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豆浆做豆腐需要加什么?

想要自己做一个豆厨,首先要找好材料:

首先,把豆腐包洗干净。要看做豆腐干还是大豆腐。做豆腐干,就是一块长长的粗纱白布,大概半米宽,几十米长。做大豆腐的豆腐包是大方块粗纱布,边长两米左右。豆腐包洗净晾干备用。

将黄豆泡一夜左右,磨成豆浆,放入大锅中煮至沸腾停火。这时候就要把豆腐渣从豆浆里打包分离出来。在棚里挂一个十字架,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挂一个方形的豆腐袋,形成一个大网袋。

将煮好的豆浆一个个倒入豆腐袋中,另一个人一个个晃动豆腐袋,让纯净的豆浆从豆腐袋中漏出来,流入下面的大桶中。到了一定程度,就要用夹板把豆腐袋里剩下的豆腐渣夹住,把剩下的豆浆挤出来。直到豆浆全部包好,豆腐渣才与豆浆完全分离。

将豆浆放入大桶中稍凉,然后开始点卤水。豆腐缸会在小碗里装满卤水,往里面倒一点,用勺子搅拌,时刻注意豆浆的变化。再加入一点盐水,搅拌至满意。这是制作豆腐最关键的工艺。

这时候把盖子盖在罐子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变成了脑浆,里面还有豆腐花。当伴有清水时,也就是豆浆分离成豆腐花和清水时,就可以压豆腐了。

先把装着大豆腐的木框放进去,放在装着那个大豆腐包的木框里,也就是一个极宽的方形豆腐包,开始把豆腐花一个个舀进木框里,水从底部喷出来,豆腐花就沉淀在木框里了。木架里的豆腐花满了,把豆腐袋的四个角翻过来,把豆腐花包好,用木板压,用石头压。豆腐不老不嫩的时候,揭开板子和豆腐袋,豆腐就做好了。用刀切成块,就是好吃的豆腐。

一种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以β-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生产方法如下:

1.选择脐色浅、含油量低、皮大而薄、粒重饱满、无皱纹、皮有光泽的大豆进行浸泡。将大豆洗净,在10 ℃- 20℃的水温下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约30oC浸泡6-8小时(每24小时换水一次);冬天水温5oC,浸泡时间24小时左右。水质用纯净水和软水比较好。一般来说,豆水的耗水比为1: 3,浸泡过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豆要求豆瓣饱满,分一小行。但如果浸泡时间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一般选用能自动分离浆渣的磨浆机进行研磨,粗磨和精磨***2-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提取率。因为不再需要像使用盐水和石膏作为凝固剂那样压制和成型豆腐,所以在制浆过程中加入的水量决定了成品豆腐的嫩度。一般做老豆腐时水和豆干的比例是3-4: 1,做嫩豆腐时是6-10: 1。第一次粗磨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整磨浆机的螺杆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加水量为40%,尽可能洗去豆渣中的果肉。磨出来的渣应该手感细腻,没有颗粒。

3.煮沸:将磨好的浆料放入不锈钢煮沸桶中,当浆料用蒸汽煮沸至60℃-70℃时,释放约0.3%的食用消泡剂,直至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完全消除。然后继续加热煮沸果肉,煮沸后保持3-5分钟,将果肉煮透。

4.冷却:将煮好的果肉冷却到35℃以下。

5.点脂肪(加凝固剂)。首先,用少量冷开水溶解β-葡萄糖酸内酯。用量:制作老豆腐时,1斤浆加内脂30 g,制作嫩豆腐时,1斤浆加内脂24 g-30 g。将溶解的内脂加入冷却的豆浆中,慢慢搅拌均匀。

6.成型:将涂好油的浆料倒入成型模具中,放入固化罐中。保持温度在80℃到85℃之间20分钟,得到成品。刚成型的豆腐,一时半会儿不能晃动,要让它凉一会儿。如果生产盒装豆腐,需要配备灌装封口机。

盐卤是盐井中的卤水。卤水和石膏一样,是凝固在豆浆里的。点进去就会把豆腐凝固,用布包起来,挤出水分压实,就成了豆腐。水多则嫩,水少则“老”。北方人喜欢“老”豆腐,而南方人喜欢嫩豆腐。南北豆腐不是以是什么来区分,主要是以嫩度和“老”来区分,工艺也有点不同。

如果在豆浆里滴上醋和酱油,就会凝结豆花,味道鲜美。

现在工厂生产的豆腐已经没有卤水豆腐了!

吃石膏豆腐更健康!但是用卤水点的豆腐味道更好!

家庭式生产方式:

1,做豆浆:建议你买个豆浆机,干大豆泡3-4小时(夏天),冬天泡7-8小时。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浆机按照机器说明操作,很快就能做出热腾腾的豆浆。

2.点膏:用少量水搅拌适量石膏或内酯(凝固剂可以从货架上买,用量会在包装上注明。一般石膏粉的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内酯的用量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放入盛有豆腐的容器中,趁热将煮好的豆浆倒出来(做内酯豆腐需要85摄氏度左右,做石膏豆腐需要95摄氏度左右)。如果你认为豆浆和凝固剂没有完全混合,

3、豆腐脑:待果肉熟后,盖上容器静置5-10分钟,即为新鲜美味的豆腐脑。

4、调料:内酯豆腐脑会略酸,石膏做的豆腐脑有点苦。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调味。如果喜欢甜食,还可以在制浆时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