期间,第三届成都灯会恰逢农历新年,生肖属龙。今年元宵节的主题是龙,展示了中国独特的龙文化。
成都灯会因“文革”中断,1974恢复。从65438年到0977年,成都灯会是最繁荣的,有200多万人观看灯会,庆祝粉碎“四人帮”。
除了去看元宵,赶戏、看戏、游园或挨家挨户拜年也是四川人最大的乐趣。
看节目,当地的表演很受欢迎。
“当时各地都举行文艺晚会演出,各种曲艺表演更是丰富多彩。鞭炮声、踩高跷的锣鼓声和人们的笑声是一体的。”魏举例,1959春节前,在成都人民公园举办的四川人民文化艺术创作展示盛况空前。1964春节期间,四川省举办民间音乐舞蹈汇演;1965春节前,四川代表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汇演归来,于10月20日至24日在65438+四川剧院报到汇款,受到全省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杨永康收藏的老照片中,有一张是1978春节前夕,成都市科学大会召开,西城区小学生为代表们表演文艺节目。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节目相当火爆,观众可谓里三层外三层。还有1979春节前夕成都西城区青年学生表演文艺节目的记录。照片中,虽然背景简单,但却掩不住孩子们过年的喜悦。
杨永康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张1978春节期间川剧演员重新登台的照片。他说,这是川剧沉寂多年后回归大众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