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著名的的本地风味小吃有哪些?
1.邢台大锅菜
邢台的传统风俗中,逢年节集会,婚丧嫁娶,在招待宾客的宴席中,最少不了的,便是这大锅菜了。
村里做大锅菜,用的是那种很大很大的大铁锅,铁锅固定在一个泥抹的大灶台上,旁边是风箱。五花肉切片,白菜、冬瓜、土豆切块,海带泡软,还有粉条、事先炸好的豆腐泡、素丸子等等,以及葱、姜、蒜、大酱、盐等等调味料。锅里倒上油,灶下烧上柴火,风箱呼哒哒一拉,火旺起来,油热后,放入花椒,再从酱罐中舀起一大勺酱放入油中,用大铁铲翻炒数下,在“滋啦啦”的响声中,浓郁的酱香很快就飘满了整个屋子。酱炒出味后,放葱、姜、蒜、肉片下锅翻炒。然后锅中添水,放入豆腐泡素丸子,拉满风箱,加大火力直至把水烧开,再把白菜冬瓜土豆放进去,加盐,水开后改小火慢炖。最后把粉条、海带放进去炖到软熟就可以停火了。
做好的大锅菜,热腾腾香喷喷,真让人馋涎欲滴。每人用青花粗瓷碗盛上一大碗,滴上几滴醋,就着自家蒸的新出锅的馒头,一口菜一口馒头,那滋味儿,一个字,美呀!有的人会忍不住喝上三大碗,末了儿还要把碗里剩下的菜汁儿一滴滴滴入口中,再咂吧咂吧嘴,打个饱嗝,摸摸肚皮,舒服!
应该说,大锅菜是我们邢台特有的风味家常菜,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它都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它选料平常,做法家常,家家户户都可做,家家户户都会做。也许人们喜欢的,正是这种用最家常的方法,把最平常的材料放在一起慢慢煨煮出来的浓厚滋味吧。这不正像生活,由无数平常而琐碎的日子组成,却要靠你一颗细致的心,把它过得有滋有味起来。那么多的菜放在一锅里炖,虽然各有各的味道,但它们却有了许多变化,因为这炖的过程中,它们已经彼此将对方的精华吸收进来,丰富了自己的味道,这许多菜,就这样既独立又紧密,既张扬又包容,互相取长补短,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味道。想想,大锅菜不也正如咱们邢台人骨子里那股子坦诚直白、友善相处、虚心善学、宽厚包容的性情一样么?
2.隆尧羊汤
在这冷呵呵的冬季,一出门,到处都是“冻人”的感觉,这个时候,最愿意往小酒馆里一扎,几个人围在一起吃火锅,或者来一盆红焖羊肉,就上二两小酒,大快朵颐一番。若是一个人呢,在大冷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自是最美不过的享受了。而要说起羊汤来,在邢台,应该没有不知道隆尧羊汤的吧?
印象中卖羊汤的,都是当街支一口大锅,锅里炖着奶白色的羊汤,白白的羊骨头架子在汤里起伏翻滚,连汤也是,浓浓的。据说羊都是早早就宰杀好,粗粗的卸成大块,放在大铁锅里慢慢炖,文火汤清,武火汤浊,要炖成奶白色想来应该也不容易的。炖好了的羊肉捞出来切片,汤里再连着羊骨头炖羊杂碎。杂碎有羊心,羊眼,羊脸,羊肝,羊血,羊肺等等,反正羊身上能吃的除了羊肉其余的都包括在羊杂碎里了。羊杂碎炖好了也捞出切片,另放。锅里就只剩下羊骨头继续在火上加热着。客人来了,喊一嗓子“来碗羊汤”,就会有伙计来问您要什么价位的,便宜的,二两羊杂,贵的,加些羊肉。羊杂或羊肉盛到大碗里,先从锅里舀一大勺倒进碗里,让汤把杂碎充分盖住,再把大勺翻过来罩住杂碎,把汤滗回锅里,然后再重新舀起一勺热汤倒进碗里,如此反复三四次,等滚热的汤把杂碎完全冲泡热呼了,然后再撒点葱花,香菜,才给您端上桌。听着麻烦是不?可是经这么一折腾,杂碎和羊肉的香味才能与汤的鲜美融合到一块儿。您就慢慢儿品尝吧。
在隆尧羊肉馆喝羊汤是一种享受。羊汤端上来,油油的浓浓的,奶白的汤色配上鲜绿的葱花,冒着白色的热气,一股新鲜浓郁的香味儿扑鼻而来,让食欲一下子就振奋起来。等不及先吸溜一口,嘴一凑上去,热气先把眼睛朦胧了。汤初入口,细滑香醇的味道由舌头至喉咙蔓延开去,顺流而下,暖暖的感觉就延伸到了肚子里。羊杂煮得软软的,浸透了羊骨的精髓,轻轻一嚼,里面的汁水就溢了出来,一种特有的清香就弥漫于口中。若是喜欢吃辣,还可以加上一勺子辣椒,椒红汤白,只看颜色就不由得心醉,再就着店里的金丝小饼,或泡在汤里或干吃,小饼的香脆夹着羊汤的温润,喝到额头的汗细细地冒出来,一种温暖舒泰的感觉遍布全身。最后还可以再来一碗清汤,不加任何调料,慢慢地品那一份清鲜。
据说羊汤味道好坏,除了杂碎要精挑细选,各种佐料的运用和火候的掌握是关键。佐料少了则腥膻味不除,多了又容易有药味,而火候,要大火急攻使羊油融化,达到水乳交融,才能汤色乳白,不腥不膻,不粘不腻,独具特色。
羊汤是营养十分丰富,且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滋阴壮阳、助消化、增加抗病能力、抗疲劳等保健功效。霜寒露重的时节,你不妨也来一碗隆尧羊汤,暖胃暖心,也暖了整个冬天。
3.清河菜豆腐
在武松的故乡清河,有一样特别家常却又特别有名的美食,那就是清河菜豆腐。
菜豆腐,听起来像一道菜的名字,顾名思义,应该是用蔬菜和豆腐做的,其实不然。菜豆腐,其实是一道粥。
菜豆腐是用黄豆泡涨后磨成豆馇,和小米磨成的粗面混合在一起熬,再加上剁碎了的青菜叶和少许盐调味做成的粥。因为磨豆子的时候用的小磨上面有一个手柄,用手拐来磨的,所以菜豆腐又叫拐磨子粥。听当地人说,这菜豆腐其实是过去穷人发明的吃食。据说,解放前清河县“城乡主食高梁、小米,玉米、豆类为副”,而“小麦除节日宴客食之”之外,日常仅有“富家、商家食之”,因为粮食不够吃,穷苦人便想法把杂粮掺和上菜食做出花样来裹腹,用小拐磨磨豆,煮开再下米称“甜磨子”或“磨糊子”。若把青菜叶剁碎放进锅里再加盐少许煮熟吃,菜少者称“菜和和”,菜多者就是“菜豆腐”了。
听起来,菜豆腐也实在是不大上台面的东西,但是它喝起来口感极佳,既有小米的清香,又有黄豆的浓香,再加上蔬菜的鲜香,而微咸的味道又将这几种香融合在一起,衬托得恰到好处。吃多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人们,偶尔换换口味,来碗菜豆腐,倒是别样的清爽滋味。而且这菜豆腐用料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均衡,常吃对身体很有益处。
每次遇到清河菜豆腐,我总要喝上两大碗,觉得撑得慌了才罢休,而口中豆米的余香,还能让我回味好久。别处其实也能吃到菜豆腐,却远不比清河菜豆腐香浓,这是为何?我却是不知道了。
4.任县老炒肉
第一次听说任县老炒肉,是在一个朋友老苗的博客上。老苗是任县人,他在文中这样写道:“任县的吃食儿不多,但老炒肉很出名。本地人爱吃,外地人也慕名来品尝。”“炒老炒肉,讲究一个快字,酱爆好后,要迅速将过好油的肉放入酱内快速翻炒,与此同时,抓一大把绿豆芽或葱花,扔到勺内,一同翻炒。绿豆芽或葱适合快炒,且白的绿豆芽或青、白相间的葱与酱红色的过油肉配在一起,其色诱人,其味馋人,的确不失是一道美味儿。”又说:“刚出炉的烧饼或火烧,加上刚出锅的老炒肉,其肉香、酱香与热烘烘的麦香杂糅在一起,其味美不胜收。”读着他的博客,仿佛一股带着酱香的诱人味道穿过电脑屏幕飘了过来。正想给老苗打电话,不想另一位朋友的短信先发了过来:“任县的老炒肉好像味道不错啊,什么时候去吃一回?”我立即回短信:“就今晚吧!”于是约上三五好友,下了班就开车直向任县杀去——瞧这帮爱吃的主儿!
到了任县,老苗并没有把我们往大饭店里带,却领着我们七拐八拐的来到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的一个小小的饭馆里。小饭馆很简陋,除了桌椅等必备之物之外别无长物。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店,谁能想到竟是任县有名的百年老店呢,老苗博客里介绍的美食——老炒肉和烧饼都是这里的招牌吃食。
未进门先是一股烧饼的香味扑面而来,让我这素不喜食烧饼的闻到了也不免嘴馋起来,抓起一个先咬了一口,——干松香热,果然地道,不等开饭一个便落了肚。小饭馆只有一桌空位了,大家一一落座,点了菜,当然少不了两道老炒肉。
不多时,一盘老炒肉上来,顾不上端酒敬东家老苗,大家把筷子齐齐伸向了盘子——单是那酱红色油亮亮的外观就够馋人,更别提那直窜鼻子的香味了。果然,入口嫩滑松软,酱香浓郁,肥而不腻,叫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一面吃一面含混不清地说着:“唔~~真的不错呀!”。等到第二盘老炒肉上来,我们才知道,这老炒肉配上不同的菜炒出来,就是两盘不同的美味了,前一盘配藕丁炒出来,多了一些脆嫩爽滑,后一盘配大葱炒来,又多了一分葱香鲜美。
一顿饭吃完,这百年老炒肉的滋味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至于它的做法,老苗的博客里有介绍,你若有机缘,兴许能看到,若看不到,就只有亲自去任县品尝了。
5.广宗薄饼
有炖菜,有汤,有粥,有肉,好像就差主食了,我们再来尝一尝广宗薄饼。
广宗薄饼,也叫“风吹大油饼”。这名字的由来,应该是因为它的“薄”吧——直径一尺半的一张油饼,仅重三、四两,可想而知其薄的程度——竟能够隔饼看报,真是比纸还薄了,风一吹怕就跑了。若是用此薄饼做饼卷肉,那里面的肉透过薄饼显出一种诱人的色泽来,真是叫人顿生馋意。
广宗薄饼源于广宗城东北的李怀村。从明朝中叶开始,李怀集市规模扩大,每逢集日,四方商贾云集,李怀集热闹非凡,而广宗薄饼在李怀集上以它独特的风味独树一帜,备受人们青睐,生意日渐兴隆,名声也越来越响亮,在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栏目中播出后,就闻名全国了。
广宗薄饼不仅金黄透明,薄厚均匀,卖相极佳,更重要的是味香质软,极为可口。要做到这几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广宗薄饼从和面开始就与一般的饼是不同的,它不是用手和面,而使用面杖搅面,夏天放入少量食盐,冬天则用温水和面,这样和出的面较柔韧。面和好后,用面杖将其从盆中挑到案板上,然后揪下拳头大小一块面,掺入适量面粉,稍揉片刻,用擀杖擀开,在上面洒上少许细盐,滴入几滴香油,再用擀杖甩制成直径约一尺半的薄如纸张的圆饼。这个过程中,就已经开始香飘飘了。然后,把擀好了的的面饼用擀杖轻轻挑起,运用腕力轻轻放在抹匀油了的鏊子上,开始加火。俗话说“三分和面七分火候”,这烙饼最关键的就是火候了,火大了,烙出的饼易黑糊干硬,不易入口,火小了,烙出的饼就成了“白秃子”,不但难看,而且外熟里生,不能入口。只有火候掌握好了,才能烙出面相好、味道佳的薄饼来。
尽管广宗薄饼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它平民、大众的属性从未改变,价格依然还是那么便宜。广宗薄饼,出于民间,最终于还是属于民间。
6.邢台馓子
记得小时候,每逢赶集庙会,集市上多有炸馓子的。只见一人从油盆中把饧好的面条捋细并缠在手臂上,绕个十来圈,另有一人手持一双长筷子,挑住缠好的面条两端抻开,面被抻得极细,然后先入油烫一下,立即两支筷子翻过,盘成绞丝,或将两支筷子合并,叠成扇状,再入油炸,成型后抽出筷子,不断翻动馓子,炸熟捞出。
炸好的馓子被轻轻的放在大簸箩里,呈开张的小扇状,匀称的细条色泽嫩黄,表面布满小米粒大小的小泡,油润酥松,香气浓郁,顿时就把我们这帮小孩子馋得走不动路了,非得缠着大人买来吃不可。好在馓子也不贵,所以我们一撒娇,准能一饱口福。微咸酥脆的馓子轻轻一碰即碎,在一片喀嚓声中,满口溢香,让人停不下嘴来。
馓子也叫做“环饼”或“焦圈”,古时叫“寒具”。馓子的历史相当悠久的,据说最早是回民发明的。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就曾提到最古老的馓子,“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这“粔籹”就是指馓子。用馓子来招待君王的魂魄,可见其美味。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在品尝了一位老婆婆做的馓子后,写下这样一首诗: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以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馓子色鲜、酥脆的特点。
馓子也不独是邢台才有,但各地有各地的特色,有放盐的,也有放糖的。邢台馓子一般是放盐。做馓子,除了炸制的火候,和面是最关键的。将面粉加温水和溶化了的盐水,先后搋揉三次,将和好的面团压成3厘米厚的饼,用刀切条,再搓成筷子粗细的长条(不能搓断),放簸箩中如蛇形盘起,撒上半湿的小米面盖严(最多只能码三层,不然很容易粘连)。在温度30℃处饧上半个小时(夏天15分钟),就可炸制了。炸好的馓子可以干吃,也可以熬汤,水煮而不烂,还可以弄碎了做饺子馅吃。《本草纲目》中称馓子可以“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所以馓子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的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