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大米”究竟是怎么回事

1

镉大米:

镉是一种重金属,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总中非常重要。它会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水会灌溉给农作物。

在几十年前,日本人就注意到了镉以及慢性镉中毒导致的“痛痛病”。数据显示,在日本神通川和梯川流域,大米的镉含量最高达到过 1.06 毫克/千克。

这也就解释了曾经轰动一时的“日本毒大米”事件。

其实,我们平常吃的大米,不用太担心。因为国家对于大米的种植环境,以及镉的含量都是有严格监管的。

只是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们(比如不幸的日本人)来说,是要格外注意,而且还要注意其它食物和饮用水中也还可能含有镉。

2

砷超标:

有句话,大家应该记下:

「安全的大米」不是「绝对不含砷」,而只能是含量低于某个安全限。

这是因为自然界的水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砷,而水稻只要在生长就会吸收砷,那么大米里含有砷也就很难避免了。

但好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天摄入不超过 2 微克每公斤体重的砷,对健康的影响就小到可以忽略。

而根据这个限量,国家对大米中的砷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定管理。

3

铅超标:

铅确实是一种危害很大的重金属。但从现有资料来看,大米中的铅超标的几率很小。

2013 年曾有位学者发表了美国进口大米的研究报告,称进口到美国的大米中含铅量高达 6~12 毫克/公斤,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大米含铅量最高。这个消息令公众哗然。

但之后台湾农业部门和北京市食安监控机构进行了相应监测:结果均未超标,多数远低于标准限值。

2014 年的《整体环境科学》还发表了一篇很大规模的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市场样品中只有 0.6% 的样品超过了 0.2 毫克/公斤的标准。

可见,美国化学年会报告的那些数据是不靠谱的。相关的说大米铅超标的新闻,多数也只是以讹传讹了。

4

人造大米:

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人造大米”,其实是一种营养强化大米。

它是把大米等粮食原料磨成粉,加入大米原本缺乏的一些微量营养元素,再重新加工成米粒形状的食物原料。

只要加工过程不出问题,这种大米就不会有安全性问题,而营养还比普通大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