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镇的行政区划

[2008年代码]360735102:~001屏山居委会 ~200屏山村 ~201长江村 ~202胜利村 ~203山下村 ~204万盛村 ~205新坊村 ~206罗陂村 ~207新富村 ~208长溪村 ~209河东村 ~210亨田村 ~211页背村

屏山村

位于屏山镇中部,地处琴江河西岸,地势较平坦。以驻地屏山圩命名。2003年***有25个村民小组,1070户,4624人。耕地总面积2201.95亩,其中水地1757.95亩,旱地444亩。山地总面积4800亩。1984年改为屏山村。1999年修建了屏山至燕首水泥公路,改善了交通状况。2000年,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了西环路水泥街。2002年,在西环路西边建成总面积6800平方米的屏山贸易城。

长江村

位于屏山镇东北部,在琴江东岸。东部山岗起伏,沿河一带地势低平。东邻琴江镇江背村,南毗珠坑乡竹溪村,西连胜利村,北接琴江镇花园村,现206国道直贯全村。2003年***有19个村民小组,729户,3199人。耕地总面积1884亩,其中水地1476亩,旱地408亩。山地总面积9650亩,森林覆盖率达71%。水域面积31.5亩。1984年改为长江村。长江村中心祠堂后有一樟树,距今约400年,主干直径约2米,高约25米,是长江镇村之树。2006年,开始兴建长江大桥并大规模整体推进长江新村点建设,建成3.5公里“目”环村公路及功能齐全的花台小区。迳口陂温泉,位于村东一公里处。喷水处水温高达53℃,潭内水温因受此影响也达到24℃左右。每年冬春季节,每天到此温泉浴者50人以上。

胜利村

位于屏山镇东北部,在琴江西岸。地势北高南低,中部石山耸立,四周山岗连绵。村部驻寨脚下,距县城12公里,距屏山圩4公里。燕屏公路从东至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东邻长江村,南与珠坑乡的长坑里及该镇的山下村交界,西毗新坊村,北连琴江镇花园村的建坑里公排。2003年***有10个村民小组,382户,1399人。耕地总面积1174亩,其中水地994亩,旱地180亩,属红壤,砂质土,肥力中等。林地面积7600亩。胜利人勤劳俭朴,勇于创新。迳里的陈细毛用心学习西瓜栽培技术,采取地膜履盖法,产量明显增加,且比传统方法提早20天上市,经济效益猛增,如今屏山镇的瓜农全部采用此法。在东风组李凤熙、李凤梧的带领下,胜利村从1989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很快名闻全县,现胜利已成为石城的蔬菜生产基地。

山下村

位于屏山镇东部,在琴江东岸,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以村部驻地洋滩(距屏山圩2公里)坐落在山脚下命名。东与珠坑乡长坑小组、长江村官桥头小组、胜利村吊机石紧,南与珠坑乡乌石头村、河东村干头陂相邻,西北面临琴江河。2003年***有10个村民小组,308户,1162人。耕地总面积945亩,其中水地779亩,旱地166亩。山地总面积378.2亩,森林覆盖率达63.2%。水域面积649亩。民国时期属屏山保联(乡),***和国初期属屏山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山下大队,1984年改为山下村。

万盛村

地处屏山镇北部,东北山岗连绵,西南较低。村部驻坳头,距屏山圩2.8公里。2003年***有18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村,457户,2150人。耕地总面积2007亩,其中水地1847亩,旱地160亩。山地面积3750亩。1990年5月21日改为万盛村。由于水利实施条件差,1986年秋季50%的农田减收,2003年则有60%的农田减收或无收,比2002少收80000多斤粮食。近年来,全村调整产业结构,除了以粮食为主外,大力发展烤烟生产,最近几年年均种植烤烟200亩,平均亩产250斤,总收入达250000元;2006年,万盛村实施烟水配套工程,改善灌溉条件。

新坊村

位于屏山镇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村部驻亭子下,距屏山圩2.2公里。东连胜利村,南邻屏山村,西接罗陂村,北毗万盛村。2003年***有14个村民小组,24个自然村,584户,2545人。耕地总面积1684亩,其中水地1530亩,旱地154亩。林地总面积1180亩,其中果业基地210亩。民国后期属屏山乡,***和国初期属屏山区为新坊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新坊大队,1961年属新坊公社, 1963年桐坪大队并入,1965年属屏山公社,1984年改为新坊村。

罗陂村

位于屏山镇西北部,西北山岗连绵,东南地势稍低。村部驻大石咀,距屏山圩4公里。东连新坊村,南接新富村,西毗宁都县固村镇里村村,北*固村镇中旻村。2003年***有14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533户,2182人。耕地总面积1646.4亩,其中水地1576.4亩,旱地70亩。水产养殖面积70亩。民国后期属屏山乡,***和国初期属屏山区为罗陂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罗陂大队,1961年属新坊公社,1965年改属屏山公社,1984年改为罗陂村。

新富村

位于屏山镇西北部,以自然村新屋下和富头村的头一个字命名,1984年改为新富村。东、西、北部多小山,中、南部较低,宁石公路由本村中部贯穿而过。村部驻塅湖里(村前塅田平阔似湖,故名),距屏山圩2公里。2003年***有14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519户,2500人。全村森林面积占70%。耕地总面积1872亩,其中水地1686亩,旱地186亩。

长溪村

位于屏山镇南部,在琴江东岸,地势平坦。村部驻长溪,距屏山圩3公里。五代十国后晋开运二年(945),赖滔从近村灌头陂迁此。原河旁盛长实心竹,名实竹坝。建祠后,因村临琴江改名长溪。东连河东村狮牯驼,南接亨田村操场里,西临琴江,北靠山下村老屋里。2003年***有21个村小组,867户,3245人。耕地总面积1983.5亩,山地总面积3600余亩。民国后期属屏山乡,***和国初期属屏山区为长溪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长溪大队,1961年属亨田公社,1965年属屏山公社。1961年分设上村大队,1964年上村大队又并入,1984年改为长溪村。长溪村红叶的一直不为人所知,原因就是这里交通不便,极少有游客前来,在婺源旅游火红的今天,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每到深秋,村庄前后有二百多株连片生长几百年的香枫树就会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与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村内还有许多条意境深远的古巷,村里很安静。大块的青石板铺成的路,引着我们穿梭在徽派建筑的文脉里,随处可见的古建筑的雕刻也会令你叹为观止。

河东村

位于屏山镇南部,于1951年3月建村。处在琴江河东岸,红石寨西南端。东邻横江秋溪村,南接秋口,西毗亨田村,北临琴江河。2003年***有23个村民小组,3250人。耕地总面积1860亩,人均耕地不足0.6亩,95%的农田高出琴江河3~5米,故水利条件差。山地面积6837余亩,2003年被列入国家公益林基地。红石寨,曾是连接赣南闽西的白色据点。红军曾攻陷过此地,把赣闽根据地连成一片。现在,此处还很有参观价值。村内交通便利,06年开始建设松山背新村点。

亨田村

位于屏山镇南部,在琴江西岸,地处丘陵,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距屏山圩5公里。东毗河东村,南邻龙岗新南村和大由水南村,西接页背村,北毗长溪村。屏由公路从村中心穿过。2003年***有18个村民小组,610户,2953人。自然村紧紧相连,人口密集。耕地总面积1609亩,水地1100亩,旱地509亩。山地面积900余亩。2003年秋口村并入。2003年,省民政厅挂点扶持亨田,完善亨田公路、水利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

页背村

位于屏山镇西南部,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原名邺背,后写成页背。村部驻地禾塘背(村内多禾场,即晒谷场,故名,后误写成禾塘),距屏山圩5公里。东接长溪村、亨田村,南毗大由乡水南村,西连宁都固村的高寨子,北邻新富村。2003年***有28个自然村,21个村小组,545户, 2057人。耕地总面积约2148亩,山地总面积约12053亩,水域总面积约2300亩。民国后期属屏山乡,***和国初期属屏山区为页背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页背大队,1961年属亨田公社,1965年属屏山公社,1984年改为页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