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材暴露了你的阶级”,暴露了智商。

在那个以貌取人的时代,胖一斤是罪过。

的确,现代人很匆忙,看电影“三分钟解说”,看名人解读,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优秀的内涵。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会根据获得的第一信息来判断他人,而外貌——脸和身材——恰好构成了人们的第一印象。

于是,就出现了“你的身材就是你的阶级”的论调。

从“身材是一种实力”这个论点出发,得出的结论是:你胖是因为你穷,没有自律。判断一个人的阶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身材。

几千年前,孔子告诫他的弟子不要以貌取人。几千年后,我们开始学会从远处瞥一眼对方的身影,推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这种判断方式简单快捷,却极其粗暴,抹杀人性。

当这种说法主导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标准时,那些因为遗传或心理因素而患上饮食失调的人,那些天生骨骼肌肉注定练不出马甲线的人,就被贴上了“劣等”的标签。

身材不是判断阶级的标准。

“一个人对宠物好,不代表对人好。对兄弟忠诚,不代表对爱人会专一。孝顺父母不等于对妻子温顺。很多时候,一件事只能代表一件事。”

身材和阶级的关系不是正的,不是负的,而是不相关的。

富人中有胖子,穷人中有瘦子。一个大腹便便的学者可能会因为作品而受人敬仰,一个有六块腹肌的家教可能会每个月把所有的工资寄给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父母。

高的身材不好,所以他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韩红的身材并不好,这并不妨碍她在歌坛的地位。

前段时间,周杰伦因为“胖”上了热搜榜,网友调侃他,他的侧面变得和正面一样宽了。

然而这丝毫不影响费伦在乐坛的影响力。新歌《等你来上课》在朋友圈爆了。发布11天后,网易云音乐评论已达11万。

这个人承包了8090后的青春。即使他很胖,他仍然受到粉丝的喜欢,因为一个人持久的魅力绝对不仅仅是他的外表。

判断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只看他的身材,未免太狭隘了。

好身材不仅仅属于富人。

运动没有门槛,也不用请私教来瘦身。

有人说,因为穷人经常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没有时间控制饮食和运动,不像富人可以花时间和金钱,上私教健身。所以,“瘦是穷人买不起的奢侈品。”

说这话的人可能忽略了:有多少人花几千块买了健身房年卡,一年却去不了几次,白白浪费了钱。

有毅力的人都想健身,想瘦,昂贵的健身房不是唯一的选择。在健身应用的讨论区,不花一分钱练出好身材的人比比皆是。怎么能说瘦就一定贵呢?

自律的人不一定身材好

一个人身材好,你可以说他自律,有意志力。

但一个人状态不好,不代表他不自律。不去评判自己身材矮小,这是对人最基本的教育。

钟汉良早餐只吃了一块面包和几个蘑菇,这位大表哥曝光的食谱让人惊呼“不人道”。彭于晏雨燕苦练体操,出演《滚吧,阿信》,明星的身材是汗水换来的。

对他们来说,良好的形象和身材是他们出售的明码标价的“商品”。如果没有好的身材,他们可能会失去粉丝,失去出现在镜头里的机会,失去谋生的手段。

但是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需要碳水化合物来维持身体运转。

明星们也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健身房锻炼,因为那是他们不得不“忙”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普通老板来说,从边际效应来看,如果他能花一个小时在健身上,花在健身上就太不划算了,所以他能健康的活着就够了。

高中的时候,班上学习最好的女生是个胖胖的女生。高中三年,她每天六点五十分准时出现在教室上早自习。

学期伊始,语文老师要求大家每天在节选中积累一篇议论文材料。期末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拿出了满满一整本书的节选。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她因为胖而不自律,怀疑她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当黄磊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人们感叹“时间是把杀猪的刀”。?

那个留着长发、眼神忧郁的文艺青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腰围超重、身材畸形、不再配得上脸的中年男人,围着火炉转。参加综艺节目时,跑不动、气喘吁吁、体力不支、不得不头脑风暴的场景成了节目的笑点。

中年发福,每年稳步增肥几斤,但这个放下体重的中年男人,却成功戒烟25年。这难道不是自律的体现吗?

图的不是暴露阶级,而是暴露说话人的智商。

胖子不应该承受这个世界的敌意。

这个世界总是敌视胖子,胖几乎注定人生悲剧。胖成了耻辱,提前刻在每个胖子的墓志铭上。

在《这就是我们》中,二胎凯特是一个从小就生活在体重阴影下的女孩。

小时候苗条的女生都嘲笑她胖,不想和她玩。这种自卑心理一直延续到成年。她害怕身体歧视,在机会面前退缩,不敢接受男生的表白,不敢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美丽的声音。

从小她就羡慕妈妈苗条的身材。这种羡慕渐渐变成了嫉妒,最后变成了对母亲的疏远。她偏执地认为她母亲总是吹毛求疵。她拒绝在母亲面前唱歌,认为自己是母亲不完美的作品。

她节食一周只瘦了一斤,甚至绝望地考虑过做减胃手术。

在“胖就是输”的压力下,很多人和凯特一样,走上了瘦身健身的病态之路。

一味追求低体脂率,最终会导致激素分泌水平下降,甚至不孕不育。

当体脂率低于17%时,女性的月经周期和生殖功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胖不是原罪。比保持身材更需要的是自我认同。

因为某种审美主导了主流,所以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框在主流审美的狭小牢笼里。

一个人会因为“与众不同”,或者以“他不努力”为名,就被社会歧视欺负吗

80多年前,希特勒创立了“优越民族”理论,种族的好坏决定了平民的生存权。如今,当身材从追求变成底线,先天基因也决定了普通人被尊重的权利。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抵制身体歧视带来的伤害。

2016年,有着56年历史的芭比娃娃制造商美泰宣布结束传统美学,生产各种形状和肤色的芭比娃娃。

新一代芭比娃娃将拥有四种体型、七种肤色、22种瞳孔颜色和24种发型。

此前,芭比一直饱受诟病,人们指责过于性感的外形和过于完美的身材必然会让女孩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让模仿芭比的女性患上厌食症。

一味追求身材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这已经失去了健身的初衷——享受生活。

2014年,维多利亚的秘密曾经拍了一张引起全世界愤怒的海报。几个肩膀瘦削的模特并排站着,海报上印着“完美身材”的字样。

三名英国大学生发起请愿活动,要求维多利亚的秘密撤回广告,并向公众道歉。

他们认为维多利亚的秘密的行为会引起女性对自己身材的不安全感,是一种宣扬狭隘审美观的文化逆流。

一些“身材差”的女性自发走到镜头前,拿着另一张海报,用自己的乐观和自信展示自我接纳。

为了反对身体歧视,许多人自发在推特上创建了“身体积极#”标签。如果你在Twitter上输入这个标签,你会看到很多胖女孩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身材。

这位名叫吉尔·科尔斯维尔(Jill Colesville)的博主的推文代表了这些胖女孩的宣言:

这是你每周的提醒:你真实的外表是完美的。你不是生来就讨厌自己的肚子,也不是生来就以自己的胖为耻。这就是人们告诉你要讨厌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制定自己的审美标准,然后用这个标准来管理和接纳自己。

不管是身材还是别的,追求永远不会结束,但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当你能真正接受自己的时候,你就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