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小吃
最初接触到佛系这个词,是在一篇名为“佛系青年”的文章中,具体内容不太记得了。只是对佛系青年追求慢节奏、淡然平和的生活方式有了印象。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拥有不争不抢、无欲无求、一切随缘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民以食为天,说起家乡美食,赵城小吃不得不提,豆腐菜、枣米、赵城饽糕……都是美名在外,让人垂涎三尺,有的甚至被人戏称为“佛系小吃”。
老公最爱吃的是赵城的“yue面”,也叫“扯面”。顾名思义,手工扯出来的,仅此一家,绝无分店。老板娘说,我要是不在了,赵城就再也没有人会做了。说的一点也不错,教儿子人家不学,可不就是没有传人了,别人又不会yue。
小吃店不大,就一间,随便拍放着几张桌子。做饭食材和炉子在外面,还有两张长条桌子,客人可以选择在外面吃。面是提前扯好、煮熟的,跟饸饹面的吃法类似,开水锅里一烫,放上几个丸子、小豆腐块之类,油炸葱蒜、调料放上,调花汤一浇,这是素的,要吃肉的话,加上一份酥肉。你别说,热油一泼,闻起来还挺香,吃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最初我是不爱吃的,后来,也许是搭上功夫专门去吃本钱大的原因吧,慢慢的也有点喜欢了。
据说老板娘人不太丽萨,从她的店面就可以看出一二,但这似乎不影响人们对她手艺的喜爱,甚至有人说,吃的就是那个邋遢味。老板娘卖面特别随意,心情不好了,有事了随时关门,每天的面是定量的,卖完就没有了,不会因为人多就增加,一般过了12点就没有了,有好几次回去都没吃上,白跑一趟。
我情有独钟的是她隔壁的“大个元宵”,每次回去必定要吃一碗,然后再带一袋,回来之后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吃了。老板“大个”虽然退居二线,但是只要出来一坐镇,元宵卖的那是一个好,晚了就没了,卖完就收摊。超市里的汤圆,大的小的,各种馅的,可谓是应有尽有,可总是吃不出那种元宵的味道,还是这种最原始的做法,青红丝花生做馅、层层滚制的更吸引人,尤其是吃完之后再多喝一碗元宵汤,嘴里的顺滑、香甜绕舌三日不绝。
赵城饽糕,有一家“脸子饽糕”给人印象深刻,或许是生意好,也许是老板生性冷淡。反正每次去的时候店里都忙,老板顶着一张万古不变的冰山脸,说着千篇一律的口头禅:前头还有二三十个,想吃就等,不想吃就算了。做人、做生意到这份上,也是一种随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