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是最受欢迎的
散文既没有诗歌的节奏,也没有小说的情节,更没有戏剧性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确实显得有点太普通了。然而,人们喜欢阅读诗歌、小说和戏剧...就像欣赏散文一样!散文的魅力在哪里?我们应该走什么道路来寻求隐居和胜利?
回复
秋水青云
11粉丝
核心成员7
四楼
一、散文欣赏的一般规律
1.感同身受,渐入佳境。
文学以形象反映生活的特点,当我们欣赏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旦我们真正进入欣赏而不是“撇花”或盲目寻找任何概念,我们在作品中得到的应该是作家创造的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再现,而有了这种再现,我们自然会体会到作家沉浸在形象中的意义。这时,我们会突然觉得自己置身于另一个完全自足的世界——文艺的意境。
成功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意境,这是由文学的形象特征决定的。散文也有散文的意境。虽然没有诗一般的意境那么鲜明,但比小说和戏剧更突出。作为一个好的散文鉴赏家,要善于欣赏散文美的意境。如何欣赏?我认为有必要区分散文和诗歌的异同,这样才有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去发掘它们的意境之美。
散文和诗歌就像姐妹一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密切联系,但在意境的营造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诗的境界还是空的,文学的境界是现实的。诗意境界强调大胆想象和夸张,但也允许虚构和概括,追求避实就虚的空灵,往往给人“水中月,镜中花”的美感;另一方面,文学语境一般是相反的,强调严格真实,不允许夸张和虚构,追求避虚就实的真实境界,往往给人一种仿佛听到它的声音,身临其境的美感。
诗的境界还是空的,文的境界是现实的。这是从整体上的把握,具体来说,也不总是这样。正因为诗的境界还是空的,所以诗歌鉴赏就特别需要想象,想象可以把诗人虚拟浓缩的东西变成真实丰富的生活画面,从而领略其意境之美;正是因为语境是现实的,散文的欣赏才需要感受,才能把散文中真实具体的东西准确完整地再现在我们面前,从而欣赏其意境之美。一个人的散文鉴赏水平,至少部分取决于他对散文意境的敏感程度。
回复
秋水青云
11粉丝
核心成员7
六楼
散文既以形象反映生活,又注重对客观景物的细节描写,使散文形象的感性更加突出。什么是感性?指读者对散文艺术形象的领悟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说,读者可以很容易地在自己的脑海中再现作者所描绘的各种生活画面,并能得到某种令人满意的共鸣美感。但是,真正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人并不多。一个人对散文意象的感受力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或者说是一种在反复体验中获得的敏捷。这里所说的体验应该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包括生活体验、艺术体验和知识积累等。,各方面结合在一起,具体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对艺术形象的敏感。
写散文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欣赏散文也是必须的吗?很多年轻读者可能不认同这一点,认为散文只有一点书本知识和艺术经验才能欣赏的观点必须纠正。比如,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白色恐怖的读者,在欣赏叶圣陶的《在五月三十一日的雨雨中》时,总会有一层相隔的感觉。一个有过流浪经历的读者,会很欣赏瑞士黑塞的《农舍》,它总是比正常生活过的人体更深刻;一个从未坐过飞机的人能想象《日出》中刘所描绘的壮丽景色吗?
所有优秀散文的意境总是深刻而有意味的,往往很难一下子找到。除了在作品中有相应的生活经验,还得靠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去敏锐而认真地感受对象的形象特征和细节。这就像游览江南园林一样。越往深处走,景色越奇妙,能给人越来越好的感觉。
在这个越来越好的过程中,我觉得共情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姜夔说:“三百个美丽的批评和委屈都没有痕迹,要用心去理解对方。”(白石道人诗),即梅所说“作者得其心,观者必取其意”(《六一诗话》)。虽然都是鉴赏诗歌,但在这方面也和散文鉴赏相通。这种“交心”的、感同身受的审美,应该说是我们探索散文美的最基本的方式。
回复
秋水青云
11粉丝
核心成员7
七楼
2.以声求灵,以声得情。
作家秦牧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某国某著名女演员,拿着一本烹饪书,用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当众朗读。她用了自己悲剧的基调,痛苦而苍凉,苦涩而激烈,居然让台下的一些人哭了。一本食谱不可能有什么感情内容,何况是外语,却能让人流泪。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语言本身的声音具有独立的表达功能,也告诉我们,在欣赏散文时,不能忽视音感的因素。
散文可以被描述为浪漫的艺术。我们知道,人类的情感是无形无形的抽象事物,必须用语言符号来表达,但汉语符号本身包含有形、有声、意三个方面,所以在表达上有各种复杂的关系。我们汉语,就单个词而言,虽然不可能让它们发生变化,但因为每个词都有形、音、义,不同的组合当然能表现出不同的感情,也能在形、音上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作家在使用语言时,不仅要选择“意”,还要选择“形”和“音”。“形”指的是文字中的笔画结构,指的是文中句子参差不齐、整齐符合语法的构成,这里取的是后者。“音”指的是单词方面的发音,这里侧重的是句子的乐感。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形”就是选择“声”,是基于“形”的变化引起“声”的变化,最终达到更好的交流。“形式”本身不能有独立的意义,只能通过“声音”来传达感情。
散文作家靠的是句子的错综复杂和声音高低的奇妙调节,能让人在阅读时感觉到自己在声音感知上有了变化,同时也会感受到一种生活感。愤怒不可能凭空存在,语言的声音节奏是文学精神存在的标志。
作者因情而言,言一诞生,声音和文学精神就产生了。比如人说话,只有在有趣的时候才会说。他们要说话,就要用语言(文字),用语言的时候要有抑扬顿挫,语气要急促。文章中的语气是文艺的。这个过程是:
情感-言语-气体-声音
刘熙载说:“作者的情感是天生的,读者的情感也是天生的。”(《文健》)这说明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只想和作者正面交锋,所以欣赏散文的过程是:
声-气-词-情
也就是说,散文欣赏要特别注意把握音感的突破。从音感出发,以声求灵,以声得情。
以声求神,以声求情,就是根据文章的长短字和对声音的压制来阅读,通过阅读来理解作者的文学精神,通过文学精神的品味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文章中的言语》也明确指出:“文琪是你看不见也闻不到的东西,欣赏它的唯一方法似乎是用嘴去背诵。”欣赏散文不应该像阅读科学论文一样,而应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上,这样才能学到文字的奥妙。
散文的阅读自然不需要像诗歌那样讲究,只要符合散文的自然节奏就可以了,这和散文写的洒脱有很大关系;但不是一味的无组织,或长或短,或排或平,或继承或转移等。,这些都有一定的微妙之处,往往可以通过声音来寻求。
散文的阅读也需要长期的熟悉,不可能只看一两遍文章的声音和感情。只有熟悉之后,才能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相互竞争,有适当的轻重缓急。我的空气是迁就作者的,我咽口水吐口水都是他的,不是我的。语言的音节在我的喉咙里奔涌,吻在一起,它们高超而和谐,从声音和情感中一起溢出,这自然使金铿锵有力。
回复
秋水青云
11粉丝
核心成员7
八楼
二,散文欣赏的两个关键点
1.抓住线索,顺着波浪寻找源头。
散文其实是一种不太好把握的文体。那些古今中外的优秀散文作家,仿佛是神奇的骑手,自由驰骋,无拘无束。他们的作品和水上流行的一样,一片模糊,既有自然美,又有飘逸之美。刘熙载把这叫做“飞”,认为“文学如云豹,无形而多变”;也有人说“文学的魔力在于它会飞。”庄子的话彭越‘怒而飞’,现在看他的文字,无缘无故地来,无缘无故地去,几乎得到‘飞’的机会”(《文健》)。散文,这种“无缘无故来,无缘无故走”的“飞行”艺术,对于欣赏者来说,一定不能马虎。
欣赏散文时,可以忽略思想倾向和结构技巧。关键是看文章“飞”到哪里,怎么“飞”。这篇文章的故事通常被称为“线索”。如果我们抓住了作者写作的线索,那么我们就可以顺势而为,寻根溯源,跟着图走就会容易很多。此时,无论他的文章如何“隐而不露,变化无穷”,飞来飞去,读者也一样可以驾驭,从而达到跟随枯枝,因枝振叶,使节目清晰明了的目的。
线索是散文不可或缺的。因为越是无拘无束的流派,越需要线索来维系其艺术生命,将生命的珍珠连接在一起。散文不仅是飞翔的艺术,散文的线索也要丰富多彩,灵活多变。总结一下,有三种——竖着的,横着的,竖着横着的。了解散文线索的这些基本类型,对散文鉴赏是非常有益的。
回复
秋水青云
11粉丝
核心成员7
九楼
所谓纵向式,就是按照事物本身发生发展的过程,对材料进行深度组织。最常见的形式是时间二线,也是一些叙事散文经常采用的形式。它的特点是叙事有始有终,来龙去脉更清晰,读者更容易把握。还有带空间转移的线条,是另一种形式的垂直线索。描写风景的散文,大多属于这一类。因为这类散文描写的对象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客观事物,所以要求按照观察的顺序来架构文章。但是这类文章的骨子里还是离不开时间这个因素的。竖排式的,还有一种是以剧情为线的。虽然在小说和戏剧中较为常见,但在散文中,尤其是叙事散文中并不少见。
所谓横向式,就是以内在的思想路线或一个外在的对象为基础,把各种不相关的“画面”和“片段”连接起来,按照事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并排组织材料。横向风格的具体运用有各种不同。如以情为线,以理为线,以物为线等。,是横体中最常用的,也是最能表现散文文体特征的形式。以情为线,多见于抒情散文。井上靖的《春天来了》以期待春天的心理贯穿了整个故事,在这种情感基调上凝结了天文、地理、风土、风景。以意味深长的情感为线,是深入作品的结果,不仅广泛应用于抒情散文,在一些感伤的叙事散文中也经常遇到。朱自清的《致亡妻》,是以一条真挚醇厚的爱妻颂妻的情感线索,将日常琐事的一些片段粘在一起,杂而不逾,散中见全。以事实为线是一种更注重内在逻辑的横向文体,多见于感性的议论散文。它的写作线索往往是作者从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思考中提炼出来的一个观点,其他素材也是据此展开的。如秦牧的大象蚂蚁童话。在一些抒情小品中,抒发自己的心声,在风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喜欢用一些东西作为贯穿的线索。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物”侧重于作为线索出现,如秦牧的《地》;另一种既是作为线索,又是作为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点,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如西班牙作家马斯特斯写的《夜莺》。
相比较而言,纵向线索虽有各种差异,但总是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或过程,也符合人们逐渐认识的一般规律。横向线索有一些哲学上的抽象,文笔上有一些跳跃,因为线索是由一些不相干的材料连接起来的。这样就在形式上拉开了创作者与欣赏者的距离,让欣赏者难以理解。但大手特别善于处理欣赏者与被欣赏者的矛盾,善于脱离(掰断)和贯通(续)。好的判断力和好的连续性可以辩证地统一判断力和黑暗连续性。
所谓纵横相交,不过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这种情况在一些游记中相当常见。如果游记只用一条纵线,文章很可能像流水账一样潦草,所以往往在游记的线索上加一条横线索。当然,这种线索方式在一般的叙事散文中有时也会遇到。比如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不仅按时间顺序展开回忆,还用横向线索“小米”连接起来。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由无数物体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机器,内部因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我想这些联系肯定能找出各种不同的生命线索。同样的,一个搞不清人生蛛丝马迹的人,对社会的认识也一定是肤浅片面的。但是线索的类型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经纬是复杂的,那么线索的艺术是否体现在散文中呢?当然,以上都只是粗略的概述,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无法超越纵、横、竖相交三种类型,如何演绎也很难统计。
回复
秋水青云
11粉丝
核心成员7
10大楼
2.看全局,探主题。
主题,也称中心,是作者在散文中对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态度和观点,是一篇散文的灵魂。鉴赏散文,发掘的是“灵魂”——散文的主题,相当于抓住了散文作品的精髓。也是散文鉴赏中重要的、决定性的一步。
探讨散文的主题并不是很难,但要三言两语准确说出它的主题并不容易,这是普通人的共同体验。有些人欣赏散文,往往喜欢凭一点直觉来判断作品的主题,这会让作者自己感到惊讶,往往会导致偏颇。
探索散文主题的方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首先,从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发掘主题。
主题的表达离不开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世界观的制约。试图弄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样的心情,时代背景是什么,社会环境是什么,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比如茅盾的《风景谈》,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歌颂了当时中国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伟大而崇高的革命精神”,但这个主题是如何体现的呢?因为自始至终,全文都在赞美属于“第二自然”的特殊“风景”,连“延安”、“革命根据地”、“* * *”这样的字眼都找不到,怎么能赞美当时的中国呢?似乎很自然的就转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第二,从作品的“文学眼”发掘主题。
文眼是指那些在警示策略上特别精炼的文字,是作者精心放置的“眼”,也就是散文主题的衔接点。这个点睛之笔,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直接途径。刘熙载在《文学概论》中说:“余说目为神光所聚,故有完人之目,数句之目,皆待目映。”所谓“神光”,就是散文的主题;所谓“反映”,是指主题在散文中的主导作用。比如柳宗元的《捕蛇者》中的“苛政猛于虎”,杜牧的《阿赋》中的“后人为之哀而不学,也使后人又为之哀”;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中的“贝多芬的音乐是唤醒你的音乐,但当你想一个人呆一会儿的时候,你又害怕听他的音乐”……都是“神光”闪烁的地方,通过它我们可以窥探到文艺心灵的奥秘。
第三,从作品的关键段落挖掘主题。
散文的主题,当然要通过作品的每一段来表达,但绝不是平均分布在每一段;当然,每一段也要服务于主题,只是具体承担的任务不完全一样。或描写某一具体部分,或描写某一事件的过程,或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以示过渡。可以说,一篇短文的大部分段落与主题的关系并不直接,有些甚至出于结构上的考虑,与主题无关。一篇文章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的一两个关键段落来表达的。它似乎是支撑一篇散文的“发力点”,是我们在探讨主题时一定不能忽视的地方。
第四,从作品的内在联系中发掘主题。
大部分散文,表面上看确实是“散”的,但内部却很有标记。循章而行,把握文笔的来龙去脉,在作品的内在联系中分析主题,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第五,从作品的整体倾向上发掘主题。
探讨散文的主题有一个最常见的毛病,就是不着眼于作品的全局,不考虑所有主题的总趋势,而是孤立地从某一节、某一部分概括主题,这是必须克服的。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散文的主题不是通过完整的情节来表达,也不是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人物来表达,而是往往通过一些事实片段、生动的场景和作者的感受来表达。因此,从整体倾向上探讨主题更为重要。
回复
秋水青云
11粉丝
核心成员7
11楼
三、散文欣赏中的两个难点
1.分析结构,密切关注。
结构是散文包括所有文章的组织规则。人们常常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把材料比作文章的血肉,所以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散文的内容必须通过结构来固定和展示,结构是作品思想性的形式体现。欣赏散文,分析散文的结构,犹如解剖散文的人体,对于我们了解散文的内部构成和联系,深入散文的骨骼,关注散文的奥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散文结构的分析一直是难点,这就要求欣赏者具备良好的散文艺术素养。
5散文欣赏方法
一般来说,散文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分析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也就是对散文进行分段。
就散文的外部结构而言,它包括句子、自然段落和部分。前两种是出于文字表达的需要,起到停顿和幕间休息的作用。都属于自然的形式单位,也有明显的外在标志,很容易掌握。一部分是作者为了突出主题而聚焦内容的某一方面意义上的段落。一篇短文总是由几个有意义的段落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段落也是一部分,通常包括几个自然段,有时也可能与自然段一致。这里所谓的分段,就是分析一篇短文是由几个有意义的段落组成的,从而了解其结构在开篇和结尾、间歇、抑扬顿挫等方面的特点。
散文中一些有意义的段落,用小标题、空行或“一、二、三”的数字做标记,比较好处理。还有一些短文是由关联词、句子、过渡段等来暗示的。,而且阅读时也不难区分。对于那些既无征兆又无提示的文本结构,我们需要进行认真具体的分析。但无论如何,意义上的段落总是相对独立的,或在同一时间,或在同一地点,或性质相同,只要把那些在内容上紧密相关的自然段落分割在一起。
二是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看有多完整、严谨、自然。
所谓整体性,就是散文结构有头有尾,有中段,部分与部分有机地与整体相连。所谓严谨,就是散文的各个部分安排得如此恰当紧凑,不可能有任何增删改,任何移动或删减都会使整体框架脱节;所谓自然,就是散文结构要像生活一样自然,没有斧凿的痕迹。“当你做了你所做的事,就该止于此”(苏轼的话)。
回复
秋水青云
11粉丝
核心成员7
12号楼
三是分析结构的局部特征,深入研究开头、结尾和过渡。
分析散文的结构,从大的方面看,无非是两种方式:从整体到部分,或者从部分到整体。什么样的结构,通过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两轮,不能被我们识别?分段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也不错,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重点。这里对结构局部特征的分析侧重于从局部到整体。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建筑,不仅要看它的整体造型,还要进去看一看所有的过道、房间、旋梯,才能知道它有什么特点。
分析结构的局部特征进一步要求从局部入手,掌握作品整体安排各部分的方法和技巧,如作者在叙事方法中哪里使用了直接叙述、倒叙、插补叙述?作者如何安排海浪的节奏?有没有用伏笔和悬疑?特别是在开头、结尾和过渡的关键部分有什么特点?等一下。为了理解它们,有必要对散文的每一个微小部分进行仔细的调查和研究。
2.识别实践并彻底观察它们。
虽然人们在争论散文创作是否有技法,也让人感到有些困惑,但客观地说,一切优秀的散文作品都应该是“有技法”与“无技法”的和谐统一。说它“技巧性”,是因为任何一个有成就的散文作家都不可能随意宣泄自己的感情,也不可能驱离语言、驾驭材料、想象、加工、组合。之所以称之为“无技巧”,是因为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家巧妙地运用各种技巧,将技巧与内容无缝融合,以至于你似乎说不出有什么技巧。
散文的这种“以不可能为法”(徐增玉)的创作境界,对于散文鉴赏家来说,的确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欣赏散文,不辨其法,自然只能得其皮毛,只能停留在文字层面进行一些肤浅的欣赏。如果技术对你来说是外行,结构对你来说就更微妙和神秘了,所以最多你知道自己做的好,不会说话。
有句话形容杂耍:“可以看门道,但不能看热闹。”用它来说明散文鉴赏水平是非常恰当的。从文字鉴赏到内容形式鉴赏,即从“看热闹”到“看门道”,是衡量一个散文鉴赏家能力的“分水岭”。但要想知道其中的“门道”,分辨其中的微妙,就得对散文的技法有一定的了解。高尔基说:“你必须知道创作技巧。知道一项工作的技能,就是知道这项工作本身”,“技能是文化成长的一种基本力量,是文化全过程的一种主导力量”(高尔基谈诗人系列)。他所说的“文化成长”自然包括散文欣赏。
回复
秋水青云
11粉丝
核心成员7
13号楼
散文的技法,一时半会儿也数不过来。它们是历代文艺理论家根据自己长期的散文创作实践总结出来的。有的以成语典故命名,如“一石二鸟”、“釜底抽薪”;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名言,比如“彩线穿珠”“曲径通幽”“变步变形”。还有的借用军事、音乐、绘画等术语来比喻形势,如“欲擒故纵”、“梁绕余音”、“云中抱月”、“云中破峰”等,从名称上看都足够有趣,也包含了各自丰富的内容。因此,识别实践,深入观察,是高水平散文鉴赏必不可少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