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人听说过高淳吗?你去过那里吗?

江苏省高淳县是大闸蟹的故乡。以蟹为媒,第三届中国-南京固城湖蟹节于9月26日-6月6日在高淳举行,10。

高淳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矿区!当你来到这个被誉为中国第一蟹乡的地方,你不仅可以品尝美味的大闸蟹,还可以感受独特的民俗文化,参观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许多名胜古迹。

南京的远祖在高淳。

1997年8月,薛城乡(今惜春镇)在挖新建卫生院地基时,意外出土了一些文物。得知这一情况后,县文保所立即控制了施工现场,并与南京博物馆一起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个地方就是后来被授予“全国考古重要发现提名荣誉奖”的薛城遗址。它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被专家推定为南京最大、最古老的史前古文物,距今约6300年。

薛城遗址的文化积淀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均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当于马家浜文化中晚期,中期相当于或略早于北音盈盈文化三期,晚期相当于崧泽文化中晚期。它的上层是宗族墓地,下层是居民地。遗址位于皖南青弋江,水阳江在长江口汇入“古芜湖”。丰富的遗存颇具特色,代表了江苏、Xi、安徽三省交界处、山川沼泽交界地带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6000多年前,在这里土生土长的高淳人生活时,就开始用原汁原味的高淳方言交流。至今,这里仍流传着许多唐音。很多唐诗用现代普通话朗诵是没有押韵的,但是每一句都用高淳方言押韵。目前,高淳县已经成立了以县长为首的申报小组,抽调了一批教育界、文化界的老同志,对高淳方言进行科学、全面、有代表性的收集和整理,尽快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在高淳,除了古遗址和方言,2000多年前吴国宰相伍子胥在这里开凿的须贺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至今仍发挥着航运作用。古古城遗址是春秋时期乌来朱彝所在地,比古南京金陵早两个多世纪。清末道教造像绘画共320幅,是我国最完整、最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东巴戏楼和苍溪戏楼在苏南地区并不多见,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和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另外,两个女人抗婚的美丽传说,韩国大诗人崔致远感人肺腑的诗句,让人潸然泪下,在韩国流传甚广。北京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都为此举办过崔致远学术和中韩文化交流研讨会...

“高淳文房四宝”荣耀江南

高淳,除了“古城烟雨”、“石臼渔歌”、“守圣夜钟”、“关西夜泊”等高淳著名的八景外,高淳的文房四宝,“方塔是倒栽柏树的街道”,更是家喻户晓,前程似锦。难怪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只给了高淳“江南圣地”的美名。

作为“文房四宝”之首的“宝生寺塔”,相传建于三国时期吴赤武二年(239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据说是孙权为了庆祝母亲八十大寿而建的。也就是说,周瑜英年早逝后,孙权的母亲可怜周瑜的爱妻小乔,亲自到周城(今砖墙镇)带她回建业(今南京)自娱。当八牛行驶到高淳镇(今惜春镇)的东龙城山时,被两个醉酒的道士拦住了去路。祖母命令她去赢,却发现两个道士吓坏了,死了。奶奶一生信佛,对人宽厚仁慈。于是人们在龙城山修建了一座“七级宝塔”(即宝生寺塔),以超度两位死去道士的灵魂。这座寺庙塔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罕见的。历代地方官视塔为镇县之宝。塔高31米,塔身用特制青砖叠砌。“近看像玉笋拔地,远看像健笔。”登塔鸟瞰,县城风貌,一览无余,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早已消失在固城湖底的“子怡街”建于南宋。由于明朝郑德七年,东坝加高三尺,导致流淌了几千年的三湖之水不再向东流。高淳被沉65438+万亩,固城湖地区60多处堤防被完全淹没为高淳文房四宝。

相传,这株倒柏是晋代著名道士许逊所植。徐,江西南昌人,三国吴赤武二年(239)生。许逊年轻时曾师从大东真正的国王吴孟。晋末大乱时,他弃官随吴孟周游列国。公元374年,许逊从南昌西山升起,降落在高淳,成为转世灵童。他自幼就读于高淳县城东二十里的南道观(求实观)。有一天,老师出差,学生们比赛拔小柏树,许逊一连拔了两棵小柏树。正在这时,老师回来了。害怕老师的谴责,他匆忙把两株小柏树扔进了两口井里。因为他的恐慌,他把树枝翻了下来,把树根翻了起来。老师喝完酒回头一看没注意。几个月后,我发现插在井里的小柏树已经从根部抽出了新枝绿叶,生机勃勃,大家都以为是仙女做的。所以,只要保护得当,几年后它就长大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倒柏”。库珀镇现存的千年古柏周长1.3英尺7英寸。这棵树挺拔如铁,倔强如钢,盘根错节,蜿蜒曲折,枝叶翠绿,生机勃勃,显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白牡丹”生长在华山石坡的缝隙中。传说古时候有个叫鲁的小伙子上山砍柴,不小心被毒蛇咬了一口,昏迷不醒。当不朽的铁拐李经过时,他从葫芦里取出长生不老药,喂给他吃,但没有用。这时一只蜘蛛挂在树上,在被毒蛇咬过的伤口上服药。年轻人得救了,但蜘蛛却安全了。铁拐李感到惊讶和惭愧。他觉得自己苦心经营的炼金术毫无用处。一怒之下,他把葫芦砸了,说:“炼丹一千年白费,石头上开一会花。”砸碎的葫芦里恰好有仙丹,滚进了石隙。久而久之,就长出了一朵颜色鲜艳、花香四溢的白牡丹花。

高淳对民俗了解多少?

在高淳县定埠镇韩桥村的一个打谷场,记者再次看到了“五舱跳”的热闹景象:身着古装的村民或挑筐、或扛旗、或敲锣、或敲鼓,一片欢腾。很快,主要人物入场:先是五个带着顶篷的壮汉入场站好,然后是四个衣着鲜艳、戴着面具、步态各异的表演者在场上列队。他们代表了道士、土地爷、和尚、法官四位为民请命的“土地神”。然后进入体育场的身穿盔甲、肩扛津灵、手持双刀的五人,才是真正的主角——“五人小屋”。他们的檐篷、面具、服装都是五种颜色搭配的。红、蓝、黄、黑、白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帝,与木、火、金、水、土五行相合。“武苍”与场上众多表演者共舞,或蹲或跳,跳着不为人知的舞蹈。整个演出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共有超过100名表演者。

“五舱舞”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中国民间舞蹈的起源,更在于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在中国已经消失了60多年,濒临灭绝。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记载,“跳舞仓”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主要流传于安徽省高淳县、溧阳县、郎溪县等地。在“破四旧”时期普遍被禁。如今的表演者大多已经过世,就连当年对人事还有点熟悉的“小观众”也已经很老了。

在高淳县,除了“跳五舱”,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比如花台会、斗水浒、大灯笼等等。花台会,又名社戏(鲁迅散文《社戏》中有介绍),是高淳县薛城乡的保留节目。三年一次是小戏,九年一次是大戏。在水边或土地庙旁,一个草台班子上演着各种戏文,观众全是村民,十分迷人。打水浒是高淳县特有的民间武术。它起源于宋代,真正的意义是表演水浒传中人物的武功。它以传说中有三十六天罡之星之称的梁山好汉为原型,以你制作的装备为道具,用真刀真枪的十八般兵器轮番上阵。刀光剑影的战斗很危险。宋武的十八般武艺,孙二娘的双刀,鲁的醉拳,既能强身健体,又有很大的欣赏价值。《江南一绝》众所周知:两个人表演* * *,前者穿道具扮成马头,后者弯腰抓着前者的腰扮成马身,两个人互相牵着背,表演难度相当大。1993年,《大灯笼》获得沈阳国际秧歌节金玫瑰奖,亮相央视春节文艺晚会颁奖晚会。《打水浒》和《罗汉》在中国独树一帜,融合了民间武术和民间文艺表演。薛城班龙直径1米,长100余米,表演者数百人,堪称中国舞龙之最。“龙吟车”有十几米高。旅游的时候,它的队伍浩浩荡荡,伴随着民俗文化活动,让人叹为观止。

为什么高淳有很多民俗?

研究高淳民俗12年的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第一位民俗学博士陶思言博士,将高淳称为江苏民俗文化的“富矿区”。这种“富矿区”的形成也有其历史和地域原因。高淳虽然离南京不远,但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依靠水陆两路,与溧阳、安徽宣州等横向地区进行着密切的文化和婚礼交流。而与南京的纵向交流则少得多,几乎没有受到六朝城市文化的辐射。历史上,高淳没有大量外地人涌入,本地人也很少来南京。直到今天,其语言系统仍属于吴语区,其接近程度可见一斑。

近年来,高淳县委、政府认识到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组织当年亲身经历的老人进行回忆和整理,同时加强对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套路、音乐的指导和改进,克服原有程式化的表演模式, 其中主要围绕着办好“天下太平”二字(一般按照“天下太平”二字的笔画进行表演),丰富表演内容,在指导中注意保留民间艺术的特点。 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在逐步加强对高淳民俗文化的认定和保护,但高淳把民俗宗教活动上升到传统文化的高度,加以开发利用,转化为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放进步民俗区,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