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给同学们上党课的代表。

党课教案:

党课教案是党课讲师讲党课的“剧本”。党课教案写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党课的质量。因此,党课教师写好教案至关重要。尽管党课教案的编写千差万别,但从我们的实践来看,一份好的党课教案在备课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主题要明确。党课要有明确的主题,主题要贯穿整个课程。在编写教案时,授课者首先要明确自己想通过这堂党课帮助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树立什么、改进什么、反对什么,并意识到这个问题。党课教育的主题非常广泛,可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优良传统,国际国内形势中的热点问题,等等。但党课教育的具体题目一定要有针对性,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对于通常只有一两个小时的党课来说,主题应该是小而不是大,近而不是远。可以以某个问题或者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为切入点,然后深入透彻的谈。比如现在的伊拉克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国家比较多,所以备课的时候可以考虑只讲“美国为什么要攻打伊拉克”这个问题。备课的时候可以从美国和伊拉克的现状来介绍,然后讲伊拉克的石油大国地位以及两伊战争和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历史,再列举美国经济和战争的历史渊源。这种党课规模小,重点突出,参与者会很有意思。

信息丰富。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拥有大量生动鲜活的素材,对于写好党课教案至关重要。讲师在确定一个主题的时候,要围绕主题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数据可以是理论、格言、例子、数据;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收集信息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要搞清楚的问题搞清楚。比如,说到艰苦奋斗,最重要的是要有关于国情的信息,我们党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的信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的信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的信息,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各种差距的信息,等等。这样,在编写教案时,讲师就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说理透彻。

方法应该是灵活的。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党课老师经常会举出一些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或活跃气氛。为此,教师要善于把政治思想类的东西与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融为一体,言之有物。比如教第一年的晚会,如果是照本宣科,会在上海某地举行,然后搬到浙江嘉兴南湖。这是连中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很难引起党员的兴趣。换一种方式,先从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同样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说起,然后详细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再进一步讲十二大代表的去向和结局。这样的叙述方式,大家都会用心听,印象深刻。

逻辑要严谨。严密的逻辑顺序能使教学内容连贯、合理,对听众有说服力;它还能使教学活动既有紧张的节奏,又有轻松的气氛,使参与者不断感到兴奋,保持强烈的听课欲望。因此,讲师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教学内容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补。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发展,井然有序。比如,在为一堂以“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为主题的党课备课时,可以先谈谈什么是不可逆转的多极化趋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单极世界是不可持续的,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第二,从经济上看,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增长;第三,在政治上,中国、欧盟、俄罗斯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最后可以谈谈如何根据中国和党员的实际,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让参加讲座的同志由浅入深地了解道理,达到预期的效果。

党课的“四个准备”

上好党课是上好党课的基础。我的经验是,一堂党课的成功取决于备课的努力。可以说,党课准备好了,党课就成功了一半。

如何准备党课?我的经验是“四个准备”。

一个“预备”党的阶级对象。即要全面了解参加人员的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只有这样,党课才有针对性。在参加党课之前,讲师要深入到听众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了解、观察、分析听众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在期待什么,有哪些困难和困惑。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讲师就可以结合听者的思想和工作实践来备课了。这种党课针对性很强,听者坐得住,听得聚精会神,效果很好。

第二,“准备”党课材料。如何做好党课前的资料准备,对于一堂好的党课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作为一个党课老师,要做好倒一碗水,灌满一桶水的准备。这就要求授课者平时知识面广,听得多,注意收集和积累党课材料。材料越多,内容越扎实,说服力越强,讲师的兴趣就越强,效果就越好。《党课参考》是上好党课不可多得的党课资料,所以每期必读。

第三,“准备”党课教案。这是准备党课很重要的一部分。党课教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党课的效果。为党课准备教案要注意三点:一是主题突出,紧扣党课重点选择材料和组织语言;第二,观点要鲜明,对党员的教育既要正面劝导和启发,又要正视问题,一针见血,让听的人警醒,增强党课教育的实效性。第三,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党课要讲理论,但不能只讲理论。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党建信息网,不仅要联系党员实践活动的新情况新经验,还要联系本单位和身边党员的新模式,使党员以身作则,迎头赶上。

第四,“准备”党课教学方法。授课教师要根据内容和听众,精心选择上党课的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党课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比如,农村党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给他们上党课时,可以采用讲课、参观、讨论等方法;党员,文化程度高的机构,授课时可采用专题讲座、社会调查等方法;流动党员见多识广,胸襟开阔,思维活跃,可以采取交流讨论的形式。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方法,取决于教学的对象,所以你会得到同样的效果。

如何增强党课的效果

目前党课教育大多采取单一的形式,内容多为报刊上的一些文章。这样的党课往往是无效的。如何增强党课的效果?在实践中,我有以下想法:

一是创新党课形式

(一)从一个人到多人。

(2)从“注入”到“互动”的转变。

(3)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第二,创新党课内容

目前,党课的内容大多是党的基本知识、基本路线和基本形势的教育。这些内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这还不够。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创新党课内容。

讲党课要有激情。

党课的目的是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回顾这几年自己教党课和听别人讲党课的经历,感觉照本宣科的党课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有激情的党课才会有感召力,参与者才会充满情感、激情和内心。那么,党课怎么讲激情呢?笔者有幸听了南昌陆军学院政委宋增建的党课。他充满激情的语言让许多学生兴奋不已,也让许多年轻人立志报效国家。下面,我就以党课《做一个正直的人》为例,谈谈如何在党课上表达自己的激情。

一个生动感人的例子,就是讲师激情的支撑。激情不是凭空而来的。授课者总是依赖于某些人和事,生成的激情来源于感受。例如,在讲党课《做人》时,宋政委说:“从小爱吃红烧肉。然而,当中国遭遇前所未有的‘三年自然灾害’时,他带头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作为* * *和中国的总裁,他连红烧肉都没吃过。有一次,工作人员以为毛主席好久没吃红烧肉了,就给他做了一盘红烧肉。他看了很生气,说:‘人家都填不饱肚子,我怎么跟老百姓说我爱吃红烧肉?’这个小例子,就是我们* * *产党领导为人正直,不搞特殊,不谋私利,时刻为人民着想的写照。”接着,宋政委讲了新时期典型正气人范匡夫的事迹。说完典型案例,宋政委深情地展开了讨论:“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我们党的干部都表现出了光明磊落、为党为民鞠躬尽瘁、品德高尚的可贵品质。是我们* * *党员正直的革命情怀和气节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天下!”这种充满激情的语言深深感染了观众。观众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满脸敬畏。在这一点上,宋政委改变了语气,从做人的正面典型变成了现实生活中和程等人的反面典型。最后,宋政委义愤填膺地抨击道:“在今天的党员干部中,像、程这样的败类不在少数,但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远非正气,甚至背道而驰。比如,有的工作作风不正,弄虚作假、招摇撞骗,应付上面糊弄下面,讨好领导,害人害己;有的贪图享受,腐化堕落,吃高档,住豪华,包二奶,包二奶。这些人虽然人数极少,但却严重玷污了* * *制作者无私光明磊落的形象,大大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宋政委愤怒的话语,警示着、震撼着与会者的灵魂。

第二,深入的理论透析是党课激情的灵魂。

第三,党课结束时,要讲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语言。党课结束的时候,是讲师抒发激情的关键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能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对党课的主题做一个最后的总结,然后用激情四射、催人奋进的语言向学员提出希望,指明努力的方向,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宋政委在讲党课《做一个正直的人》时的结束语很有激情:“古人云:‘有义心,必有义德。要以义德利民,还是要看树而行,不可号令。“我深信,正气和开放之风将在我们党内越吹越劲,必将荡涤污泥浊水和不良作风。愿每一个党员同志都拍着胸脯高呼:‘我是一个堂堂正正对得起人民和党的人!’宋政委的这段话令人屏息凝神,让参与者激情澎湃,最终达到教育人、鼓舞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效果。

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党课生动活泼。

有的同志总是觉得党课很难讲得生动,学员也经常反映有的同志讲课死板、枯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授课者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把党课讲得生动活泼,让参与者入脑入心?笔者有以下经历。

第一,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以实践为主体,“虚”与“实”相结合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既是认识深化的规律,也是学习深化的规律。为了使党课不枯燥、不死板,我们应该在党课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把“虚”的理论变成听者“实”的思想认识。在“虚”与“实”的结合中,我经常使用以下方法:

用简单的术语解释这个理论。

教党课离不开教理论。而且理论总是比较抽象。如何把抽象的理论变成浅显的道理,让党员这个理论素养不高的基层人士听得进去,关系到一堂党课的效果。要达到这个目的,我在实践中的经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理论,让更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简单呢?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以“事”说理。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我们平时用的举例法。举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党课理论通俗易懂。这种方法是我们党课老师在党课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方法。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为了使理论变得简单,引用的例子必须是相关的,有说服力的。例如,在谈到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我举了以下例子:第一,“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二是改革开放后,由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三是新时期劳动模范李黄喜的典型。通过这些事例,与会者了解到,我们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努力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像李黄溪一样,成为攀登科技高峰的先锋。这样,比较抽象的理论就变成了简单的真理。

在“时间”中推理。在“时间”上讲道理,就是要使所讲授的党课理论联系当今时代,与时俱进,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比如我在讲“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的党课时,不仅讲述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质,还把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放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当今时代的三个变化:一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第二,企业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劳动形式,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赋予管理者的劳动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中应有的地位;第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现代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透过“时间”的意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刻理解更加深刻。

《趣味》中的推理。就是在讲党课理论的时候用有趣的语言讲解深刻的道理,让党课理论容易被听者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授课者收集和积累更多生动有趣的语言,比如一些歇后语、顺口溜、名言警句等。比如我在讲“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这个理论的时候,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来解释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另外,如果能在推理中灵活运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偶等,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曾经形容那些失去了崇高理想,献身于自己的人。简而言之,道理就是“有趣”,听者不仅听起来有趣生动,而且很容易理解讲师讲的道理。

生动的语言:增强党课效果的良方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党课的效果如何,演讲者的语言是否生动是重要的一环。就语言而言,一堂有效的党课不仅要注重演讲者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还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这也是增强党课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使用生动的语言可以引起学员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党课内容的思考。

如何增强党课语言的生动性?我的经验是:

重视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修辞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修辞语言的恰当运用,不仅能使枯燥的文字充满活力,而且充满感染力。比如,我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成就时,就用人民生活发生了变化来举例。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用了修辞手法,就是10“动词(形容词)+了”排比句:“在过去的13年里,我们的钱包鼓了,恩格尔系数下降了,我们吃得好了,活得长了,活得宽了,穿得好了,受了教育,旅行多了,交流多了。那么,我就用数据来说明这10个方面,让大家对中国13年来的成就有一个具体直观的了解。再举个例子,我在给军校学员上思想政治课的时候,讲了一个关于一些学员想取得好成绩却不努力学习的故事:一只猴子对主人说它“想做人”,主人回答说,猴子想做人就得拔毛。于是,师傅拔毛猴子,手刚一放上去,猴子就痛得尖叫起来,再也不让它拔毛了。这时,大师对猴子说,你“身无分文”,怎么做人?讲完这个故事,我问学生们:“你们是想当猴子,还是想当人?”一阵笑声过后,学生们脸上都有了凝重的思考,效果不言而喻。

巧用谚语,增强语言的亲和力。俗语也叫流行语。因为它来源于生活,生动易懂,人们喜欢。在党课中恰当地运用俗语,不仅能使党课生动活泼,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讲“与时俱进”的党课时,引用了“力争上游,艰苦奋斗;跌倒游泳,遭罪;游在中心才舒服”,然后指出这种想法与与时俱进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改变和修正。在谈到党的宗旨时,我也用了一些俗语,如“私心重,骨头软”“裙带关系绊脚,私心重”,来形容私心对人的危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引用名言,增强语言的穿透力。名言有“权威效应”。所以适当运用一些名言警句,可以增强党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我在讲爱国主义党课的时候,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爱国主义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在它面前,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苦难的恐惧都不算什么!”同时还引用了裴多菲的名句:“我是你的,我的祖国!这都是你的,我的心和灵魂;如果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还能爱谁?”这些优美而富有激情的名言不仅强烈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也在每个人的心中激起了一股爱国的激情和力量。

讲党课要善于运用典故。

为了增强党课的生动性,很多同志喜欢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典故来活跃气氛,吸引听众,增强党课的效果。恰当地运用典故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事半功倍。在讲党课典故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用通俗易懂的典故。党课面对的对象往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可能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在讲党课的时候,要多用通俗易懂的典故,尽量少用晦涩难懂的典故,这样才能达到大家一下子就能明白的效果。如果一个典故可以很好的解释你讲课的某一点,但是大部分人不一定能理解,那么你一定要解释,让大家明白这个典故的来龙去脉,知道它的真实含义。比如我在讲廉政党课的时候,引用了古代商鞅变法,立一棵树为信札的典故。说到“以树为信”,笔者以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典故,观众没有反应,笔者恍然大悟,原来有些观众不一定知道这个典故,于是给大家讲了商鞅移树得十金的事,最后联系这个典故告诉大家诚信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参与者加深了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使用与受众相关的典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总是更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如果在党课上使用典故时能考虑到这一点,尽量使用与参会者相关的典故,以引起参会者的注意。比如,河南省南阳市委党校一位教授在讲党性修养的党课时,首先引用了南阳卧龙岗的一句著名对联:

心在朝北,不管原主。

名扬天下,何以辩襄阳南阳?

据说这幅对联是清朝咸丰年间南阳知府顾嘉恒所作。原来,关于诸葛亮隐居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的争议颇多。南阳人说诸葛亮曾经在南阳卧龙岗住过,襄阳人说襄阳的隆中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顾嘉恒是襄阳人,却是南阳知府。襄阳和南阳都想让他表态:诸葛亮隐居南阳还是襄阳?顾嘉恒很尴尬。他既不能得罪襄阳的家乡父老,又不能失去南阳这个官场之地的人心,所以写了这幅对联。意思是说,既然诸葛亮倾其一生之力,成就名扬天下,为什么还要对诸葛亮的隐居生活争论不休呢?当听众听到主讲人所用的典故发生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时,都觉得特别亲切,特别专注。正当大家兴致勃勃的时候,讲师转入正题,讲了如何在党员中加强党性修养。“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一个* * *里产生的党员,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把五湖四海装在心里,不要斤斤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的名利。”观众很有教养。

善于运用典故,创造新意。一般来说,典故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但是,如果用实际的方式去讲,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在讲课中挖掘出典故的新意,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毛泽东同志是这方面的大师。1958年,在会见一些历史学家、科学家和著名记者时,背诵了《登徒子赋》中宋玉诡辩的一段话。毛泽东把它用在了相反的方向。他幽默地说:“本质上,我们应该承认弟子是个好人。娶了这么丑的女人,他还能相亲相爱,和她和睦相处。按照我们的看法,弟子是一个在爱情上专一,遵守婚姻法的典范。怎么能说他是好色之徒呢?”通过这个巧妙新颖的解释,毛泽东告诫干部要学会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毛泽东对典故的创新运用对我们在党课中运用好典故具有重要意义。

教党课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堂上好的党课,不仅要有主题鲜明、逻辑严密、内容丰富、表达精彩,还要有生动活泼、和谐* * *的课堂氛围,让听者乐在其中、思在其中、感在其中、悟在其中、有所收获。党课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亲切,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讲党课的,一般是在党内有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或理论宣传员;上党课的一般都是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他们职位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资历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战友。因此,演讲者应该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听众融为一体,以民主平等的态度,而不是以领导者或布道者的身份出现。为人要善良自然,不要板着脸说教,不要轻易对人说教。这样,说者悦人,听者可“如春雨”。

二,语音,营造精彩的开场课堂氛围

一堂党课的氛围很重要。“开场十分钟决定一堂党课的成败”,这是我们党校老师的学问。因此,我们在讲党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开场白:引入引人入胜的案例,从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或者分析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以此引以为戒,营造精彩的开场氛围。在“如何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讲座中,作者首先讲述了河北省国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震的一个典型案例,然后引导与会者思考:李震犯罪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政治素质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提高政治素质?通过这种打开的方式,有效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第三,善于提问,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如果授课者和听课者能够相互沟通,使舞台和舞台融为一体,教学效果将会极其明显。如何营造这种和谐的氛围?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讲师要善于提问。实践表明,同样的道理或观点,用陈述的语气表达出来,往往不会比用提问的语气表达出来更有吸引力。例如,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与时俱进”,不如通过提问提出一个命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什么?”这样更能激活观众的思想。有时候,还可以故意问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激发听众回答问题的热情。如果及时问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让参与者踊跃回答;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让参与者积极思考;提出一些结论性的意见,让参与者频频入迷,那么党课就会形成和谐的氛围。

四,幽默,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一堂党课,短则几十分钟,长则两三个小时,既要长期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也要求授课者用幽默作为“兴奋剂”,调节容易疲劳的脑神经细胞,使其时刻保持兴奋状态。当然,幽默的语言要紧扣讲座的主题,做到幽默而不做作,不低俗,否则就弄巧成拙了。

用好“三个多”提高党课效果

现在很多党课重于生动活泼,导致讲课者精神不振,听课者兴趣索然,严重影响了党课的效果。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听众能静静地坐着听。以下方法可以借鉴。

要更轻松,更幽默。如果能在党课中适当引用一些幽默的故事,让听众在严肃的话题中处于一种活泼欢快的课堂气氛中,无疑有助于提高听众听课的兴趣,从而增强党课的效果。河南油田党校一位教授在党史课上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智慧、大勇气时,插了一个陈毅同志善于运用幽默的例子。那是陈毅同志当外交部长的时候。招待会上,西方记者突然发问:“中国最近击落了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使用了什么武器?是导弹吗?”陈毅没有像一些外交官那样耸耸肩,摊开双手,说“无可奉告”。而是用手在空中戳了一下,幽默地说:“我们用竹竿捅它!”陈毅的幽默不仅巧妙地回避了问题,而且很有意思。观众忍不住笑了。笑过之后,陈毅同志大智大勇、可敬可亲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中。恰当地引用幽默故事,可以保持课堂轻松愉快,使讲课者神采飞扬,听者全神贯注。

更多的互动交流。要想让课堂气氛像《春风》和《强泉》一样,就要打破“我讲你听”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让讲师多和听众交流,多互相沟通。比如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提问、讨论、讨论式教学,就非常有效。河南油田党办的一位同志在讲党课的时候,一个学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这位同志没有尖锐地批评学生,而是拍拍他的肩膀说:“我讲个笑话。你不想听吗?”然后他形象地说:“一个中学老师上课,班上两个学生手里拿着课本睡着了。就两个学生,一个成绩优秀,一个成绩差。所以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委婉的批评了他们。老师先看了看优秀生,赞赏地说:“你知道优秀生是怎么进步的吗?优秀的学生,睡着了还抱着课本!然后,老师看着这个差生,用抱歉的语气说:“你知道差生是怎么掉队的吗?“穷学生,抱着课本睡着了!”两个同学很尴尬,马上竖起耳朵认真听。听完这个笑话,睡觉的学生完全清醒了。正在讲党课的同志对熟睡的学生说:“我想你刚才一定在想怎么做一个优秀的学生。”然后,在轻松的气氛中继续讲课。从那以后,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