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日期
春:立春(阳历,下同)2月4日或5日;雨水2月19日或20日;惊蛰3月5日或6日;春分3月20日或21日;清明4月4日或5日;谷雨4月20日或21日。
夏:立夏5月5日或6日;小满5月21日或22日;芒种6月5日或6日;夏至6月21日或22日;小暑7月7日或8日;大暑7月23日或24日。
秋:立秋8月7日或8日;处暑8月23日或24日;白露9月7日或8日;秋分9月23日或24日;寒露10月8日或9日;霜降10月23日或24日。
冬:立冬11月7日或8日;小雪11月22日或23日;大雪12月7日或8日;冬至12月21日或22日;小寒1月5日或6日;大寒1月20日或21日。
二十四节气表(24solartermmeter),是中国历法中二十四个特定节令的列表,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它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现行确立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周年视运动”,也就是太阳黄经度数。两种确立方法虽然不同,但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两者交节时间基本一致。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