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退休教授“牛蛙大战”?
从暑假一个宝宝到一天九个培训班,再到朋友圈热议的月薪三万,我还是供不起孩子一个暑假,之前微信群里的老师怒踢家长。这样的事件结果越演越烈。送给牛蛙爷爷。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就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人前有各种事,人前无事。人直接上天堂,人直接下地狱。
回顾事件本身,上海一位68岁的退休教授因为写了一篇名为《牛蛙的坑》的文章而走红。老教授从小炮轰“牛蛙大战”,字字珠玑。写这篇文章的退休教授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牛蛙爷爷”~
摘录:
牛蛙坑
我今年68岁,在国家研究院为祖国的科研努力了一辈子,固执了一辈子,老了也不满足!但就在刚刚,在我6岁的孙子身上,全家人打了一场历时三年的“牛蛙大战”,以失败告终。现在,我感觉不仅是我的脸和心,就连这些字的外表都布满了青苔和皱纹。
尤其是从医院回来,看着6岁的孙子,天真无邪的眼睛里仿佛布满了布满皱纹的血丝。他患有妥瑞症,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虽然不严重,但是很难根治。这次去复查,孩子没有明显好转,还是忍不住抬眉、眨眼、踢腿。医生说只能从心理角度出发,开点药,让它回去。
作为父母,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总是告诉他不要动,要安静的坐着写字看书...现在他的抽搐不是潜意识的反抗?
大概三年前,我心爱的孙子还3岁,不懂事,被我和他父母推着“求知欲”开始准备上海四所民办小学的入学考试。是的,提前三年。只因为上海有一句不成文的话:孩子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就是牛蛙,没考上就是青蛙。为了给“幼升小”做准备,父母为了打赢这场“牛蛙大战”,往往从3岁就开始抽血。这四所民办小学和上海的四家一样,都在金字塔的顶端,所有的家庭都被压在那里。孩子妈妈,我女儿,公务员,工作十几年了。希望我的孙子按照名校私立小学——名校私立初中——名校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海外常春藤的“牛蛙”路线成长。也是在孩子刚满3岁的时候,她开始了“牛蛙模式”计划,率先让孩子放下牙牙学语,进入各种培训机构,开始读ABC。
孩子的父亲,我的女婿,从中学开始就在国外生活学习,算是海归。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不像我女儿那么激进,但是不太在意细节。起初,他对“牛蛙模式”的教育有所怀疑,但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和理由说服妻子,于是默许了这种“操作”。(文章确实有点长,但老人文笔不错,真的是真情流露,后悔不已)。
1.首先我想说,有一个成功的女儿,一个成功的孩子,是父母* * *的心愿。但是你为孩子选择的道路能让孩子幸福吗?很容易弄巧成拙。作为父母,我们的孩子首先是个体,而不是事物,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他们。我们实际上把爱变成了伤害。
他们小的时候无法抗拒父母,所以长大了。长大后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父母编织的“优秀”鸟笼里。他们发现这种“优秀”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他们有一个成年人的身体,但他们仍然只有一颗年轻而脆弱的心。
是的,爱是什么?如何去爱?很多父母都是等不及爱了才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
爱是一切成长的基础。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在爱情面前,一切教育都要退让。如果爱不够正确,所有的教育都无从谈起。
亲子关系中的爱和成人的爱一样,是相互作用和“两情相悦”的结果。否则,无视对方意愿和感受的爱情,其实只是一种控制,不是真正的爱情。没有尊重就没有爱。当父母在心里仔细审视这个问题的时候,作为父母就有了谦卑,真正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2,父母的攀比心理,文章的牛蛙爷爷自己的孩子没进名校,邻居却考上了。
原文:
最让孩子妈妈崩溃的是,邻居家的孩子差点和我们开始了“牛蛙大战”,他们的孩子顺利进入了“四大家族”之一。女儿当即提出找关系让孩子晚一年上学,明年再考。
中国人的比较往往不是来自阶级,而是来自邻居。我们家一直比他们家优越,这次却被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被他们嘲笑,被他们看不起,让我们难以下咽。(评论:说白了,其实我们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这个。父母似乎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互相比较。小时候比成绩,比学校,比孩子。当我长大后,我把我的工作和我的薪水进行比较.....直到现在,我仍然比别人更有天赋,而且我在那里已经赚了很多钱。久而久之,父母的攀比就成了我们努力的理由。但是现在已经为人父母了,如果还在用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就不应该了。)
3.父母为了让孩子“优秀”,进行各种掠夺式的教育。从胎教音乐、生活环境、交流、运动到饮食起居,都为胎儿成长提供了各种“最好”的条件。胎教对胎儿的发育成长确实有积极作用,但有些家庭过分强调胎教的作用,尤其是早期教育在人一生中的“绝对”作用,值得警惕。文章中孩子的母亲就是这么做的。我真想为孩子大声喊:妈妈,我是孩子。
让孩子过早地涉足各种“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却忽视了孩子基本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生理特点。不能简单的认为“早多”就是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事实上,儿童在形状、颜色、距离、接近度、语言和数字方面都有“最佳发展区”。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同样,并不是所有好的有用的东西都一定要学,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不同。太早太多的精准教育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帮助。因为这样往往会提高孩子的技能,但付出的代价是孩子失去了好奇心、探索精神和灵性,从而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其实这是对孩子智力、注意力、兴趣、学习态度的过度掠夺式发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目前家庭教育存在两极分化,要么过于超前,要么过于精准;要么是没有教育意识,只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导致孩子缺乏最好的启蒙教育。前者是掠夺,后者是浪费,两者都不可取。
4.在大街上,相信大家都见过一个满天飞的广告标语,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口头禅;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就开始用各种知识填充孩子不成熟的生活,把兴趣班和优秀班都报了,这是一种“头可破,孩子不能不早教”的姿态。
其实这是非常可怕的。每当看到这句广告语,我总会在心里问“谁设定的起跑线不一样,结局就会不一样?”其实教育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
但是,很多家长在被一些观念上的错误价值观洗脑后,仍然固执地认为,抢着跑,对孩子来说就是在和时间赛跑。甚至很多家长认为不让孩子多上辅导班和才艺班,孩子真的会输在起跑线上。
众所周知,教育只是孩子人生成长的一个“工具”,父母认为很重要的东西,不一定能让孩子终身受用。我们以为自己在为孩子准备的“锦囊妙计”,可能只不过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个前进的障碍。生活是无法预设的,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都不一样。教育应该帮助人们获得能力而不是技术;要帮助人们坦然面对未来和生活,而不是紧张和恐慌;要帮助人带着好奇心和兴趣去面对事物,而不是简单的按规矩办事,按部就班的生活;我们应该帮助人们用知识、能力和技术为他人服务,而不是让人们成为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容器。
5.最后,我觉得其实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该玩的年龄就一定要玩,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鼓励别人做事的教育方式实在是不可取。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我们把希望过度寄托在孩子身上。用成人世界的期待和生存法则来督促孩子成长。这种比较让我们忘记了尊重孩子生命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最适合孩子发展的地方其实是温馨的家庭,最好的刺激其实是父母的陪伴。有了这些条件,你就不用整天带着孩子去这个补习班,去哪个补习班了。因为在一个温暖、有爱、正确的家庭环境中。
孩子眼睛里看到的是他未来生活的环境,耳朵里听到的是他未来会说的语言。当他拥有健全的心智,健康快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就能面对任何挑战。
教育的初衷不是满足成年人的成就感,而是帮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只需要在该引导它的时候引导它。快乐真的是无价的。其实有时候我觉得如果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未来,不如给他们一个好的教育方式。《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无为而治”。我说什么都不做,并不是说作为父母,不为孩子做什么。是很好的引导和榜样,让孩子自然快乐的成长才是教育孩子的真谛。