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书籍、读书笔记
看完一部作品,相信大家都收获了不少知识。是时候写读书笔记,做记录了。但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对教育类书籍(8本精选书籍)的读书笔记,为你整理。欢迎大家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1假期,学校安排阅读谈经验,略读推荐书目,集中阅读教育专著《给老师的100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爱的教育》等。相比平时的教育,我有了一种感觉,一种* * *的声音。这些书不仅教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还教我们如何做人。
首先,做一个有事业心的老师
海纳百川,海的浩瀚无垠。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应该是一个有进取心的老师,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有史以来第一次,教育服务于不可知的未来。师生之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老师们第一次因为经验丰富而不得不扔掉架子,虚心向孩子学习。这是一个我们不敢看又不得不看的画面。这个时候老师有一桶水是不够的。”
面对我们的学生和他们突如其来的新花样和新想法,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我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这时候你要在心里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学生了。教育新形势下,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学习是必由之路: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心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浮躁;从错误中学习,从合作中学习,从探究中学习。
第二,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给老师的100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包容了种子,才有收获;海容江河,所以有浩瀚;天空包容云朵,所以有样子;人生原谅遗憾,有未来。包容就是承认孩子的差异和未完成的状态。
教育要从宽容开始,宽容对待你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的喜悦;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宽容,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当教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时,他们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讽里有爱迪生。”
这样对待工作,这样对待生活。人生难免有很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见面,难免会有一些误会。但如果你能以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一个生活的智者。
在假期里安静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老师,我尤其应该多看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愿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2第一次讲座结束后,梁校长给了我一本《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虽然只看了一遍,但是其中提到的一些说法和提供的实际案例确实让我有所感触。
数学概念不是老师讲的,而是学生自己学的。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参加具体的数学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学生也需要体验和体会。老师讲的概念大多会成为学生做题时的短时记忆或记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概念的形成,积累并逐渐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才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认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在不断的应用中巩固,在巩固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从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迁移所学,达到知识的延伸。
要有效提高计算能力,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计算能力的形成同步发展。
很多知识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很容易,但是如何通过教学把这些我们一看就懂的知识和方法变成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法,这正是一个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教学生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情感态度、心理特点等等。比如,小学生的思维已经从具象思维逐渐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但初中生的思维仍然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需要通过演示、操作等方式直观地进行教学。,逐步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就像课件中提出的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一样,需要我们去理解和总结。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也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密切相关。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可以更好地安排教学环节、内容、难点等。
目前对数学教学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对数学教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3《帕夫利中学》有这样一段话:“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有,但如果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需的书籍,或者人们不喜欢书籍,对书籍漠不关心,那么它就不能称为一所学校。一个学校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很差,但只要有书,有能经常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之为一个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氛围会影响学生、学风和校风。”把每一个学生带进书的世界,培养对书的热情,让书成为知识生活的指路明灯——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在教师自身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如果你的学生觉得你的思想在不断丰富,如果他们确信你今天说的不是你昨天说的重复,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学生的精神需求。"
书籍,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被后人认可和接受的经典,是影响学生心灵发展的最好、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介。书籍是通往灵魂的道路。读书可以把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没有这样的阅读,人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所以没有什么可以取代书的作用。好书是自我教育的老师。苏霍姆林提出:“我坚信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它表明他可以用最高的尺度来衡量自己——那些最终拥有崇高思想的勇敢者的生命。”
教室外千山万水,读书多色彩。赶紧打开阅读这个人文教育的窗口吧!优秀的书籍是学生与古今中外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对话的桥梁。只有通过这座桥梁,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出原本狭小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无尘云烟,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字和言语中聆听伟大心灵的脉动,感受言语世界的神秘,为语文和人文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少点烟酒,多点书卷气,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麻将桌上或者吃喝上,还不如看书!”爱读书!读书可以找到我们迷失的方向,陶冶我们麻木的性情,打开我们智慧的大门。让书香伴随人生,让书香永远飘在我们心中。
教育书籍阅读笔记4今年夏天,我读了吴菲老师写的《给青年教师的书》。打开《致青年教师》的目录,熟悉的文章浮现在眼前,让我产生了继续阅读的兴趣。拿着这本书,就像在和一个智者交谈,让我的头脑不断受到感染,思想不断受到启发。致青年教师分为六个系列:做一个胸怀宽广的老师,不要着急,心中有学生的心,尊重常识,永不放弃理想,播下善良的种子。作者从这六个方面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备的理想和素质。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也意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我对我的职业生涯负责。我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就像吴菲先生说的,成为“两者之一”,也就是成为一个思考者、学习者和实践者。所以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只有在工作中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而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是书的朋友,勤奋,博学。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有足够的自信,也才能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为学生照亮他们的人生道路。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快,知识面广,兴趣多。如果我们的老师停留在以前所学的水平,就会与学生疏远,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老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比学生高很多,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不需要什么都精通,但至少能过一些。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的老师应该比学生更擅长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为他们照亮人生之路。
吴菲老师的故事对我帮助最大,因为他用爱买了爱。老师需要用爱来教育学生。吴先生非常讲究语言艺术。吴老师邀请学生到办公室,一般都会说:你愿意来我办公室玩吗?这种提问既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也表达了他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久而久之,学生会用爱心对待身边的人,学会待人之道。所以,我们心中要有学生的心,用爱去关心和教育他们。
让我们用坚持和热情走在教育的路上,不用华丽的语言,低调的保持对教育的坚持;你不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你在育人的过程中享受着快乐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希望能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类书籍阅读笔记5最近看了《致青年教师》这本书。该书通过一个个案例讲述了青年教师的诸多困惑,从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以及对教育的深刻阐述...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别担心》这篇文章。你为什么这么不耐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就是“慢”教育。教育往往不快,不能急。
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些事情。于永正老师宣扬语文要做好三件事:读、写、写。让学生爱上阅读。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不太可能学习太差。反之,不爱读书的孩子学习起来会更困难。孩子越难学,越应该读。读书可以教会他思考,思考会成为激发智力的刺激物。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是出于对分数的追求,像猴子种果树一样急切,语文课变成了培训班,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有的是基础知识,有的是读短文。但是,孩子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很多孩子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还写不出一篇流利的作文。因为做题浪费时间,学生阅读、思考、说话的时间大大减少。有些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成为课堂上的听众,所以课堂上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久而久之就变得沉默。有些孩子甚至懒得思考,等待老师和同学的回答。与其吃力不讨好地做题,不如单纯地学语文,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练字、看书、写日记、读完有感觉。师生们也放松下来,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育是一门缓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君子三代。如果不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将来很难成为有用之才。
良好的教育需要耐心和智慧。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等待、耐心、冷静、包容、期待”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教育不是做泥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或者马上完成。春风和雨的教育胜过急功近利的教育。只要我们有爱,有耐心,倾听布鲁姆的声音,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作为一个刚入职半年的新老师,《致青年教师》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偶然选择了这本书,也听过很多人表达对它的喜爱。直到我自己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本书包含了作者多年的教育经历。通过他的经典案例分享,解决了我在教育方面遇到的疑惑。本书层次分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青年教师入职的困难,以及困难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可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
吴菲老师的书涉及面非常广,里面包含了他的很多教育观点,而且出发点也不尽相同。有课内和课外与学生的交流,也有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正因为如此,堪称新手教师用书。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帮助读者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困难,还从教师的现实生活中分析了这些困难的原因,让读者感同身受。这是非常罕见的。如果不长期做一线老师,到处仔细观察老师的工作细节,是无法像做手术一样准确把握的。这使我在得到宝藏时深深地敬佩吴菲先生。
这本书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它通过大量的实例,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也帮助了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弥补了新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经验的空白。新老师不可避免的倾向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他们不理解学生的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如何解决这样的困难。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使用正确的方法,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在实际应用中事半功倍。教育是一门先进的工程技术,它的对象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孩子。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教育中的困难。
感谢这本书。通过阅读,我相信我能在下学期的教育中成为一名成长的教师。同时也希望自己能真正把这本书里的智慧转化为个人的实践能力,应用到教学中去。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7为什么我的课成绩这么差?为什么我经常感到无助?我应该对我的学生采取什么态度?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这些问题在我当老师的两年里一直困扰着我。读吴菲老师的《致青年教师》,有时能抚平我浮躁的心情。虽然吴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和他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完全解决我的疑惑,但也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放慢脚步,用心看学生。
让自己慢下来,聚精会神的看着学生。首先我要放下急功近利,平静心态。学生作为人存在于世界,他们有感情,有生命,不是做出成绩的机器。
在追成绩的路上,我应该放慢脚步,用心去看学生的生活。他们有的家庭不健全,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有的是外地的,没有朋友和玩伴...尤其是我是一名初中老师,面对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我想在课余时间偶尔和学生聊聊生活,把课堂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就像书中提到的涉及“离婚”的案例。“学生在我心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温暖。我觉得这是教育的基本点。
我应该放慢脚步,用心去看学生的情绪。经常不理解学生的行为,经常抱怨学生不成熟。看了这本书,他们的想法变得可笑。他们自己也是孩子。我急着让学生们快点长大,让我“着急”一点,却始终没有找到吴老师笔下的孩子们的天真活泼。他们愿意表达,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他们有时无情,有时脆弱胆怯,他们不是成年人,但他们也有尊严。我要反思的事情太多了。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他们是孩子。慢慢长大也无妨。“揠苗助长”永远不可取。我是向导,也是同伴。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想法,是我需要学习的方式。
我应该放慢速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总是有自己的学习状态。他们是个体,不是整体。面对全班同学,我常常忽略这个事实。每个孩子的学习速度都不一样。放慢速度,看每个学生上课的表情,听他们的讨论和回答,问他们课后的感受,训练我自己的语言,让每一句话都简洁易懂。这应该是我需要学习的。
“教育和教学是一门‘慢’艺术,”吴菲老师说。我觉得我应该放慢脚步,认真面对学生,走进他们,全心全意地关心他们,在“慢”的过程中帮助孩子稳步快乐地成长。
教育用书札记8《致教师》是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写的。朱老师从“当老师的理由”、“如何书写教师的精彩人生”、“如何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等四个方面为教师解惑。当我作为一个新手老师看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困惑都在书中得到了解答。感觉就像一个导师在指引我,让我拨开迷雾,看清前路。
朱老师在书中提到,新教育教师有三宝,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这种三专模式来源于国外三大学派,一是基于阅读的“专业指导”模式,二是基于写作的“研究反思”模式,三是基于同伴互助的“教育生态”模式。通过专业的阅读、专业的写作、专业的发展,同体的教师可以锻炼自己,实现专业的发展。
首先,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的。读一本好书是在与智慧对话,并要求伟大的人学习。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各种知识。孩子越小,他对老师的期望就越高。他会把老师当成百科全书去求十万个为什么。在他们看来,老师什么都懂。教师如果没有广泛的知识面,不能及时回应孩子,就会失去人格魅力。所以要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么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呢?主要有两类: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书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与学密不可分。什么是善于思考?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深度、速度、灵活性和创造性。作为老师,要积极锻炼自己的思维,比如思维导图。但最重要的是师生写作文,即教师通过教育日记、故事、案例来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让自己更加自觉地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我们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闪光点。无论你在哪里,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讨论、交流,互相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学校,建立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如果我们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教育生活中反教育自己,用教育提升自己,成就自己,那么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