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人集中的地区在哪里?什么是地方风俗和民族习惯?

主要生活在贵州省东南部、大庙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的边境地区。在中国的古籍记载中,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苗族先民的记载,即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中游以南的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种方言。1956之后,设计了拉丁字母书写方案。由于苗族和汉族长期接触,大量苗族人汉语流利,使用汉语。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苗族的采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工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享誉海内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苗族服饰有130多种,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是情歌和酒歌。芦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习俗

苗族人非常重视礼仪。客人来访,会杀鸡鸭待客。如果是远道而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喝羊角酒。吃鸡的时候,鸡头要给客人中年纪大的,鸡腿要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些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就是家里最老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给客人,客人自己不能吃,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场的老人。如果客人喝酒少,不爱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如果主人不是舍不得,而是对吃喝不满意,就被认为是看不起主人。

婚俗

糯米也是青年男女恋爱结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湖南城步的苗族人互相赠送画有鸳鸯的糯米糕作为纪念品。举行婚礼时,新娘和新郎会举杯祝酒,主持婚礼的人还会邀请新娘和新郎吃画有龙凤和玩偶的糯米糕。

饮食习俗

在大部分地区,苗族一日三餐,米饭是主食。先将大米晾干,倒入肉汁中,去掉米糠,现吃,每次3-5斤。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用电和水碾米了。

炸粑粑是最常见的油炸食品。油炸粑粑是将糯米和少量黄豆浸泡,打成浆状,然后将打好的稠浆舀入铁皮制成的模具中,放入烧开的油中炸制,得金黄色。如果再加点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会更鲜美。

大部分肉类来自畜禽养殖。四川、云南的苗族都喜欢吃狗肉,有“苗的狗就是彝族的酒”之说。狗肉性热,有暖胃健胃、强食滋补的作用。除了动物油,苗族的食用油多为茶油和植物油。辣椒是主要的调味品,在一些地区甚至有“离不开辣椒”的说法。

苗菜有很多种。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青菜和萝卜。大多数苗族人擅长制作豆制品。居住在高山地区的苗族人喜欢用白水将蔬菜煮成淡菜。四川苗族也把豆浆做成豆花招待客人。

各地苗族普遍喜欢吃酸菜,酸汤是家家必备。酸汤是米汤或豆腐水,在瓦罐中发酵3-5天,然后可以用来煮鱼和蔬菜。黔东南的夏天,客人进门,主人总是先送上酸汤,再喝下去解渴。

苗族的食物保存一般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制成酸味。几乎每个苗族家庭都有腌制食物的坛子,统称为酸坛子。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整套技术。咂酒是独特的。饮酒时,竹筒插入瓮中,饮酒者沿瓮围成一圈。长辈先喝,然后从左往右。酒汁吸完后,可冲入饮用水,直至无味。神坛一旦打开,剩下的酒,无论是浓是淡,都不会再用。

油茶是最常见的日常饮品。湘西苗族人还专门制作了一种花茶。除了茶,酸汤也是一种常见的饮料。

典型的食物主要有:血汤、辣椒骨、苗乡桂凤汤、棉花菜饼、虫茶、花茶、鱼泥、酸汤鱼等。

假日和节日

苗族人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节日很多,除了传统节日和祭祀节日,还有和吃有关的特殊节日。如:吃鸭节、吃年货节、杀鱼节、采茶节等。除了准备酒和肉,时令食品也是节日必不可少的。

苗年苗年通常从正月初一开始,持续三天、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货,除了杀猪杀羊(牛),还要准备足够的糯米酒。年夜饭丰富,讲究“七色皆有”、“五味皆有”,用最好的糯米做“年糕”。宴会和互赠礼物

杀鱼节大多在河边举行。女人带饭,腊肉,香肠等餐桌。只要他们捉到鱼,他们就点燃篝火,在锅里煮鱼,直到他们尽情享受。

“鼓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小祭七年,大祭十三年。它在农历十月到十一月的第二天举行。届时,将杀死一只獐子,并表演芦笙舞来纪念祖先。吃饭时邀请亲朋好友聚一聚,以增进感情和家庭和睦。

糯米是苗族节日和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在许多地区,苗族人经常把糯米面做成汤圆,这也是节日期间的一种食物。无论婚礼还是葬礼,酒菜、酸肉、酸鱼都必须准备,否则会被认为不礼貌。

芦笙文化

金秋是苗族制作芦笙的好时节。这时,苗族男孩从山上砍下金竹,开始削竹、制簧、装箍。于是用新一代的芦笙手制作了一把把大小不一的芦笙,奏出悠扬的曲调,引来姑娘们的笑声和青睐。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芦笙乐器,在苗族地区广泛流传。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朝,宫廷里就演奏芦笙。那时候芦笙叫“朴生”。阿清朝男子陆慈云在其《屯溪纤录》一书中,对芦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跃上月”时吹奏芦笙的情景做了详细的描述:“(男)持芦笙。盛六管,使二尺。.....交错笙节,吹唱,手在飞,脚在抬,目不转睛四肢向后,旋神荡。刚开始我想收拾就走,手舞足蹈,赶紧冲走了。”由此可见芦笙在古苗族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目前芦笙的形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种。它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组成。常用的芦笙管有6根,外侧设有音孔,下端装有铜簧,插入一根长木葫芦中,每簧一声。每两个或三个笙管的上端套有一个竹筒作为发声管。小芦笙的管长有十几厘米,大芦笙有四五米长。低音芦笙类,在大竹筒里装一根细竹筒,被扬声器称为“芦笙管”。现在改革后笙管增加到20多种,每种管的上端用薄铜皮制成的* * *发声管,音域两个八度五度。芦笙嘹亮浑厚,男女皆可演奏。每当过年、办喜事、盖房子,人们总要手捧芦笙,载歌载舞,表达喜悦之情。

自古以来,芦笙就以舞为戏,边弹边舞。但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不同,芦笙的表现也有所不同。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踩芦笙”规模宏大,高大上,芦笙队演奏的芦笙音乐丰富,音乐性强,气势磅礴,感人肺腑。演奏时,芦笙演奏者熟练地做出倒立、翻筋斗、吊、背爬、爬杆、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部分地区常见芦笙独舞和二人转,旋律明快,节奏自由,技巧娴熟,引人入胜。部分地区芦笙较小,男奏女舞,节奏平稳舒缓,耐人寻味。这些风土人情各异的芦笙技艺,汇聚成一堆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代代相传,永不衰落。

此外,芦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结婚的重要“媒介”。通过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可以相识、相爱、结婚。每当风清月明的时候,多情的少年手里拿着心爱的芦笙,奏起悠扬的情歌。姑娘们一听,心领神会,用清脆的歌声面对面。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无法理解,内行人却不言而喻。所以芦笙在苗族人眼里是神圣而珍贵的,家家都离不开它。

华艺银庄

如果精心打扮的苗族姑娘们聚在一起,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喜欢佩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他们头上扎一个发髻,高约20厘米,做成漂亮的银色花冠。花冠前面插着六只参差不齐的银翼,大多是两条龙戏珠的图案。部分地区除银片外,银冠上还插有高约1米的银角,角尖彩色浮动,更显高贵富贵。银冠下缘有一条银花带,一排银花小吊坠垂下,戴在脖子上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为银片和小银环制成。胸前戴着银锁和银项圈,胸前和背上穿着银斗篷,挂着许多小银铃。耳环和手镯都是银制的。只有两袖绣以火红色为主调,但袖口也镶嵌了一圈宽大的银饰。苗族姑娘的服饰往往重达几公斤,有的是几代人积累传承下来的。被誉为“一个穿着奇装异服,银装素裹的仙女”。苗族银饰的工艺华丽、精致、巧妙,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苗族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有500多个褶,而且有很多层,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织、染、缝到最后的拉丝、刺绣,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的。再加上绣花花带和花胸口袋,真的是五彩缤纷,美轮美奂。

肮脏的结

苗族的节日很多,一年在不同的地方有几百个。常见的有过年节、吃新谷节、芦笙节、四八节、赶秋节、吃姐妹饭节、端午节。然而,最古老最神奇的节日是几年没发生的脏节。

臧节,又称鼓社节、拉鼓节、鼓节,是苗族地区盛大的传统祭祀节日。节日的周期因地而异。有的节日3年、5年、7年、9年、11年、13年举办一次,有的节日30年举办一次。因为成本巨大,大部分都是11或者13持有一次。这个节日通常是从农历九月底到十一月初。

中国最大的苗寨贵州省雷山县西江的几千个苗寨,每13年都有一次脏祭,最近一次是在1986(虎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前两年节前,同宗村联合推选鼓主,俗称鬼脏头,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抱着满屋子的儿孙。鼓主主持了提供鼓用品的准备工作。第一,牛是选来祭祀的,而且喂得很好,不是用来服务的。在农历八月的吉日,上一届所用的鼓从藏鼓洞抬回村里,放在鼓场,称为“醒鼓”。然后把大楠木砍下来做成新鼓,抬进藏鼓洞,宣布新鼓开,弃旧鼓。到了敦藏节,在鼓场杀牛祭鼓,以牛角连同头额骨为主要祭品。13天后,聚集在一起的各族群众3万到4万人要踩芦笙7到9天。平时不准使用的祭祀铜鼓,也要进行伴奏歌舞,称为跳铜鼓。

节日杀猪,要说“亲官”;拿刀说“带叶子”;用稻草煮猪,应该说是“拿被子盖官”;吃,说“满仓满库”;打开猪脑,说是“打开仓库门”。总之,用财富和好运说话。

跳铜鼓,同时踩芦笙。铜鼓场上多为中老年人,芦笙场上多为青年男女。演奏芦笙的小伙子们应该轮流为姑娘们领舞。姑娘们衣着银装,围成一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大圈,手舞足蹈。男青年可以在踩芦笙的最后两天向喜欢的女生要花。女生甚至挂贵重的银项圈、手表等。作为他们所爱的人的纪念品。每次他们有这种感觉,观众都会由衷地欢呼祝贺。铜鼓场中央有两大桶米酒。两个年轻人手持装满酒的大喇叭杯,用竹签敲着喇叭,在跳舞的人中间选一个敬酒。被选中的人要把杯子倒好喝了,不能用手拿起来,否则要重新来过。这种饮水方法被称为“喂牛”,因为牛很受尊敬。

“脏节”一般不会轻易举行,因为隔年很长。因此,每当节日来临,人们都异常兴奋。为了观看这个神奇的传统节日,肮脏的赛场上经常会有成群结队的人。

斗马庙山

广西融水大庙山巍峨秀丽。在山脚下的一个露天大坝里,人们欢呼着观看这场独特的斗马比赛。

斗马是广西苗族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于每年2月26日举行,为期3天。

1的第一天,人们忙着在田里放水捉鱼,煮鲜鱼粥尝新;还蒸糯米,酿甜酒,宰鸡鸭,招待远道而来的亲友。

第二站是斗马,第三站是赛马,斗马是非常吸引人的比赛。清晨10左右,一排“山冲”土炮响起后,芦笙大奏,狮龙上下舞动,威武骑兵紧随其后,凯旋进入斗马场。身着盛装的苗族、瑶族、侗族姑娘在芦笙手外手持彩带围成一圈,随着芦笙的节奏翩翩起舞。赛马场上,良马众多,挑选出来的几十匹好马,膘肥体壮,跃跃欲试地在场外玩耍。裁判一宣布斗马名单,两个马队各拿出一匹马,解开绳子。两匹马互相猛扑,脚朝天,互相撕咬,或者突然转身翘起后脚,猛踢对方。激烈有趣的打斗场面不时引起周围观众的欢呼和喝彩。几个回合决斗下来,硝烟滚滚,泥沙飞溅在场上,一匹马倒地或未能获胜。然后他牵着另外两匹马进入竞技场。循环往复互相决斗,最终确定前三名获胜者。这时,人们围了过来,欣赏着汗流浃背的获胜马匹,并对它们大加赞赏。获胜的马的主人也满面笑容地接受了人们的祝贺。在群众的簇拥下,组织者给获胜的马穿上红色衣服,并给马的主人颁奖。

赛马是对骑手勇气和技巧的严峻考验。在苗族山区,山高路陡,羊肠小道崎岖。它要求参赛者胆大心细,骑术娴熟。比赛开始时,骑手们跑在五六米开外,跳到空中。马背上没有马鞍,骑手双腿夹着马,马在蜿蜒的山路上向前疾驰。惊心动魄的一幕引人注目。第一个到达终点的骑手受到了表扬和奖励。

在斗马的那些日子里,男孩和女孩都非常活跃。他们集中在山坡上,开展演奏芦笙、“踩堂”等活动。来自贵州和附近村庄的两万多名各族人民参加了斗马的盛会,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带来了蘑菇、木耳、皮革、药材和笋干等土特产的交流,增添了热烈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