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十大经典硬菜
生煎猪肉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由于历史原因,创始人郑兴文根据烹饪方法将传统的焦猪肉片改为糖醋猪肉片,并命名为“煎猪肉”。但俄语中“包”和“宝”的发音是一样的,久而久之,煎炸猪肉就被传为锅烧猪肉。刚出锅的锅包肉端上桌后,鼻子和舌尖同时尝到了酸甜的味道和猪肉的鲜香。这种复合味道瞬间充满口腔,让人大呼过瘾。历经百年,几代改版,卤肉发展出了几个版本,如哈尔滨糖醋卤肉,辽宁番茄酱卤肉等。,无论哪个版本都是适口的。
茄子、土豆、辣椒,这三种食材堪称东北三剑客,最受欢迎的方法是地三鲜。生地黄色、香、味俱佳的关键在于烹调的技巧。茄子、土豆、辣椒,口味、质地不同,分别炒熟,所需时间也不同。炒菜后,经过简单的烹饪,菜肴看得见摸得着,色泽鲜艳,味道惊艳。哪怕只有一盘生地黄,你也能津津有味地吃下两碗米饭。
东北有句老话叫“女婿新到一鸡吓魂”,意思是东北地区对尊贵客人的最高礼遇是杀鸡,所以鸡炖蘑菇是东北家宴中规格最高的菜肴之一。香菇炖鸡是一个统称。东北自然资源丰富,蘑菇种类数不胜数,如比较常见的红菇、榛蘑、草菇、平菇等。,但榛蘑是首选。炖鸡菇采用新鲜笨鸡,配以顶级香菇,只需要几勺东北酱油。即使不加清新剂,炖鸡炖蘑菇汤也是鲜美可口。
对于最喜欢冬天的东北人来说,每年冬天他们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用自己的大铁锅炖成一锅又香又暖的炖菜,里面放着各种食材。其中铁锅鹅算是炖菜中的硬菜。近10斤鹅切成大块,和土豆、粉条一起放在锅里炖。配料充分吸收鹅的脂肪,使其极其美味。鹅肉醇厚有嚼劲,再配上几块玉米面饼,别提多好吃了。非常适合冬天。如果你有幸去东北,记得尝一尝。
东北天气冷,炒菜出锅不久就凉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东北人爱吃各种炖菜。除了常见的鸡炖蘑菇、铁锅炖鹅肉,酸菜猪肉炖粉条也是东北特色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炖煮,酸菜、五花肉、土豆粉条混合在一起,鲜美爽口。
杀猪菜,原本是春节前东北农村吃的一种炖菜,后来逐渐演变成东北名菜。其实杀猪并不是特定的一道菜,而是用猪肉、内脏、猪骨等做成的一系列菜。,也可以说是一场小型的全猪盛宴。总的来说,白肉酸菜炖血肠是东北杀猪菜里的经典主菜。放在土灶上的锅里炖,白肉和酸菜煮好后放入全血肠,继续慢炖。开盖后,香味馥郁诱人。煮好后上菜时,一般是一盘白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也可以放在大盆里直接上菜。
在东北,最常见的烹饪方法是“酱焖”。因为东北气候寒冷,这种以口味为主的做法最吸引人,而这种“酱焖”的灵魂就是东北的酱油。酱油不仅适合烹饪和炖煮,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快餐,即使搭配各种蔬菜一起新鲜食用。
东北红烧肉也是东北特产之一。碗底放上菜心或菜叶,既中和了肉的厚重感,又丰富了菜肴的口感和外观。五花肉肥瘦相间,晶莹剔透,入口即化,吃起来没有油腻感。如果配上一碗白米饭,香醇的五花肉和白米饭的香味融合在一起,让人越吃越想吃。
炖鱼是东北当地的一道菜,但是每个地方的炖法都不一样,最有名的就是莫德里的炖鱼。在哈尔滨的郊区,有一个叫莫德里的村庄,它靠近北方的松花江。20世纪60年代初,莫德里村的一对老人在路边开了一家小饭馆,用当地新鲜的鲤鱼、鲫鱼和豆腐以及宽粉炖。味道鲜美,令人难忘。后来这种炖鱼遍布大街小巷,逐渐成为东北的特产之一。东北人喜欢用酱油油炸锅炖鱼,做菜时以蒜为导。莫德里炖鱼将这种风味发挥到了极致,汤汁鲜美诱人。
来到东北,自然会去骨头馆品尝东北的特色美食——酱骨头。有的朋友会说,要啃骨头,排骨肯定是第一位的。它们不腻不腻,吃起来很方便。骨头少,骨头多。东北本地人怎么会对它如此痴迷?其实东北人虽然吃的豪迈,但也有一些细腻的方面。比如南方的大闸蟹用的是八块蟹,吃起来费时费力,但是好吃和好玩都有,酱骨也有。
东北人在东北特有的酱油中加入棒骨和粉丝骨,以及其他佐料进行炖煮。做好之后,酱香四溢,令人垂涎。比起排骨,吃大骨头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用手和嘴。双手紧紧握住大骨棍,吃肉、嚼筋、吸髓一气呵成。真的很过瘾。
很多人以为“炖”是外省知名的“东北炖菜”的精髓,其实就在于这个“乱”,并不是家里什么都扔锅里炖。“东北炖肉”是有秩序的,有一定规律的,按照肉+菜的配方搭配。比如夏秋季节,肉和当季的蔬菜混在一起吃,冬天的时候,干菜和各种肉一起炖,一起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