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属于哪个省?
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西部。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1° 298′-32° 41′,东经100° 31′-100° 294′。
壤塘县东部和东北部与马尔康、阿坝县接壤,南部与金川县接壤,西部和南部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接壤,北部与青海省班玛县接壤。全县辖1镇,11乡,60个行政村,131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3500人,其中农业人口27334人。县域东西长89.6公里,南北长134.4公里,总面积6606.49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85米,绝对无霜期只有48天,年降水量763.6438+09毫米,全县有大小河流及支流422条。杜克河和曲泽河是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在长江源头水源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县名来自中国的一个自然村,让堂寨。村子坐落在山上,它的山看起来就像一个“藏、跋、菩萨”抱着一座宝楼。《藏汉词典》注:“占巴拉,易译持秦。梵文翻译为Yan Polo。旧译布鲁《财神金刚》。《藏汉词典》又注:“府邸、宝楼、胜利楼,宫殿屋顶上象征胜利的装饰品或供奉神灵的供品!”土”是藏语的翻译,来源于上面的意思。山前有一平坝,藏语称“塘”,故名“让塘”。它的意思是“财神的大坝”。这也是“让堂”地名形成的原因。
自然地理
壤塘县位于自治州西部,北纬31 6′~ 32 41′与东经100 31′~ 101 29′之间。与青海省班玛县、金川县、马尔康县、阿坝县和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接壤。总面积6606.49平方公里。东西宽89.6公里;南北长134.4公里。
地形以丘陵高原为主,山谷、平原和山脉交替出现。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74座,山峰60多座。其中,杜拉加格泽山海拔5178米,为五级山脉,为中国群山之最高峰。有六条河流,如杜克河(边上有40多条河流,如宗克河、塞库河和日克河)和曲泽河。杜克河在县内流经180公里。有10个湖泊和432条沟渠。
县城冬季干燥寒冷,冬长无夏,春秋短,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高原气候。从山谷到山区,气候变化明显,多在小范围内。曲泽河和杜克河上游是高山草原气候区,谢克河流域是山地气候和山地森林气候的混合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南高北低,相差约2 ~ 8℃。让克镇年平均气温4.8℃,7月最高气温29.4℃,最低气温23.4℃。年平均降水量为763。1 mm,中部较多,南北较少。
北方无霜期短,南方只有100 ~ 120天。第一场雪出现在9月中旬,最后一场雪最晚在5月初。海拔3500多米,常年霜雪不断。杜克河流域的特点是海拔高度差,雨量充沛,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曲泽流域山峦平缓,山谷宽阔,日照时间长,冬季严寒,风力强劲。
该县有两个主要的土壤和植被分布区。杜克河沿岸土壤为山地棕褐土、山地棕壤土、山地棕灰化土和高山草甸土。典型植被以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中的云冷杉和混交林为主,中间为青木岗、桦树和杨树。山谷地区是植被集中的地区。曲泽河沿岸土壤为亚高山、高山和高山灌丛草甸土,其次为山地棕壤和少量沼泽土,局部山脊为高寒荒漠土。植被以亚高山草甸为主,亚高山灌丛次之,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呈块状分布于山谷阴坡,主要为云杉和冷杉。
建筑进化
公元前310年,让塘被称为牦牛谷,在汉武帝统一西南少数民族之前鲜为人知。隋朝末年,是西山之外的一个弹丸之地。唐、范时期,属剑南西山。
该县由三个地区组成:上寨地区。夏、商、周时期的褚思佳原属藏区褚思佳,后属中国境外的方部落,被称为东方女儿国所在地。秦汉时期是羌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央王朝之外的地方。唐朝属于藏地,其次是蜀郡西域,是安多三十六诗部落之一。元代地方官制度是沿着其旧制度实施的。自明代以来,绰甲一直是贾蓉藏区十八个土司之一,经历了41个土司。第33代土司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京,投降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被任命为安抚者。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傅玄、立夫、和谐。乾隆五十一年(1786)调任毛公协。光绪三十二年(1906),赵二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拟设县,未果。
民国二十四年(1935),红四方面军第二次进驻金川时,1935年6月在绥靖屯(今金川县)成立中共大津省委,成立歌乐沙中央政府,辖楚四甲等地,设楚四甲县。次年七月,红军离楚,弃县城而去。民国28年,经国民党南京中央政府批准,将绰甲划入西康省,建立“周来县”,原属甘孜州色达县,属阿希部落领地,未获成功。明末清初,阿希骨家族阿希巴贾脱离阿希部落联盟,从青海果洛草原到达位于都曲河下游的杜克地区,生活了百年左右。
清朝雍正年间(1724 ~ 1735),迁到一个有“竹日”,中间有“彩池”,底部有“埃拉”的地方,推举瓦秀、夏甲为瓦秀督部第一代首领。几代之后,演变成三大部落。到第六代瓦秀头拉泽斯朗多吉时,翁克、尼克、杜克等地的70多个游牧部落相继向阿希部落投降,形成了以阿希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在杜克地区,有阿希部落管辖农业区6个部落、牧区4个部落的说法,部落关系的重叠难以考证。南木达区。1378年,普隆的拉日日喇嘛祖师在中创建了措尔吉寺。明朝永乐十六年(1418),措尔吉寺活佛谒见皇帝,向明朝投降,并宣布措尔吉为“焦红禅师”。明朝郑德四年(1509),若尔吉寺被封为国师。明朝嘉庆二十九年(1550),措吉寺第二任活佛贾瓦人桑格进京朝贡,拜见嘉庆帝。他被封为“大善法王”,受命掌管八大山。“异乡”楠木地区,在37个寺院“以教代政”势力的控制下,被不同部落瓜分占领。
10月20日1958、10经国务院第81次会议批准,色尔巴、上寨、杜克、南木达合并,设立壤塘县。辖1镇和11乡。
财源
境内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森林资源,宗教寺庙、宝塔亭阁、山川奇观是旅游资源。全县人民利用有利资源,不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到1990,工农业总产值已达269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55万元,农业总产值2443万元(畜牧业总产值按1990不变价计算为1706万元)。
解放前畜牧业管理模式落后,混牧自然交配。牧民靠水草为生,很少有窝棚和圈地设施,更没有防治疾病的设施,所以牲畜繁殖成活率极低。1949年,全县有65921头牲畜。其中:奶牛46279头;4642匹马;14364羊;六只猪。1952,牲畜70443头(只)。其中:奶牛50096头;4800匹马;15497羊;五十头猪。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加强草原建设,防治牲畜病虫害,走建养并举的道路。改良牲畜品种,实行“价归户,私养”的政策。1965年牲畜总数突破65438+万头大关,达到10210000(只)。1972,达到125800头(只)。1977达到149200头(只)。1980达到169500头(只)。1984达到184300头(只)。1990达到229400头(只)。其中奶牛176800头,马10523匹,羊465438只+0268头,猪840头。
解放前基本是原始农业。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34万公斤,亩产59.5公斤。主要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解放后,党领导农牧民走合作化道路,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科学种田,引进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1959总产量达到255万公斤。1966年,总产量达到419万公斤。1978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6419亩,总产量503.5万斤,亩产108.5斤。1990年,在“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以草为主”的条件下,全县粮食总产量也达到416000公斤,比1976增加440000公斤,增长11.8%。
解放前,只有非常简单的个体手工业。解放后,有了很大的发展。1960年有1个农机修理厂,2个食品加工厂,产值3万元。从65438年到0969年,发展成为电力、机械食品、皮革、缝纫等七大工业企业,总产值11.22万元。1978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电力、机械、建材、工业、食品、皮革、缝纫等14轻重工业项目逐步建立,总产值1665600元。1979年,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企业23家,总产值2121800元,是历年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1990年工业企业11家,总产值276万元。还有一家国有林业企业,壤塘林业局。
从来没有一寸路,运输完全靠人驮畜。解放后,我们实行“修路、架桥、长港、治河”的八字方针。1960年建成柯(柯)福(唐)公路,全长164 km。此后,组织了数千人修路,县内路段进行了拓宽改造。1966开始修建林道。全县公路里程483公里。公路可与青海省班玛县、甘孜州炉霍县、该州色达县、阿坝县相连。中国所有的区和乡都有公路相连。国有土养段负责主要公路干线的养护。
邮电从无到有,现在农村都有邮政。1990,邮电业务总额达到219700元。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财政收入逐年增加。
科学教育、文化和健康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和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1958,10年6月,上寨区建立了四所小学,结束了解放前教育中心设在寺院的历史。1966,小学44所,学生983人,教职工62人。同年创办县中学、南木大农业初级中学,学生50人,教职工9人。1977年有91所小学,学生3647人,教职工237人,4所中学,学生360人,教职工47人。1985有49所小学,学生2366人,教职工287人。
全县有科技人员578人。解放后,培养了一批各种科技领域的少数民族科技人才。1990有县级科技学会、协会、研究会7个,会员545人。有24个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取得了成果。其中一些项目获得了省和国家的奖励。8篇学术论文获国家科协科技成果奖。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90年医疗卫生机构17个(不含4个国有林业医疗机构),卫生医疗技术人员12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人员4.58人。床位90张,平均每千人床位2.82张。农牧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改变,地方病和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治疗率提高。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后,建立了新华书店、电影院、文化馆和电视转播站,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体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举办了各种运动会,体育赛事12。从1974到1990,向省州输送了11体育人才。文物古迹也得到妥善保护,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2021,1,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排名出炉,壤塘县排名415。
2019年3月5日,壤塘县被列入2018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
2018年9月,2018年度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壤塘县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