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粽子好吃吗?是什么食材做的?

道滘粽子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在广东、东莞一带家喻户晓,被港澳同胞誉为返乡“小礼物”。据老一辈人回忆,道滘蒸饺的创始人叫叶超(外号红脸潮)。80年代初,道滘华冠餐厅的厨师李少秋将道滘蒸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时,他做的咸味粽子是在解码叶超配方的基础上改进的,味道越来越好。此外,凭借华冠酒家在当时的独特地位(是当时道滘唯一一家吃、住、玩功能齐全的酒店,负责接待外国贵宾、上级领导、归国华侨、港澳同胞等。),他把蒸饺作为供应茶客的早中晚美点,分批供应给当时东莞的高级酒店,华侨大厦,东信酒店。道滘蒸饺的名气一下子就传开了。

道滘蒸饺之所以成为道滘第一美食,就在于它香味浓郁,馅料丰富,切起来色香味俱佳,外观极佳,口感绵软可口。根本原因是它一直注重选料及其严格的制作方法:糯米必须是优质的本地晚制矮糯米,以保证其米粒饱满、粘稠、透明、柔软;咸蛋黄一定要提前两天打开,捞出晾干备用,使其口感更甜(有单双份:一个蛋黄,两个蛋黄);五花肉也是提前两天腌制后排出去猪尿味;香莲和绿豆(过去以绿豆为主)按配方比例混合,配以蒜、姜、五香粉等调料。目前这些主辅料都是用特制的粽子叶按顺序手工包好的(粽子叶是棕榈叶的一种,市面上有售,使用前要洗净煮熟。以前人们也用芭蕉叶省钱,但不正宗。包粽子的技术高,一定要包的严严实实,这样里面的米才不会漏出来,开水也不会渗进去。所以一定要和咸水草牢牢绑在一起。水乡女子身强力壮,绑起来也不软。煮蒸饺,掌握火候也是关键(一般必须大火煮5小时以上)。刚出笼的蒸饺,清香扑鼻,令人垂涎三尺。

蒸饺要趁热吃(所以吃之前最好热一下),把饺子的叶子解开,用刀切开(正宗的吃法是用原来的草绳拧,比较自然)。撒上一层白糖粉,味道无穷。“珍珠白的少女,许配给笔叶朗,穿衣洗澡,脱衣到牙龈”——古代文人用他们幽默的比喻,直接明了地解释了做粽子、吃粽子的一系列过程!灰粽子是碱粽子的总称(以前碱是用农村土法提取的,用稻草灰把水浸泡后的灰分离出来为碱水,所以叫灰粽子)。做法是用糯米,不用馅,不用味。吃的时候切开,用糖浆调味(蜂蜜更好)。碱水浸泡的汤圆爽口可口,别有风味。因为灰粽子在太素是白色的,所以大部分人会加入苏木沥出的红水,或者直接在粽子里插入一小块苏木,煮熟后会变成红皮灰粽子或者白皮红心灰粽子(苏木也写成木头,是一种可以沥出红色液体的树,学名待定)。

还有一种别出心裁的灰粽子:用红豆沙、莲蓉、白糖做馅,做成一个纯甜的灰粽子,颇有创意。不要小看这个“灰姑娘”。在物资匮乏的荒年,穷人更热衷于批量制作这类食物。一是因为成本低,好做;二是因为是碱性的,容易保存,不容易变质(吃的时候不用加热);三是切片晒干,变成粽子干,放在坛子里保存。肚子短的时候可以拿出几块放在锅里煮,再加点糯米粉,红薯,黄糖,又是一道特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