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祭月亮有什么讲究
中秋节祭月亮的讲究: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祭月”的历史十分久远,作为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事实上祭月也好上月也罢,都是以八月十五“满月”为寄托,进而表达渴望亲人团聚,以及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古人祭月时的重要讲究,实际上这种说法暗合了“男女授受不亲”。
在古代社会,年轻男女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在面对婚姻大事的时候,只能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年轻男女只能够将对彼此的相思,寄托在祭月这件事情上。在古代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男女私下见面的几率几乎为零。
所以古代男女对礼仪特别慎重,“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也算是人们对礼仪尊重的一种表现。男人不拜月神、女人不祭祀灶神,在古代传说中,月亮是嫦娥的居所,如果男女拜月则是对女人过度眷恋,这就违背了传统礼教。
中秋节的习俗
1、走月是一种特色的赏月活动,人们会在皎洁的月光下,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三五结伴,游街市、泛舟河上、登高楼赏月,谈笑风生。
2、舞火龙是香港地区中秋节最具传统特色的习俗。在农历八月十四晚上,铜锣湾大坑地区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人们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3、玩兔儿爷是流行于北京一带的风俗习惯。它起源于明末时期,逐渐演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兔儿爷形象可爱,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祭兔儿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4、中秋节期间,桂花盛开,人们会用桂花酿制桂花蜜酒,品尝桂花酒成为了这个节日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