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君:李白,竟然是第一个!讴歌铜矿工人的诗人

淮君:他是第一个!讴歌铜矿工人的诗人

“杏花村”“桃花潭”“醉翁亭”……

被细雨敲打的古村巷陌,

连接天际的大块田野,

泼墨大写的山水画卷……

诗人笔下的安徽,

自古以来都是风光无限……

安徽,有江南的风韵,也有北方的豪放。东西七百余里,南北一千二百余里,有九华之灵秀,黄山之瑰丽,大江之浩淼,淮水之荡荡。

“说到与安徽有关的古诗词,总是绕不开李白,同时,他也是第一个讴歌铜矿工人的诗人。”著名新闻人、书法家、工笔画家、北京陛楼阁文化艺术馆馆长、久居北京的“中国风情”皖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比如《秋蒲歌十七首·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除此之外,还有宋代的大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铜官山》“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等等。

当然,在一众文人墨客笔下鲜活闪耀的安徽美景中,有不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好地方。诗人李白一句“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所记载的地方正是铜陵这个地方,它验证了铜陵光辉灿烂的千年历史。

因铜得名、因铜建市的铜陵,有着上千年的铜文化历史。位于市人民医院南侧的“铜官山1978”文创园是铜陵市第一家文化创意园区。这个文创园展示的是铜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铜官山铜矿工人故事。通过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采取适当的保护后,再现了当年矿工创业的艰苦卓绝和心路历程。

铜陵的大通古镇,古称澜溪,傍长江而建,老街两旁大多高高低低的小幢两层古宅,一律是徽派白墙、黑瓦,老字号店铺古色古香,让人仿佛从中能触摸到古镇的沧桑与厚重。

曾经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 同时又是四大名镇之首,因此当年有着“皖南小上海”的美称。然而,后来历经战火与洪水等接连伤害,大通古镇与当年的“安徽八大市”之一的正阳关古镇一样,曾经的繁华和闻名就此而销声匿迹。

坐落在八百里皖江的和悦洲,在澜溪老街夹江对面,四面环水,是万里长江的滚滚波涛经千年泥沙沉淀而隆起的江心绿洲,犹如一大一小两片荷叶飘浮在江面上,古名为荷叶洲。到了明、清时期便将“荷叶洲”改名为“和悦洲”。

西湖湿地公园是铜陵市内最大的湿地公园,听我们的司机师傅介绍那里一年四季,风景都在不断变化中,每次来,哪怕同一个景点,看到的景致也是不同的。

位于市区的天井湖就像一面古铜镜,静静地依偎在城市的臂弯里。天井湖是安静的,远远望去,似一块温润的玉,镶嵌在城市的蓝图上;走近欣赏,我们能看见水波纹一圈一圈,细细的,游船点点,在阳光的映照下像金子般闪烁着光泽,令人心旷神怡。

通天阁建在天井之上,记录了一个天井湖的传说:美丽的东海龙王小女,为了勤劳淳朴的打渔郎,不愿回东海,老龙王派来恶龙吸干湖水相逼,她决心“不作仙界金玉叶,誓保人间活命泉”,她变身巨螺倒吸海水进湖,终于气竭身亡,化成青松环绕的螺丝山与打渔郎生死相守。

从唐朝到民国,浮山以其佛教的盛名和独特的景色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孟郊、白居易、范仲淹、黄庭坚、欧阳修、王安石、张英、方苞、左光斗等等众多名人,或来浮山吟诗作赋,或在浮山挥毫泼墨,成就了浮山“天下第一文山”的英名。

安徽铜陵特色美食品种繁多,历史悠久,独具地方特色。

铜陵沿江一带有一道地方民俗特色菜,村民自家养猪,逢年过节都会提前告知杀猪日期,当日请杀猪匠杀猪切肉,邻里分购。杀完猪后,烧一锅开水,将切好的猪背上最好的护心瘦肉、猪肝、猪腰子、葱等原料下锅烹饪,做法简单,但一出锅闻到的就是肉香和葱香,端上桌子,一层碧绿的葱花洒在汤面,手持汤勺舀一勺置入碗中,放入嘴里,嫩滑爽口,汤中瘦肉鲜美无比,再就着热汤送入口中,一股暖流传遍全身,通体舒畅,驱寒温补。

铜陵曾经是中国最小的地级市,而来过之后发觉它的动人之处,既在于它小而精致,美好又灵动,更在于它历史积淀、徽韵悠长中散发的烟火滋味和文化气息……(江凌、南直隶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