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配方叉烧

文章传世,峨眉高于他人。

苏东坡,一代文豪,堪称北宋文艺界的代言人。现在在百度里随便输入苏东坡的词条,就会得到以下信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但是,苏东坡在民众中的形象并没有那么刻板。反而因为他擅长文艺,擅长烹饪,幽默豁达,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暖心可爱的大叔形象。

文字能散发出玫瑰般的芬芳,能把世间的事物升华成璀璨的星辰,从而流传千古。同样,面对饕餮盛宴,苏东坡的文化吃法也不叫吃,叫美食。

以书为翼,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个有趣的灵魂,穿越到几千年前,穿越他的美味厨房。

以苏东坡的风格,如果能和他共进晚餐,应该不会请我们吃:清蒸羊肉、清蒸熊掌、清蒸鹿尾、花烤鸭、烧鸡、烧鹅、红烧盐水鸭、酱鸡、松花小肚、腊肠等等。一个太贵,一个太俗。

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苏东坡,他饭桌上的菜,一定会绽放出和诗一样的魅力。

1:红烧肉、东坡肉;

洗干净锅,没水,柴火抽不起。

不要等他熟了再催他,热度够了他就美了。

黄州好猪肉,价格便宜如粪土。

你不肯吃,穷人不懂做饭。

早上起来打两碗,满满的,根本不用担心。

——《猪肉颂》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苏东坡因身陷五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代)。当时社会上以羊肉为主,黄州闭塞贫穷,老百姓吃不起羊肉,也不知道猪肉的烹饪方法。苏东坡上任后,亲自上演了一场欢乐厨房秀:铁锅大灶,小火慢炖。一顿好吃又便宜的饭,靠亲身实践传授给百姓,后来演变成肥而不腻的东坡肉,于是有了这样一首《猪肉颂》。

如今,在苏东坡的家乡眉山,随处可见街边小店出售的东坡肉。历史再次证明,店面招牌再浮夸,也比不上有内涵的文化品牌。

2:水煮鱼

还是在黄州,因为土地在河岸上,黄州盛产水产。苏东坡在黄州时,写过《烹鱼之法》一文:

“在黄州,自己做鱼就不错了。方法:用新鲜的鲫鱼或鲤鱼在冷水中处理鱼。如果把盐放进教室,可以用莼菜写字,但还是泥。葱白数梗,不盖,煮。姜、萝卜汁、酒各一点,三者等量,拌匀。等熟了,吃橘子皮就好吃了。”

内容很详细,基本相当于一个菜谱。但至今仍在湖北长江流传的“河水煮鱼”的做法,与几千年前苏东坡的做法如出一辙:将鲜鱼收拾干净,将鱼切成刀,放入沸水锅中用小火焖煮,锅内同时加入姜、葱、桔皮等调料,出锅时加盐,使汤洁白爽滑,口感极佳。

3:炖河豚

竹林外的两三朵桃花,水里的鸭子,它们首先注意到了春天的暖春。

沙滩上长满了艾草,芦笋也开始发芽,河豚正准备逆流而上,从大海游回河流。

这是苏东坡为好友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作的一首诗,也曾出现在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上。但是原画里没有河豚。所谓“正是河豚欲上绝顶之时”,不过是对苏东坡美食的深刻记忆罢了。

因为苏东坡在常州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吃河豚至死的笑话。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孙毅在他的《秀子》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东坡居常州,颇嗜河豚,而士大夫精于烹鱼,故需招东坡享用。妇女和儿童聚集在屏幕后面,想闻一个词。东坡咀嚼良久,默不作声。主持人阴沉,荧幕后的布景失望而互相照应。东坡突然大声叹道:“死也值得!”我们在一起很开心。

不过,地处江南的常州现在饮食偏甜。我不知道苏东坡当时吃的河豚是红烧的还是炖的。据他的学生章雷在《明道》杂志上说,长江里的土著吃河豚,“不过是用藜蒿和竹笋,也就是芦苞和莼菜煮的。”所以,苏东坡要不是亲自品尝三鲜炖河豚,也不可能写出“芦蒿满地芦芽短,是河豚欲上之时。”这样一首诗。

4:烤羊排

宋哲宗邵圣元年间(公元1094年),苏东坡因新党与旧党之争被贬广东惠州。宋代的广东不是今天的改革开放城市,但那时候也是蛮荒之地。惠州城里卖猪肉的人很少,唯一的菜市场每天只杀一只羊。苏东坡说他“不敢与官争买”。

然而,基于他对食物的执着,苏东坡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新的吃法。因为羊骨头之间的空隙小,棘间的羊肉完全挑不起来。苏东坡低价买了羊骨头后,先煮熟,再浇上料酒,蘸上盐,放在火上烧烤。因为羊骨头里肉少,烤好后需要用竹签挑着慢慢吃,所以要“挑一整天”,吃起来像螃蟹。

身处逆境的苏东坡,此时也不忘与弟弟苏辙分享。他激动地写道:惠州地广人稀,但每天都有一只羊被杀。骨头之间还有一点肉,煮熟了撒上热气,随意用酒和盐烤,吃的清淡,整天剔牙,如蟹爪。我儿子在教堂已经三年了,他长满了牙齿和骨头。欺负完他怎么会知道这种味道?虽然这是个笑话,但是很能用。但是被狗喂食并不愉快。

他不仅详细介绍了烤羊排的制作方法,还在最后想起了自己的幽默,因为他义正言辞,得罪了朝廷的同僚。因为一块羊排,他甚至得罪了惠州所有的狗。不归之河,古今有几个人能在逆境中如此淡定?

5.炖牡蛎:

三年后,苏东坡被放逐到海南岛,那是无数人心中天空中诗意的一隅。但苏东坡当年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及生活近乎原始的黎族。

当地的原住民可能对这个陌生人的诗画没有太大的兴趣,但苏东坡乐观豁达的天性最终感染了他们。在他们的指导下,苏东坡这个之前一直生活在内陆的文豪自学了生蚝,从此感受到了海鲜的美味。他甚至写信给朋友介绍生蚝,还不忘调侃:“如果中国和朝鲜的医生不知道这件事,他们会害怕迁徙到南方来分享这种味道。”

现在看来,苏东坡显然是个追求食欲的食肉动物。从心理学上分析,食肉动物通常容易相处,乐观豁达,具有很强的浪漫性格,这无疑是对苏东坡性格的最好诠释。

红尘漫漫,人生苦短。苏东坡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美食,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言行给现代人树立了一个标杆:面对人生意想不到的挫折,他需要用几分从容与人生对话。用一点超脱践行人生的豁达,用一点淡定融入人生的热闹,用一点淡定体味人生的宽广,用一点淡定活出人生的无限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