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上思县过年习俗
第30年是开始。
除夕
打扫房子,清洁门窗和家具。经过这样的大扫除,家家户户好像又搬进了新房子。
置办年货——吃喝玩乐吃好是过年最重要的。这几天要买七天的菜,因为初一到初七菜场没什么卖的。农村家庭也要自己做豆腐,杀猪,蒸点面食。
中国除夕
早上,男人们在家挂灯笼,贴春联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祭祖。家家户户都要扫地,倒垃圾,倒污水,烧香点蜡烛,放鞭炮,摆供品,磕头祭祖。如果这一年有老人去世,就要出门上坟“烧纸钱”送年夜饭,家里的春联也不能贴红色。
女人在厨房埋头做菜,煮的饭够吃三天。因为按照习俗,过年前三天不能种生米。老年人要反复告诉子女和孙辈,过年要小心言行才是明智之举,否则一年到头都不吉利。
下午2点到4点,说是年夜饭,但其实大部分家庭都是下午吃饭,主妇们摆好菜、酒、饭,邀请老人、长辈吃饭。桌上一般有二十几个菜,菜的数量是偶数。菜里要有肉丸和鲢鱼(鱼不会动筷子)。
我最喜欢的事情是在除夕前放鞭炮。家里放鞭炮的气氛很浓,但是最大的鞭炮一定要在大年三十之前放完。我叔叔每年准备三万个鞭炮,然后挂在竹竿上点燃。孩子们在这一刻是最兴奋的,因为除夕夜除了鞭炮,他们还会得到等了一年的压岁钱。
零点,零点是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千家万户同时燃放烟花爆竹,形成壮观景象,天空半红。
元旦过后
大年初一,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家门口燃放“开门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预示着新的一年里繁荣的新生活。“开场炮”放出来之后,就是拜年的时候了。如果按照既定的顺序,一般是先给家里亲近的叔叔、家族长辈拜年,然后是叔叔、公公、舅舅、叔叔伯伯,最后是朋友、邻居。拜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烟酒水果零食招待客人。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假期有限的人来说,拜年是不会有的。
■“过去”的一年
初七“人民日”看傩戏。
我爷爷所在的刘街是池州傩戏最集中的地区。傩戏一般在“人节”的第七天在祠堂演出。傩戏实际上是一种祭祀土地或祖先的仪式戏剧。下午的时候,傩戏队会经过每家每户,我们需要放鞭炮,接“菩萨”。
如“考中刘”正式演出前,有伞舞作垫,这是一种祭神的舞蹈。只见一个穿着古装戴着面具的年轻人,不断地转动着一把猩红色的雨伞,踩着锣鼓声的节奏或蹲或站。
我碰巧遇到了中国傩戏研究会顾问王兆乾,他已经70多岁了。他从1953开始关注池州本地的傩戏,每年都把初七放在这里。他告诉我,傩起源于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巫傩的舞蹈。伞舞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在古籍中有记载。商周时期认为天为盖,天如伞。伞舞实际上是在天空跳舞。希望上天能帮助人们带来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伞舞之后,是主要的表演。所有的人都还戴着面具,或女或男,或多或少或翁,嘴里还在唱着造娃娃的歌词——我听不懂。王老师解释说,该剧分为18段,现在是拜年,也是春节期间演出最多的一段。它唱出了刘成名后对家乡父老的生日祝福。
说实话,我看下去真的看不出戏的美,但是在祠堂里被家乡长辈感染了。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新年的喜悦和对来年的期待。看傩戏的习惯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成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旧”年
“送枣师傅”的仪式比以前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