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过年有哪些习俗和文化?有很多种。

大同春节习俗概述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已被文化部申报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作为中国最大的民间节日,春节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各地庆祝春节的传统习俗数不胜数。作者想谈谈大同的春节习俗。

第一,节日习俗

大同的春节一般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和元宵节结束,甚至是二月二。民间有句话叫“腊月忙,正月闹,拖到二月”,是很多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

腊月初八是腊八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佛。佛教徒将这一天视为佛陀的“开悟日”。人们还吃“腊八粥”,它象征着好运、长寿和丰收。在大同地区,“初七初七,我把冰块和融水切进雨荷,做枣粥。没有饲料,但我和水僮有一碗枣粥。”[1]“吃腊粥,做腊醋,腌肉,蓄冰。”[2]忙碌的春节活动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称小年,是祭灶神的日子。祭灶是民间影响很大、流传很广的习俗。火神祝融是文献记载最早的灶神。他负责管理每个家庭的炉灶,被崇拜为家庭的守护神。大同地区的广大农村,几乎每个厨房都有一个“灶神”本尊,两边都是“天说好话,下界平安(或“回宫求好运”)的对联,横批为“一家之主”。农历大年三十,灶王爷“上天述职”,大同人“献饼、酒、果,拜皂神(同“灶”)祈福庇护。”[3]吃麻糖祭灶糊灶王爷的嘴也是当地的习俗。大同民歌《二十三,吃盘》(注:盘指芝麻糖的初级产品,特别粘,现统称为芝麻糖)。意思是人们希望他在天堂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以保护全家。

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称为“春节”,是春节前的准备阶段。购买年货,打扫庭院,改善个人卫生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三十,俗称过年。换门、贴对联、放鞭炮、蒸年糕、包饺子、吃年夜饭、请祖先、熬新年、建旺火,是大同地区的习俗。《云中县志》记载:“除夕,换门神,符涛,修旧事,陈毅;寿年。”这和中国北方其他地方的风俗基本相同,就不赘述了。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过年生火旺是当地的习俗。每到除夕,每家每户的院子都要用大块的煤垒成一个塔,里面放干柴。上面的红纸条上写着“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火树银花”等吉祥文字。《大通县志》记载:“大年初一,家家砍柴减薪,雷蕾升得高,像一幅小小的浮图。及时送来,取名‘旺火’。”大年初一之交,鞭炮齐鸣,辞旧迎新,活动达到高潮。旺火是父母自己点燃的,叫做旺火,发财,旺盛,兴旺。冲天的火焰从无数个小洞里喷出,烧红的煤炭照亮了庭院,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放鞭炮,男女老少围着旺火取暖,企图“一飞冲天”。早上主人会把炭火铲回炉子里做饭,不允许外人铲走,预示着一年的兴旺。如今,虽然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楼房已经取代了四合院和排屋,但是,过年生火的习俗依然如故。与以往不同的是,旺火逐年增加,造型优美,规模巨大。周围的人红光耀眼,光彩夺目,吐着长长的火焰,排成长长的队伍,转三圈,倒三圈。转圈祈祷的人们在欢笑玩耍,祝愿来年美好,生活幸福。如果说王火规模宏大,造型精美,那么怀仁王火应该是最重要的。最大的一座由80吨煤建成,高达三尺,气势磅礴。

“拜年”是新年后迎接新年、接受祝福的主要活动。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民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其内容丰富多彩。大年初一之际,随着新年的钟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各家各户开始烧香祭奠天地,祭祀祖先,然后依次向长辈拜年。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后拜祖先,再拜高唐,再出门走亲访友;还有各种各样的仪式,如第一天祭拜自己的家人,第二天祭拜岳家,第三天祭拜亲戚,直到正月十五。今天的大同地区通常是后一种习俗,“新年快乐”已成为最常用的新年说。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因为初一以来的很多禁忌,这一天都可以打破,所以叫“破五”。破五年计划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天亮了,大家把脏东西扫干净,送出门外。并为人们剪彩,在街上相换,称为“送贫”[4]。民间还留下一个传说,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注:所谓五路财神指的是东南西北,意思是出门五路就能发财),于是各地的商家、店铺纷纷开门迎客,以求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