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方,从中古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水彩画的雏形。早在中世纪,欧洲许多地区的画家已经在用水和胶来调和颜色,绘制手抄本的插图了。那些用透明或半透明颜料画在羊皮纸上的作品可以看作是欧洲水彩画的先例,早期水彩画表现方法与色彩的运用还比较简单,只是用水调配可溶性颜料作画。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是水彩艺术大发展的时期,随着透视学、色彩学原理的完善,在对色彩技法的不断探索与突破中增强了水彩艺术的表现力,使淡彩画从单调的色彩阶段,发展到通过对不同天气与光色间的色彩变化来装饰景观的阶段。表现技巧的进步,对自然物象本质的认识与成长逐渐使水彩画自成体系,进一步发展成为水彩画艺术。
在中国,水彩画起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由于水彩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在材料和表现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即用水作调和剂,在纸本上作画,用水、用笔的形式多有相似,其视觉情趣和东方民族含蓄委婉、抒情达意的审美心理相吻合,因此,西方的水彩画传到我国后便很快为大众所喜爱。
水彩画在我国的繁荣,始于民国初,在蔡元培的倡导与扶植下,出现了一批依照西方美术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的美术学校,聘请国外教授来华授课,以写生的方法传授素描、油画,从而也推动了水彩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先后培养了王济远、潘思同、李剑晨、华宜玉等一批有影响的水彩画家,他们对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明国以后,除公立美术院校,还建立了不少私立美术院校,如上海美术院、私立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等,这些新型美术院校是我国本土现代美术教育的基础,为我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如关广志、冉熙、杨廷宝、杨云龙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支持与投入,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文艺创作营造了较为宽松的文化氛围。一批有着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及良好艺术素养的艺术家,走进美术院校任教,以学校为中心的“艺术家——教师”的美术教育体制得到加强和发展,为新中国的水彩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代表性人物有关广志、李剑晨、潘思同等,他们的作品在西方写实传统水彩画的基础上,还被注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调和艺术韵味,并表现出极强的民族化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