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临近年底,玉米又添新变数!

不知不觉已是65438年6月中旬+2月,距离太阳年结束还有半个月,距离春节只有一个多月。

此前根据玉米的各种走势分析,年前玉米的走势基本可以预测,即难有大起大落,大概率是大起大落。

但是,165438+10月发生了“意外”。

165438+10月6月,由于多地疫情封闭,玉米流通发生变化。

由于数量不断减少,企业急于推粮,不断提价促量,因此玉米价格一度冲上历史新高。

但随着封锁的结束,数量激增,价格逐渐回归供需。

所以可以说11月的封锁只是带来了阶段性的影响,并没有影响全局。

随着封锁管制的解除,从玉米的走势变化来看,也基本呈现震荡走势。

首先,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最大。一是持续下跌。很多企业一天多次降价,甚至一点点降。

但是山东还是老剧本,还是“看车吃菜”。因此,随着数量的短暂飙升,价格停止下跌,并随着数量的回落而上涨。

但是,最近随着数量的增加,价格又开始波动了。

华北的变化是其次,但基本是跟着山东的起伏。

不过东北的波动幅度最小。区域趋势分化,联动减弱后东北基本自成一派。东北虽然是粮源的重头戏,但是惜售心理也是最强的,整体发行量有限,很难形成太大的波动。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走,那么玉米走势大概率是延续窄幅波动的模式。

但总有例外,因为玉米有了新的变量:

第一个变量是,随着防控的调整,虽然运输顺畅,但是随着各地感染人数的增加,成为影响玉米流通的新因素。

比如最近华北的一波感染是从河北到北京,对玉米的流通产生了新的影响。

据专家预测,未来一个月左右将是感染高峰期。

算算时间,也就是说年前这段时间也恰好是感染的高峰期。

随着感染高峰期的到来,势必会再次影响玉米的数量和流通,所以玉米的走势会再次分化。

第二个变量是,最近进口玉米价格一直在走弱。虽然直接影响不是年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年前玉米价格,导致玉米“天花板”下移。

最近,国际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一方面,全球通胀见顶、经济衰退的预期越来越强,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此外,黑海港口协议延期后,乌克兰谷物可以继续出口,这也使得玉米的走势逐渐缓和。

另一方面,根据美国能源和环境保护署公布的2023-2025年生物燃料的掺混量,并不如预期,使得美国玉米需求回落,价格走弱。

导致香港进口玉米成本不断下跌,目前已跌至2800-2900元/吨左右。

虽然年前我们说过进口玉米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但在价格压力下,国产玉米的“天花板”开始下移。

第三个变量调整后,小麦价格继续下跌,玉米市场情绪难以回升。

随着防控的调整,小麦价格也迎来了回落,但近期小麦价格走势疲软,部分报价再次徘徊在1.6元/公斤的边缘。

虽然小麦退出了饲料替代,但在市场上,小麦的价格仍将被视为玉米价格波动的天花板,因此小麦的持续走弱也削弱了玉米市场的看涨情绪。

所以整体来看,玉米年前的变数使得玉米年前走低的概率变小,但走高的空间也变窄了。

但这样一来,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延迟。

那么明年玉米会怎么样呢?要知道,明年是防控放开后的第一年。这将如何影响市场?欢迎收看《新农观》合集,明天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