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美食有哪些?

庆阳,一个美丽和美食的圣地,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具有西北特色的美丽画面,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食物。

庆阳美食

黄麦馍馍

米粉馒头是华池县制作面食最复杂的工序之一,大约需要九道工序:用开水烫鲜黄米,不断搅拌,直至冷却取出,称为“米糊”;将面水擦干,将米炒香(或磨粉后将面粉炒香);将炒米磨碎得到米粉;在开水锅中撒少量米粉,使之成为稀米浆,俗称“面糊”;用擀面杖将米粉煮成硬面团,将硬面团放入火锅或炕中约8至12小时使其变甜,俗称“炒面”;从面团中取出,稍凉,加入酵母保温,发酵5至10小时(视温度而定),称为“面团发酵”;面团发好后,加入适量的灰水或碱水搅拌均匀,晾凉,可以放置较长时间;使用时,将冷面团制成面团,放入笼中蒸30分钟,形成米粉包子。这是最有特色的地方风味面食,金黄嫩滑,香味浓郁,入口香甜,食后回味无穷。

环县炖羊肉

羊肉是当地的传统风味。吃起来鲜嫩可口。每年从立春到端阳,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羊肉的做法很多,尤其是炖和蒸。炖羊肉色泽金红,嫩香可口。制作时,选择一只好的一月龄肥羊肉,宰杀开膛,去内脏、脚、足,浸泡洗净,切成小块;然后用沸腾的清油(植物油)将切好条的干辣椒炒熟后捞出,再将肉块放入锅中翻炒;然后放入姜、辣椒、花椒、盐等调味品,加入适量的汤汁(把烂汤晾干为宜);炖肉快熟时,加入葱花和味精,用温火炖至熟;吃饭的时候,需要再准备一盘香菜和大蒜来辅助进食。清蒸羊肉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蒸的时候依然是将宰杀洗净的羊肉切成小块,再加入姜粉、胡椒面和少许香葱碎等调料。羊肉蒸之前要用清水浸泡一个小时才能放入笼中;蒸熟后加入葱花和味精拌匀即可食用。

镇远糖油饼

镇远糖糕色泽深红,皮薄酥脆,吃起来香甜可口。糖油饼的做法是将猪油拌入发酵好的小麦面团中,再适当加入一些蜂蜜或红糖,然后将面团反复揉匀,再擀成拳头大小的面片,擀成小面饼,用擀面杖在中间打一个圆孔,放入清油锅中炸熟。

环县十大碗

环县十碗席。在环县,有一种正宗的美食叫“十碗”,也叫十景十碗,都是用当地的食材,汤底用当地的鸡汤熬制,味道鲜美,令人难以忘怀。十大碗中的菜品包括四碗肉、两碗肉丸、两碗酥肉和两碗豆腐。四碗肉,也叫“四柱”,是宴席的主菜,多以猪肉加工而成。碗下面是肉末,片状的肥肉整齐地放在上面。酥肉和肉丸是用纯瘦猪肉或羊肉加工而成,也可以掺入土豆和萝卜来提升口感。酥肉和丸子一般都是蒸的。酥肉加工成平行四边形,丸子加工成球形。豆腐是石磨推的,手工点的。酥肉、肉丸、豆腐的底层是当地的蔬菜,如干白菜、黄花菜、萝卜干等。这些菜的加工方法很独特。干白菜就是把当地新鲜的大白菜放在粗糙的木板上,用手搓,失去水分,放在阴暗的地方阴干。用这种方法加工的白菜干色泽鲜绿,叶绿素损失少,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每个人都喜欢吃。这也是我家乡父老乡亲独创的脱水蔬菜。黄花菜,一种含苞待放的新鲜蔬菜,用火锅蒸熟晒干,是庆阳最有名的特产。萝卜干是用当地的青萝卜,切成条状或片状,晒干。独特的原料和独特的加工方法,成就了“十大碗”独特的风味,这也成为“十大碗”历经沧桑依然存活的秘诀。

“十大碗”不是随便摆在桌上的,而是有自己的讲究。肉丸靠近一侧的方向为上座(天空),靠近酥肉的方向为下座(地面):肉丸(猪肉、萝卜、下面有干白菜的葱油肉丸)呈圆形,每个座位的肉丸数量与用餐人数相等,即每人只能吃一个肉丸。老人说,如果红白喜宴上吃了别人的肉丸,当地还有一个笑话,就是有人因为自己的肉丸被别人吃了而拒绝交钱。总之是很讲究的;酥肉(蛋酥肉下面有干白菜)取而代之;四柱(四碗白肉,下面有萝卜)是礼仪和羞耻。其中,红色的柱子和白色的柱子颜色不同。红色的柱子一般都是红色的,代表幸福和吉祥,白色的则不是。所以根据柱子的颜色,可以知道这户人家住的是白色的还是红色的东西;一碗排骨一碗鸡,取忠孝之骨;两碗粥(粥其实是黄花菜配粉条)以取荣辱。

清汤羊肉

庆阳清汤羊肉讲究肉肥鲜汤,以鲜羊肉为底料。羊是庆阳当地的陇东黑山羊和奶羊,汤是用鸡骨髓和羊骨头熬制的。做法是先将洗净的羊肉放入清水锅中,用温水煮。水烧开,羊肉起泡沫后,用漏勺撇去泡沫,再放入生姜和萝卜片去腥。羊肉熟后,加盐煮十分钟;将羊肉捞出,去骨,切成薄片,将肝、血片、羊肚切成细丝,单独放置;加入香菜、姜粉、辣椒、葱花、蒜等调料。吃的时候把包子或锅盔打碎泡在热气腾腾的羊肉碗里,辣椒随油花飘,香味四溢。

燕麦很软

燕麦片面条很软。制作方法是将燕麦放入沸水锅中,煮三次,取出晾干,磨成面粉,加水搅拌成丸子或饼,放入笼中蒸熟,取出后稍凉,切成薄片,配以调料食用。因为软糯可口,深受吃货们的喜爱。现在,它登上了高雅的大厅和星级酒店,成为人们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镇沅老席

镇远老席。闻道小镇风味不错,九碗十三花。在汉代,玉宴是因为袁州人的荣华富贵而由朝廷传下来的。黄花菜芳香盛开,明清贡品镇的原蕾。如果教彭祖抱个舆论,龙洞大厨镇远娃。张炜《品珍镇原座九碗十三花》诗赞美了庆阳美食镇原座。在庆阳,镇远老戏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文化礼仪底蕴深厚。如今,镇远老戏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庆阳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据说,镇远的传统宴席起源于汉魏时期的宫廷菜肴。明朝大臣徐力(庆阳市镇远人)从朝廷带回宴席的操作技术,传授给当地人,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了这里的饮食习惯,形成了有别于镇远其他地方的饮食文化。镇远老宴是中国儒家文化在“吃”和“游”方面的集中体现。主要形式有“十七国赴宴”、“十三花”、“完人”,其中“十三花”多见于“通事”的一般场合,以十三个大菜为主,八个小菜为辅,馒头四次上,十七次下。先上,每次上大盘,再上小盘,各八次,俗称“风搅雪”坐桌的过程也是有讲究的。桌椅是八仙桌,八个人一个座位。这是两个最杰出的职位。桌后挂有匾额、笔和书法,寓意四喜吉祥。当所有的菜都上齐后,尊贵的人先动筷子,然后其他人再动筷子。倒酒的时候不是溜圈,而是先左后右,再左再右。坐在餐桌前的整个过程,是中国文化在餐饮礼仪上的完整体现。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朝,中国的餐饮礼仪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体系。时至今日,虽然改进了一些繁文缛节,但镇远老宴所体现的礼仪和文化,仍然是见证一个大国、一个礼仪之邦、一个文明之地面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