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感人故事

第一次给主席拍照。

1937 165438+10月,许当时刚参加革命,在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宣传部当摄影干事。一天,组织告诉许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要拍摄,详情要到机场才能知道。当许到达机场时,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人。等了一会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薄谷开来、萧劲光等延安重要领导人都来到了机场。飞机到达时,许还没反应过来,许多人就下了飞机。原来,苏联派专机送王明、康生从莫斯科回延安,陈云从新疆上了飞机,同行的还有一些随行人员。当时许刚到延安不久,跟很多人都不熟,他得想办法多争取主席的镜头。看到许拿着相机比划着,主席说:“我们一起照张相吧。”然后他们就很自然地站在了一起(见传,132页,许摄)。当时,许使用的是一架小型老式照相机,没有自动装置,也没有广角镜头。他不得不远离,以主席为中心拍照。因为不熟悉,这张照片几乎把站在一旁的王明圈到了镜头外。刚拍完一张照片,突然一个外国人把许拉到一边,问:“你是哪里人?”许说:“我是后方政治处的宣传干事,是组织通知我来拍这张照片的。”不过此人半信半疑,刚才一旁有人认识许,向他证明了许的身份。后来,许才知道,这个人就是马的一位医生,曾随美国著名作家去过延安。但当时他被搅得焦头烂额,错过了拍照的机会。许和马熟悉后,总是和他开玩笑说:“马博士,当时我在机场拍照。你怀疑我吗?这是你的责任吗?”马海德自己也觉得好笑。

最满意的照片

为了从组织上培养许,他被送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旅作了《论持久战》的报告。许拿着相机,准备给主席多拍些照片,但是听的人很多,会场座无虚席,他进不去,也看不到主席。许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找了几个角度,希望能拍到主席和观众。拿着相机选择,最后,他只好站到一边,拍下了主席的侧面,也把观众纳入了镜头。这张照片是许萧冰到达延安后第一次近距离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第一次出现在1968。摄影圈的人以为领军人物敢从侧面拍照,也带来了观众的反差。主席的形象几乎占满了画面,瞬间把握得很好,动作非常传神,于是这张照片被一次又一次地发了出来(见《的画面》,159页,许拍摄)。

国民党帽徽的故事

在许拍摄的照片中,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不计其数,其中有一张照片有着特殊的经历。这张照片是老徐在党的七大期间拍摄的毛主席和朱先生的合影。当时朱先生还是八路军总司令,戴着国民党军帽。细心的人会发现,出版的时候有过一次修改。与许的原始照片相比,我们可以看到,朱先生帽子上的国民党帽徽已被摘掉。这张照片至今仍有两个版本在世界上流传。在编辑《毛泽东传》的过程中,许反复强调要照原样出版。1988年,日本邀请许夫妇赴日举办摄影展,展出了原始照片。《朝日新闻》就此专门发表文章,称赞中国* * *制作方尊重历史原貌。许说,照片记录历史,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改变不了。

跟着主席回韶山

1959年6月,毛泽东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湖南湘潭市韶山冲。这是他参加革命以来第一次回到家乡。因为他的回归,韶山沸腾了。当毛泽东到达韶山时,天已经黑了。第二天早上5点,他走出住处。侯波不知道主席要去哪里。她背着照相机跟着主席。在一个小山顶上,主席来到他父母的坟前鞠躬(见《毛泽东图片传》,238页,侯波摄)。随行人员毫无准备,赶紧从旁边的柏树上折下一根树枝,供奉在主席父母的坟前。默哀结束后,主席向父母许愿:有机会我会再回来看望你们。

下山的路上,主席故居前人山人海。他先去了老邻居家。他给老邻居递了一支烟,同时用多年未变的乡音和村民们亲切地聊了起来。

侯波站在门外,拍下了这欢乐的一刻。

这张照片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和村民之间的深厚友谊。这让侯波意识到,给领导人拍照不仅要展示他们的伟大气质,还要展示他们的真实感受。这样的照片真实可信,感人至深(见《毛泽东传》第428页,侯波摄)。

“来,我们一起照张相。”

1949期间,毛泽东在北京香山双清山庄休息工作,会见海内外宾客。5月的一天,接到组织指派的任务,前往香山协助许完成主席会见外宾的摄影工作。当时侯波的工作单位还在北平电影制片厂,中央打电话通知他有事,有时还来接他。会后,客人离开后,侯波收拾好自己的机械准备离开。这时,主席转身招呼他们坐下。他在延安时就认识许,但从未见过。许萧冰向主席介绍了侯波:“这是我的爱人。”主席问侯波他的家乡在哪里,侯波回答说:“陕西夏县。”主席说:“哦!它来自关云长!陈赓在你们家乡打了几次大胜仗!你什么时候到达延安的?”侯波又回答道,1939。主席说:“你是吃着陕北的小米长大的,要好好为人民服务。"

主席风趣的话语放松了侯波紧张的心理。她没想到董事长这么平易近人,还这么幽默。考虑到不会过多占用主席的时间,侯波起身向主席告别,但侯波一直想和主席合影。没想到,主席站起来说:“来,我们一起合影。”随同侯波一行前来的新华社记者陈正清举起照相机,请侯波夫妇与主席合影。和许站在主席两侧。这时,主席摇摇头说:“不,女同志能顶半边天,应该站在中间。”主席专横地站在侯波的左边。陈正清按下快门,这张珍贵的照片诞生了。

很长一段时间,侯波珍藏着这张照片,没有拿出来。直到后来才公之于众。许多人看到照片,好奇地问侯波:“主席应该站在中间吗?”每次,侯波都会介绍当时的情况。这也是侯波第一次会见主席。她没想到,自己后来被调到了中南海。后来主席的活动多了。考虑到主席和中央领导人的活动要用照片记录,中南海需要一名专职摄影师,侯波被组织上调到中南海。调任时,侯波是北平电影制片厂摄影部部长。到中南海后,她还是摄影部的负责人。事实上,她是唯一一个。后来,过了很久,主席问:“你怎么称呼一个侯科长?”?不要那么‘长’。”直到现在,总统身边的人一直称她为“侯”。

《南京解放》疑似“摆拍”

1949年4月,许和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住在香山。一天早上,主席从房间里出来,秘书走过来递给他一份多出来的《人民日报》,说:“主席,南京解放报出来了!”毛主席接过报纸,边走边看。这时,许拿起了照相机,但他无法拍到主席的脸,只好耐心等待。看了一会儿,主席看到旁边有个凳子,顺手坐下,手里拿着报纸继续看。怕影响主席看报,许悄悄跟在主席后面。当主席看到报纸的头版时,“南京解放”的大标题十分醒目。许按下快门,留下了历史上永恒的瞬间。

毛主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

中山风雨黄,百万豪杰过江。

虎离龙盘的距离比过去好了,天翻地覆,落落大方。

宜以残存之勇追穷匪,不可学霸王。

天若多情必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时至今日,许深情地回忆往事:“我在香山拍了很多毛主席的照片,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是他在南京解放之外仔细阅读历史镜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摄影师认为这张照片是“摆拍”的,并将其视为典型的摆拍。许笑道:“我们是搞新闻和给领导拍照的。我们怎么敢任人摆布!”

主席游过长江。

中南海有游泳池,但主席对游泳池不感兴趣。相比较而言,他更喜欢在江河湖海中游泳。他对中国的河流有特殊的感情。1956年5月,董事长从广州经长沙来到武汉,想去长江游泳。湖北省委书记王担心河里有很多漩涡和血吸虫病...然而,各种原因未能说服主席。只要他下定决心,劝谁都没用。王只好组织几个人先在长江里试着游了一下,但他觉得漩涡不够强,可以游了才放心。

那天下午,毛主席在杨、王等人的陪同下,来到蛇山脚下,在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墩下了水。工厂里的每个人都出来了。主席一下水,人们就往岸上跑,生怕出事。但是主席特别有信心。他游泳的姿势多种多样,比如蝶泳、蛙泳、仰泳,甚至站在水里。侯波已经准备好了相机和胶卷,但她不敢下水,所以只能在船上拍摄。当她在换胶卷时,船闪了一下,装胶卷的纸箱掉进了水里。这时,主席正好游了过来。他抓起箱子,站在水里,打开纸箱,一边看一边看英文说明。不幸的是,侯波当时正在装胶卷,没有拍下这一幕。

主席一路游到汉口附近的丹池才上岸。他两个多小时游了30多公里。后来,他写下了著名的《水调目游》来描述这种游泳:

只喝长沙水,

又在吃武昌鱼。

横渡长江,

看着楚天舒。

不管风浪多大,

比到处走要好,

今天真是松了一口气。

子在川曰:

逝者如斯夫。

……

说起主席照片背后的故事,侃侃两位老人津津乐道。他们的思路非常清晰,记得和主席的一切。许夫妇和先生为主席拍摄的照片生动地展现了这位伟人豁达的气度和自然的风度,令许多人惊叹不已。其实多年给主席拍照的经历已经让他们知道主席不喜欢拍照,他的个人照片都是在主席不注意的时候拍的。主席不止一次说过,不要把镜头只对准我,要多对准群众。接触主席,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主席特别喜欢贴近群众。在这一年中,他花了将近一半的时间视察全国各地。在考察中,他经常走进农家乐,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庄稼怎么样。他和群众交谈,真正关心他们的疾苦...

太阳从西边落下,房间里渐渐暗了下来。三个多小时过去了,谈兴老人仍然很强壮。110周年主席生日,频繁邀请两位老人出席各种活动。这些天,他们很辛苦,但他们仍然充满活力和耐心。作为曾经生活在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一刻,他们,以及他们手中的相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