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寿命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浩瀚的大海有丰富的鱼类资源。东海和黄海沿岸是优良的渔场,这里鱼类众多,地势平坦,水深较浅,底质较软,适合生产底拖网渔船。

在中国,春天有低气压,夏天有台风形成的风暴。在秋季和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向南移动,导致北风。强风巨浪给船舶航行和渔业生产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在休渔期,会耽误时机,影响渔业高产。

中国渔业工作者在实践中透彻理解海洋鱼类的“脾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风与鱼的关系,坚持“抢风头,抓风尾”,才能赢得海洋渔业的大丰收。

众所周知,大风来临之前,气压下降,海上产生波浪,波浪传播的速度快于气流。因此,在强风到达渔场之前,沿海渔场就会出现传播速度很快的波浪,其中波长特别长的波浪称为“长波”。此外,由于气压突变,海平面有升有降。当气压降低时,海水在水平方向上向低压中心汇聚,称为“气压波”。“长波”和“气压波”都是波,在地表以波的形式传播。事实上,海水分子在其平衡位置剧烈振动,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振动强度迅速降低。为了逃避上层海水剧烈震动的影响,鱼类成群结队地游向低压的中央海域,寻找合适的栖息地。渔民抓住大风前鱼群聚集的好时机,抢尽风头,多撒网、快捕捞,一网打尽带鱼、黄鱼、鱿鱼、鲨鱼等大量鲜鱼。

冬季强风在海面上连续吹一段时间,会引起海水的垂直搅动,造成海水的垂直混合。风越大,吹的时间越长,海面的垂直混合就越向海底扩散,这样靠近海底的海水也就产生了更强烈的涡旋,可以把细小的海底沉积物托起,自下而上形成相当厚的浑浊水层。此外,冷空气造成的海面突然降温,使海水散发大量热量,进一步加强了海水的垂直混合,使浅水渔场的海水变得浑浊冰冷。

由于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原本栖息在相对清澈温暖海水中的鱼类分散开来。当风力减弱时,鱼不得不寻找它适合的环境,然后鱼有一个集中的过程。在风大、鱼散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去港口岛避风,在安全的基础上采取逆风措施。一旦风力减小,鱼群回到平时的生活环境,再次在鱼群分散到集中的时候,渔业工作者立即投入生产,抓住风后的高产。

东海的冬季捕鱼季节是中国最长的季节,通常从冬季开始,持续大约三个月,直到第二年下雨或受到惊吓。

秋冬季节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外海暖水减弱,沿岸冷水扩张。因为海洋环境的变化,原本分散在黄海和长江口外的带鱼,沿着浙江沿岸海域,由北向南集群游回,形成了冬季东海带鱼渔场。北起长江口外的佘山、花鸟山,南至浙江南部的洞头、南北鹿岛。

休渔期在冬季,北方强冷空气经常南下侵入渔场,对东海休渔期影响很大。因为冷空气南下时,伴随着偏北风,强风掀起巨浪,会影响渔船作业;此外,由于气温骤降,海水温度迅速下降,促使鱼类南下。因此,如果在休渔期冷空气较强且频繁,鱼南下的速度会加快,因此休渔天数会相应减少。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强风有利有弊,因为南下的冷空气引起海水剧烈搅动,使海洋中的暖水和冷水强烈混合,形成不同浊度的海水(渔民称之为水夹),带鱼一般在白色的水夹中丛生;同时,由于风力较大,靠近海岸底部的海水变得浑浊,不适合带鱼栖息,于是漂向中上层,带动带鱼集群形成中心渔场,极大地方便了机帆船、帆船的捕捞。渔民抓住大风能产生水夹、形成渔场的好时机,多撒网、快抓鱼,往往一网就能抓到上万斤带鱼,获得大丰收。可见,冷空气有节奏的南移,可以达到强风促进带鱼密度的天然作用,这是冷空气对冬季鱼季有利的一面。

此外,休渔期的早、晚主要与立冬前后的冷暖天气有关,而冷暖天气又与当时冷空气南下的频率和强度有关。还有,当冷空气南下时,如果吹东北风,混合水系会被推向海岸内侧,中心渔场也会向内;如果刮西北风,混合水系会被推向外海,渔场向外。所以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大风方向也和渔场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长夏有好几天东南风,鱿鱼冲山。

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达1万多公里,岛屿5000多个,拥有海底平坦的“大陆架”,约占世界“大陆架”总面积的23%。沿海水产资源丰富,仅鱼类就有1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200多种,是世界上鱼类产量较多的国家之一。

渔民在日常捕鱼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用生动的语言把这些经验编成了捕鱼谚语。比如舟山有句钓鱼谚语“长夏吹东南风好几天,墨鱼(乌贼)冲山”。也就是说,在5月初的长夏季节,舟山沿海持续吹东南风,会造成水温升高,水从东南沿海流向西北岛沿海。此时乌贼正在产卵,卵应该是附着在水中的岩石上。另外,墨鱼的游泳能力很弱,所以会随水游到山边,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叫“长夏打风暴,乌贼垮”。在渔业中,“风暴”是指海上吹来的北风,“抛锚”是指乌贼停在原地。在漫长的夏季,鱿鱼原本会随着水流游向西北的舟山岛。刮西北大风时,鱿鱼移动缓慢,难以成团,产生“抛锚”现象。

再比如渔夫的谚语,“冷暖浮,昼夜浮,清混浮”,意思是水温下降,鱼沉,水温上升,鱼浮;中午阳光强烈,鱼下沉,黎明或傍晚,阳光减弱,鱼上浮;水色清,鱼沉,水色浊,鱼浮。这是水温、阳光、水色的矛盾导致的鱼的运动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渔民利用灯光将分散的鱼类诱成群体,并根据水温的波动和水色的浑浊程度,适当调整网具的高度,进行针对性的捕捞。这样会让淡季变成旺季,旺季更旺。

在淡水渔业中,也有“热天捉流水,冷天捉深潭,风足,雪流水,夜清水,昼浑水,晨捉黎明,夜捉黄昏”的说法,阐明了淡水鱼随天气和季节变化的矛盾运动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捕鱼方法。

总之,很多渔谚都说明,鱼群的活动受季节、气候、水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即“有预兆可寻,有事物可观察,有现象可考虑”。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努力学习,就能掌握捕鱼的主动权,大力发展渔业生产。

鱼类在海洋中南北游的现象,是鱼类的生理要求与海洋环境变化的矛盾造成的。鱼类因繁殖需要寻找合适海域而引起的群体游动称为产卵洄游;为了寻找诱饵,群体游动称为诱饵迁徙;由于季节的变化,为了适应水温,它所引起的群体性游动称为暖洄游。我国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海洋鱼类的洄游规律。“春三天鱼北,秋三天鱼南”就是体验之一。这意味着海洋鱼类在春天后倾向于从南向北游,秋天后倾向于从北向南游。

随着季节的变化,冷暖空气会南移或北移,导致气温上升或下降。海洋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有一股从赤道向北流动的暖流,温度高,盐度大,称为暖流;还有一股从北冰洋南下的冷水,水温低,盐度低,称为寒流。另一股溪流从沿海河流流入海洋,水温随大气温度变化,盐度最低,称为沿岸水。由于各种海流的力量和南北运动,海洋环境发生变化。每年春季,地球变暖,南风频繁吹来,海洋中的暖流逐渐向北加强,延伸到我国沿海,而寒流逐渐减弱,由北而退,使我国沿海水温由南向北逐渐升高。这样,根据水温、盐度、底质、饵料和生理要求,以往在南方和深海越冬的各种鱼类由南向北、由深海向浅海群集,寻求饵料或产卵、洄游。当时渔民扬帆出海,从南到北大量追捕带鱼、黄鱼、鲳鱼、鲶鱼、鲭鱼、鱿鱼。每年的4、5、6月份形成春夏两季的禁渔期。这就是“春来三日鱼北去”。

每年入秋后,冷空气不断南下,北风加大,海洋中的寒流逐渐南下,河流入海的沿岸水水温也随之降低,暖流相对减弱,海水温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这样,为了得到适宜的水温,产卵后分散觅食的鱼类逐渐重新聚集,游向南部海域或深海,形成越冬洄游,也就是“秋后三日鱼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