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民俗

龙潭古镇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龙潭人以龙为吉祥物,有鸭龙、脱节的老龙、泼水龙,端午节还有龙舟赛、旱船等。古镇的汉剧传唱已久,茶馆的评书犹在耳畔,花灯狮灯绚烂,挥手舞蹈婀娜多姿,土家族的山歌粗犷豪放,雕、剪、绣、画层出不穷。汉剧是中国汉族剧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湖北汉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陕西等部分地区,由此诞生了国剧京剧。汉剧与益阳、昆曲、梆子并称为中国四大古老剧种,清代由湖北传入酉阳。早在唐代,龙潭就兴起了中国戏剧。

龙潭汉剧角色完整,分为生、旦、净、丑、洋、小、糊、夫、杂十行。汉剧的声部主要是西皮和尔,服饰主要是红袍、黑袍、白袍和凤冠。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二胡、三弦、琵琶、笛子、瓶子。龙潭有200多部中戏,有三大朱家庄,吴家坡,秦香莲,四郎探母。

龙潭汉剧独具特色,只有在龙潭,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是土家族艺术的瑰宝,融合了汉文化和土家族文化的精华,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龙潭鸭龙填补了中国龙灯大全的空白。2003年,重庆摄影协会会员在龙潭看完鸭龙表演后,发表了这样的评论。《巴渝古镇龙潭》一书对鸭龙的记载如下:为巴渝绝技,举世无双。

相传龙潭镇巴罗村的大部分是田,他是做生意的行家里手。他们将桐子、茶叶、漆器等土特产通过水路运到湖广等地销售,再运回日用品赚取“运费”。在龙潭古镇的巴罗村,有鸭山、鸭坪、鸭洞。鸭洞里有一只母鸭。经过多年的修炼,她已成为“鸭神”,掌管龙潭河的吉凶。有一次,他成了仙家的鸭神,把梦给了巴罗村长。“中午洪水会急剧上涨,赶紧转移到山湾!”装了船的首领按照鸭神的命令行动。躲在山湾里的客船安然无恙,救了人也救了货。风平浪静之后,他们出了湖广,卖山货,赚了不少钱。为了纪念鸭神的关心,领导们在新年里做了一条鸭龙,模仿鸭子的样子。鸭龙,一种龙灯,代代相传。

老人小孩都会讲鸭龙的故事。

龙潭巴罗村的鸭头是扁扁的鸭头,嘴里含着宝,灵活多变。龙身有9至11孔,每孔编织成长方形竹竿,龙尾呈鱼尾状。龙头、龙身、龙尾由数根竹条制成的竹环连接,通体饰以彩鳞。鸭龙一般重40到60公斤。所以玩龙的时候,很费力,很慢。一般要准备三四个强壮的男青年来代替上场。跳舞的时候,水龙头只能左右摇摆,上下晃动。这叫“鸭子说再见”。7月15日,在河流上燃放水灯笼(也称为神灯)的习俗由来已久。《酉阳直隶县志》中记载“……有设玉兰节,放烟花,放河灯之人……”。

相传,宋代酉阳改村为州时,土家族通常在7月15日的梦兰节晚上举行烟火表演。这一天,夜幕刚刚降临,身着节日盛装的土家族、苗族、汉族群众聚集在龙潭河两岸。主人下令点燃蜡烛后,成千上万的河灯立刻照亮了水面。木船彩龙在江中比拼,自制竹筒烟花升上天空,唢呐、鞭炮、锣鼓声响彻云窗。曾有人吟诗称赞:“满天星斗灯笼,送走瘟神祭神,四季平安官民乐,五谷丰登新事。”土家族诗人陈在《趣园》中写了一首诗:“。夜晚,河灯与溪水在月亮上相遇,月光如镜。数百个河灯,数千个蜡炬,光芒四射的美景和庙宇。像花一样,是灿烂的霓虹和彩色的身影。熙熙攘攘熙熙攘攘,晚上就更难有兴致了。

都是土城苗镇的,山歌都是自治的,所以祝同庆。音乐鼓声震天,欢呼声震地,金风阵阵。勇闯激流,放眼各族人民,争当好军。跃马征程,勇担天下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