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农村酒席上的哪道菜让你难忘?
那无疑是肉的一大扣分,又红又油,香味扑鼻,让人流口水。在物质贫乏的时代,很多年都吃不到第二块肉。可想而知,大肉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不幸的是,还没有轮到我们的孩子在餐桌上吃饭。顶多是在餐桌边,家里父母不愿意自己吃,给我们省吃俭用。因为扣肉的都是按照一桌客人的数量来做的,每人不多,连最底下的菜都要一点点吃。想想当时的童年,再看看现在的孩子。生活真好。
在贫穷落后的童年,不允许孩子参加时代的盛宴,最难忘的一次,是看到一个老人在宴席桌上用筷子夹着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片,送到我嘴边。让我流口水很久,忘不了。我至今记忆犹新!
小时候提到谁家有红白喜事要吃,我就会放屁让家里人带着吃,特别享受那种热闹!
我奶奶家在咸阳二道院北都镇。因为我妈工作忙,每年寒暑假只能送我去农村外婆家,所以不管我做什么,外婆都会带着我。
农村餐桌上有一道菜叫“甜盘子”,一直让人难以忘怀。
“甜板”——陕西的一种家常菜小吃,类似于常见的糯米糕。主料是红枣、花生、枸杞、葡萄干、青红丝、糯米,上菜前撒点糖。对于孩子来说,宴席上的很多菜都是辣的,这个菜吃起来糯甜的。估计小孩子都喜欢吃甜食。虽然现在不爱吃太甜的东西,但这个“甜盘子”还是让人难以忘怀。
小时候正赶上物质匮乏的年代。我通常主要和干红薯一起生活。我只能在节假日吃肉,在宴会上吃肥肉。那是最幸福的事。
那时候在我们那里,每当女儿出门或者儿子娶了媳妇,一般的酒席都是十盘十碗。由于生活困难,十个盘子里的菜大多是素菜,十个碗里的东西多是用面粉用各种方法炒出来的。唯一的肉菜是一碗肥肉片。
一般八个人坐一桌酒席,厨师切十几块。一般情况下,这碗肉是压轴菜,酒席结束时才上。每当这道菜端上来的时候,刚才还在笑的一桌人都沉默了,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这碗肉上。这个时候,人们放下了温柔和谦恭,筷子却在不停地忙碌,生怕慢了脚步,吃得少了。因为年纪小,胳膊短,只能等爸爸给我夹肉用筷子夹。坐在爸爸的腿上,吃着爸爸给我抓的肉片,我受宠若惊。
现在生活好了,农村宴席用红烧肉代替肥肉片,人们对它也没那么迫切了。
小时候家里不是很富裕,长辈做了些菜喝。一盘炸豆腐,一盘清蒸鸡,炒几条小鱼,最后拌粉条。大家都吃过粉条吗?粉条煮熟凉了,白菜芯用热水烫一下,切几股油条。然后聚在一起捣点蒜,加点酱油醋滴几滴香油,拌一点香菜沫。很好吃,因为吃多了几筷子,肚子难受了半个晚上。凉拌加蒜是伤胃的事!
可以选择五花肉、猪腿肉、里脊肉做酥肉,看个人喜好。
具体做法如下:
1.猪肉切成条状,用清水漂洗两三个小时。血都泡了,水也换了好几次。
2、浸泡干净的肉条控干水分,放盐、姜、葱、料酒、蚝油半小时。
3.准备适量的红薯粉和鸡蛋调成糊状,不加一滴水。
4.把腊肉的姜片和葱结挑出来,把准备好的蛋糊和肉条拌在一起(如果吃干炒酥肉,可以放几个辣椒),静置15分钟。
5.烧锅里的油。油温四成热时,依次放入肉条。煎成型后翻面,使酥肉受热均匀。全程小火翻炒,将酥肉炸至金黄捞出。
5.将炸好的酥肉用温水浸泡20分钟,然后倒入锅中,烧开后小火炖半小时。只要加盐,一点姜末和一点酱油。做菜前放一点菜叶,豌豆尖最合适。
一份鲜肉味,软糯的脆嫩肉汤就做好了。从老人到牙牙学语的孩子,没有人能抗拒它的美味。
特别怀念小时候坐在大桌子上的日子。那时候吃的每一道菜都是那么的难忘。最难忘的是那热气腾腾的碗。剁大锅上的蒸笼里摆满了各种热气腾腾的碗,沸腾后的热气里充满了馥郁的香气。感觉最好吃的有:清蒸方肉、清蒸木梳肉(大肉片)、清蒸四喜丸子,尤其是清蒸莲藕夹...现在我想起这件事就流口水...
另外,值得纪念的是,吃完饭后,把盘子里的剩菜放在一起(那时候还不流行打包),放在一个大盆里,给邻居家的每家每户送一些。什锦蔬菜尝起来非常独特,令人难忘!
其实最难忘的还是那个年代——那个简单,自由,美味的年代,还有我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哪个荣誉让你刻骨铭心?
十二岁那年,我在临沭结婚。父亲在外地没回家,让我办婚宴。
婚宴安排在晚上,村里婚礼一元五角,叫“小饭”。十几个人一桌,半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主家炒几个菜,有酒不吃饭。
走之前,我妈告诉我不要喝酒,吃东西不要站起来,只能在我面前夹,免得让别人笑。
婚宴设在主屋的院子里,点着蜡烛和煤油灯。它不是很亮。我面前的盘子里装的是炒白菜粉条,可能是炒久了,成了一团,用筷子都夹不住。
桌子上还有什么菜?我忘了。我只记得回到家睡觉前吃了几块蛋糕。
如今,林菊已经有了孙子。我也参加过很多婚宴,但这是最深刻的认可。
我们年轻的时候,应该是70年代吧。当时我们并没有说宴席上上哪些菜。只要有食物和米饭,我们就尽情享用。真不知道那时候的菜怎么这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