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你对先秦时期人们的饮食了解多少?
中国素有“烹饪王国”之称,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烹饪、煮、蒸和炸...只要是食物,就能做出各种味道。追溯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诗经》。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载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天文地理、民俗风情、战争徭役等等。可以说《诗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诗经》中有很多关于饮食的描写。据统计,关于饮食的篇章多达46章,《诗经》有311篇。下面,我们来说说《诗经》中的饮食文化。
《诗经》中的粮食作物种类丰富。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就以谷类为主。我们常说的“五谷杂粮”,就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需要提到的是,不仅有“五谷”,还有“六谷”、“九谷”、“百谷”,如小米、糯米、小麦、麻、大豆、小麦等,都是常见的粮食。
《诗经》中,“粟”、“黍”、“稻”、“麦”等五谷类词语反复出现。潇雅新南山说:“边陲有翼,粟有或有”,而周松呢?在西Xi,有一句话:“当你领导一个农民,你将传播一百个山谷。”“粟、黍”常放在一起读,既代表农作物的总称,又表示它们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百粒”也表示粮食种类的意思,说明在周代,农作物的种类已经相当丰富多样,人们对粮食有了明确的概念分类。
然而,虽然谷物的种类很多,但由于当时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们种植的谷物并不足以满足人口的需求,所以采集粮食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么人们是如何收集食物的呢?有哪些种类?
《诗经》中对采集食物的描写主要是蔬菜瓜果,当然也有采集肉类的。《诗经》中记载的蔬菜水果,有些是从野外采集的,有些是人工种植的。肉通常需要通过捕鱼和打猎来获得。
1.野外采集,多为野菜。
《诗经》中提到的野菜,如野豌豆、荠菜、墨菊等,主要是野菜,多采自田间地头。例如,《周南关雎》写道:“关雎鸠在河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左往右挑。”
漂浮的心
说到这首经典的《千古绝句》,我想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美女的形象,而不是一些重要的信息点。本文所述的“荠菜”是一种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或生长在土壤中,可以食用。众所周知,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一般不容易采摘,所以作者用“左右采摘”这个词来形容,意思是反复的动作,说明野菜也是很难采摘的。在诗中,作者把难以采摘的“荠菜”比喻为“美”,说明美好的东西是很难追求的。
2.人工栽培,多为水果。
《诗经》里的果实大多是人工种植的。《冯伟园中有桃》说:
“园子里有桃子,其实是一道菜。我的心在担忧,我唱啊唱...花园里有荆棘,但它实际上是食物。”
《尧》,水果,作者说果园里全是又大又甜的桃子,可以吃个够。这里的果园,当然是指有人照看和照顾的果园,否则肯定不叫果园。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人工种植果树,就像他们知道如何种植粮食作物一样。
此外,少量果实采自野外。比如七月,风中写道:“六月沉郁刺”,这里的“刺”是指“欧李”,一种果核大、肉少、味酸的水果,是典型的野生品种。
3.渔猎,肉类食品
《管子轻重丁》:“渔猎酬,蒸为食。”自从人类学会制造工具,就进入了狩猎文化时代。通过渔猎获取食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
据统计,《诗经》中提到的鱼多达18种,如鲤鱼、鳊鱼、鲨鱼等。《周松钱》:“池塘里有许多鱼:有鲱鱼、金枪鱼和鲤鱼。这句话里提到的鱼有好几种。在当时,鱼被视为生育的代表,通常被用于祭祀等活动中,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除了钓鱼,我们来谈谈打猎。在原始社会时代,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是狩猎和采集,生活模式类似游牧生活,“靠野草为生”。当一个地方的可用物质资源被聚集耗尽时,人们会搬到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他们的生活。
所以,吃肉在当时是很平常的事情。农耕时代,人们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而由于森林和草原被大量破坏,鸟兽也跑得无影无踪。此外,当时劳动力主要投入农田耕种,人们外出狩猎的时间和次数较少,所以肉的来源也减少。于是,出现了“庶人吃菜拜鱼”的现象。
你什么意思?意思是普通人只能吃蔬菜,只有到了祭祀的时候才会用鱼。人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后,老百姓受农耕之苦,能过上大鱼大肉生活的大概只有统治阶级了。所以后来出现了“肉食者”这个名词。《诗经·冯伟·伐谭》中写道:“不猎不猎,胡占儿朝廷有县吗?.....如果不打猎,胡占儿的朝廷里有县鹑吗?”“Xi”指的是猪獾,“鹌鹑”指的是鹌鹑。这首诗主要批判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行为。
种出来的粮食,自然采集的蔬菜、肉类等食材都要煮熟,那么当时的人是怎么做饭的呢?有什么意义?
《诗经·潇雅·楚茨》中说:“羊和牛很多,我以前尝过。或剥或挂,甚至...Cun(意为用火煮),为了孔硕,或烧或烤。”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祭祀活动的场景。人们仪态端庄,将所有牛羊洗净后,带去祭祀冬秋。有人负责屠宰,有人负责烹饪,有人负责盛菜,有人负责烧烤,做菜的厨师谨慎敏捷,装肉的容器很大...由此可见,当时的宴席场面非常热闹,这也说明当时人类的烹饪技术已经非常高,极其精湛。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烹饪方法和食用容器。
1.烹饪方法
“烧焦”和“烧烤”指的是燃烧和烘烤,也用来指所有的烹饪。《战国策》中提到:“齐桓公熬夜,夷雅患焦灸,五味使之。”这里所说的“焦灸”是指烹饪食物。据说齐桓公半夜身体不适,所以怡雅为他做了美味的食物。齐桓公吃饱后,一直睡到天亮。
回过头来看,《诗经》中“或焦或炙”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烹饪方法。起初,“焦”指的是在火中烤肉。大致情况和我们今天说的烧烤差不多,指的是肉的烧烤。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烧烤水平肯定达不到我们现在的水平。所以当时的烧烤主要是对牛、羊等动物进行简单处理,放入火中烹饪。但是,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烹饪方法已经非常多样了。
2.餐具
“飓风?王淑玲:“我的儿子,钱都已经练好了。"
“Gou”(güu),会的意思;Biān,竹制礼器,主要用于盛放果脯;“豆”指的是器皿,不是黄豆,主要用来盛酱料或腌制食物。如果你想见那个女孩,你必须先摆好桌子,摆好酒席。由此可知,当时的人们在食具的选择上也是很有讲究的。用什么样的食物和什么样的器皿来装食物是一所大学的问题。
《诗经》中出现的食器主要有豆、仓廪、居、筐、大屋等。例如,篮子或罐子用来装蔬菜,大房间用来装大肉食物,鼎用来烹饪食物。前面提到的“为孔硕”是指盛放食物的鼎或祭祀用的器皿非常大,是盛放食物的一种器皿。
另外,饮食礼仪也是比较讲究的一个方面,因为篇幅原因这里就不讨论了,以后有时间再讲。
标签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诗经》是一部经典而伟大的历史百科全书,是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时人们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诗经》中记载的谷物种类繁多,果蔬品种更是多种多样。通过《诗经》看先秦时期人们的饮食,可以大致了解当时劳动人民的饮食和生活状况。总的来说,那个朝代的劳动生产率虽然还比较低,但并不影响人们对食物的追求。先秦时期的人们对烹饪和饮食器具十分讲究,这反映了时代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