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春节习俗
在古代,祭灶是民间最流行的习俗,几乎每个厨房都有“灶神”神龛。据《海宁府志稿》记载,“每月二十四日祭炉,长夏和冬季至日,饼饵照价使用。在12月24日或23日,家家户户用小米和红豆煮饭...也就是所谓的‘送灶’。”
由此可见,在海宁的“过年”习俗中,农历每月二十四日祭灶。农历12月24日,有“送灶”的说法,因为据说在那一天,“灶神”要向玉帝报告这一家一年的善恶。于是,家家户户都以隆重的仪式为他送行,献上蜜饯年糕、垫肩等食品和物品,希望“灶神”多讲好话,“上天说好话,下凡吉祥”。
“送灶”的祭祀形式在《海宁府志》手稿中也有描述:“以煮糖、年糕为供品,祭祀后将旧灶、牌子置于境内,在炉中焚化,称为“送灶”。”勾灯制”就是把旧灯罩改成路肩,把旧东西放进去,然后烧给“灶神”。
“送灶”所用的食物,如糖年糕、红豆糯米、酒醅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红豆糯米饭是海宁很多家庭做的,而酒酿是糯米做的,很甜。
过年打年糕有压力。
从农历12月25日到28日,这几天基本都在为“过年”做准备,比如酿年酒、杀猪、腌腊肉、做年糕、做竹笋、烤抓鱼。打年糕是比较重要的习俗之一。海宁打年糕的习俗并不一致。东西方年糕都是用石臼打出来的,口感紧实顺滑,可以清明存放。中央斜桥等地的年糕一般都是手工制作的,味道比较田园。打年糕需要淘米、泡米、碾米、蒸米、揉米、印花、风干、泡米等一系列工序,很多都很有意思。比如打年糕那天,全家人一起上阵,家里的孩子一边玩一边看,期待大人给一个又香又热的“饼头”吃。当然,“饼头”可以做成各种小动物。
第一块年糕必须是元宝形状的“年宝”,以示吉祥。铺好的年糕摊放在蚕匾里,红花上印着叶子做的记号,也是家里孩子最开心的事。晒年糕一定要有技术经验,铺年糕的蚕匾要铺上稻草和床单。要保持体内循环通风,不通风防燥。年糕的干燥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太长了会发霉,太短了浸入缸中会脱皮。石臼制作的年糕大多是大年糕的形状,冷却后切成几块,形象略逊于手工年糕。
元旦最初被称为新年。
春节,又称元旦、元月节、新郑、元旦等。在清代,海宁俗称“元旦”。《海宁市志》载:“清晨至凌晨,燃放鞭炮,意为大声开门。万一是单音或者哑炮,一定要加一句吉祥话:单音表示‘一举升职’。哑炮说‘保持安静,发大财’。有人加一个,叫‘成双成对’。男人们互相鞠躬,互道“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女人们互相祝贺,互相说“知足常乐”。这一天有很多禁忌:不扫地,晚上不点灯,不喝汤吃米饭,不打骂孩子,不动刀,不倒厕所,不煮饭(只吃隔夜饭),不倒污水等。旧时尚有“头上烧香”、“十殿烧香”、“斋佛”、“吃青果茶”等习俗,现已过时。”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和除夕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以前家里拜年是这样的顺序: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唐。
大年初一,晚辈会给长辈拜年,祝他们幸福如东海,长命百岁。新年过后,按照惯例,大年初一去亲戚家拜年,大年初二去公公婆婆家拜年,大年初三去亲戚家拜年。另外,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居之间也要互相拜年。
最优雅的“过年”习俗
写春联、贴春联是最优雅的“过年”习俗。春联俗称“门对”,也叫“春帖”。它最早的形式是符涛,开始于约1000年前的后蜀时期。到了宋代,对联写在红木板上,开始流行。从此,每到过年,家家都有贴春联的习俗。多年来,文化部门组织书法家写春联,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习俗。《夏川》续集中所谓的“写春联,贴墙”,突出了“写”字。其实没必要太在意字迹的好坏。年夜饭只要买红纸、毛笔、墨水,一家人守到老就轮流写,真正体现了祥和喜庆的气氛和意义。
此外,还有贴门神、贴年画、贴福字等习俗。近年来,“福”字又开始流行,不分场合,追求新奇。明清虽有倒贴“福”字的习俗,但这就好比过节忌打碎碗杯一样。一旦在地上被打破,必须马上说“岁岁平安”,这是事后对民众的一种智慧补救(心理安慰),而非本意。因为可以说“破(破)则安”的“福”字反过来了,这是一个道理,故意把杯子打碎岂不是笑话。“福”和“道福”虽然读音相近,但语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