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新农村建设是造福农民的伟大创举。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概念。与城市相比,其基本特征是人口密度较小,生产场地分散,专业化程度较低,家族血缘观念较重。中国农村经历了几个发展过程,包括传统农村、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和新时期的农村。长期以来,只有在文景之治、盛唐、康干盛世等几个特定阶段,农村还算稳定,农民还能享受劳动。另外,很多时候,农村经济总是不景气,农民总是无法保障自己的温饱。农村已经成为战争和苦难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后,农村成为中国改革的先行区。长期的“大锅饭”体制被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后,农民拥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投资发展的劳动热情重新焕发,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但是,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思想障碍依然顽固,农村改革发展曲折,城乡分割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利益格局调整障碍重重。农村仍面临大量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面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关键时刻”、“重要时期”。十七届三中全会用简洁的语言科学地概括了当前中国农村改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后,中国的农村会是什么样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六项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看到美好的未来生活: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二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农民人均收入比2008年翻了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绝对贫困基本消除;四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五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得到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六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期目标可以表述为: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平。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一是基本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是农民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五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新水平。
通过推进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村现代社区建设、现代农民素质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配套制度改革和体系建设,努力把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农民能够持续致富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农村转变为农民能够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村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分工和单独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道德素质高的现代农民,即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昌盛的农村经济、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城乡一体的服务、富裕舒适的农村生活、富有进取精神、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形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综合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既是村庄建设的问题,也是农村发展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发展的有机统一体。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互动的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重心和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不断满足农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农村才能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在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良好的乡风民风、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决策管理、健全的法律基础,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既要谋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全面发展,又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方面的协调和互动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至关重要。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是片面的。不能把握一点,不如其余,顾此失彼,搞单打;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四面出击。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明显不同于以往。我们不能仅仅把这个目标看成是一个经济指标,或者是盖几栋楼,修几条路,而是要看成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和改善农村生产关系;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又要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其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以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管理、新风貌、新环境为标志,最终把还很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设施完善、管理民主、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第三,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这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改革发展全局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新时期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快速城市化时期。就农业本身而言,它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了五个“三农”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后,各地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中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能力、有条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供应有了良好基础;在一些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城市发展逐步发挥对农村的支撑引领作用;城乡分割制度明显松动;城市和工业积累了支持农村和反哺农业的坚实基础,国家公共财政支农能力显著增强;加强“三农”工作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的意识,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建设新农村已经成为我国的大政方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些都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基础尚不牢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仍然缺乏工业的支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农产品供需平衡保障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业多元化、粮食副业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日益明显;农业生产流通方式落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粮食安全压力加大;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农村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本支撑不强;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做好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城乡分割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后,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比过去更加雄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具备,但要解决的问题远比过去复杂,特别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民的小康。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更全面、更均衡发展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还在农村。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们应该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四、新农村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是在总体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繁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的战略决策。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落实近年来中央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在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有效性。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和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要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例如,中央政府最近出台了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和饮水安全工程及农村道路建设,完善农村电网,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会保障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农村低保,继续提高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加大对重点项目、“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如何贯彻中央的规划,特别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吃透政策,把握要旨,立足县情,科学规划,通过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投入,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同时,要努力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当前,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在三农问题上解决一些眼前的困难,县域经济的实力没有增强,无疑会失去实现城乡统筹的经济基础。是坚定不移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重要选择,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割裂开来。要以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为重点,提高政府服务功能和管理效率,着力改革审批、投资、监管等制度,依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加资本占有。中小企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加快新农村建设、解决就业、平衡社会财富、促进城乡一体化等多重经济社会功能。县级公共服务必须以中小企业为重点,认真解决企业“吃、拿、卡、要”的问题,为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和农民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当前,要特别注意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注意经济利益的协调和统筹,把各种矛盾和冲突解决在基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在工作实践中,既要提升“硬实力”,也要提升“软实力”。新农村建设“二十横”总要求涉及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涵盖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内涵极其丰富。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软实力”是指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增强“硬实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农村生产力,壮大工业,发展农业,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富不富裕决定新农村建设投入是否充足,经济实力决定建设能力。发展生产,源头活水,才能做好新农村建设这篇文章。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一是充分挖掘农业发展潜力,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乡镇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走农村工业化、村庄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把农村变成工业生产车间,把农民变成工人,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第三,积极扩大农民就业,积极培育一批吸纳能力强、收入水平高、相对稳定的劳动力基地,打造劳动力品牌,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农目标。
提升“软实力”,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培育新型农民,努力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在巩固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农村儿童享有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办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解决农村的看病难、出行难、入学难,农民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二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懂管理、明辨是非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三是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及时消除和化解矛盾纠纷。四是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在工作态度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关注的伟大事业,特别是对于我们相对欠发达的地区,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我们应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一要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经济调节杠杆作用,积极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在项目支持、资金分配、税收优惠、贴息等政策上重点支持农村和新农村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特别是要加大对落后村的扶持力度,尽快改善这些地方的落后状况,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引导好、用好、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让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三是创新思维。各地情况不同,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工作原则,逐步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
“量力而行”就是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既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又要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具体建设中,要坚决克服不顾自身实际的“跟风”做法,不搞“一刀切”;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严禁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总之,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议事要民主,不能强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支持,不能包办代替,要把实际效果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
第四,在推进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农业是弱质产业,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是纯粹由市场本身调节的。目前,农村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没有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新农村建设难以顺利进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不等于什么都要做,还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主体,他们最期待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有发言权;另一方面,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必须让他们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即深入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即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让群众拿“大主意”,组织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即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发农村的内在活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依靠农民的辛勤劳动、国家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断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